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2 5/8 28-29頁
  • 怡人的黃昏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怡人的黃昏
  • 警醒!1972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什麼促成薄明?
  • 黃昏薄明的階段
  • 黃昏的現象
  • 對動植物的影響
  • 對人類的影響
  • 黃昏與晨光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夜
    洞悉聖經(下冊)
  • 你可曾見過綠閃光?
    警醒!1996年
  • 「日頭將要變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5/8 28-29頁

怡人的黃昏

《儆醒!》雜誌駐瑞典通訊員報導

倘若黑夜在日落時突然降臨,像關了電燈的開關掣一般,那會怎樣呢?你會想念黃昏薄明嗎?

對許多人說來,薄明是日中的寶貴部分。他們醉心於如錦的晚霞和逐漸昏黑的天空已黃昏的薄明曾感示藝術家產生了許多美麗的作品。

什麼促成薄明?

地球外面若沒有大氣層圍著,日頭一落便會立刻完全黑暗,像關了電燈一般。在沒看大氣層的月球上,太陽一落下地平線時便是如此。

可是地球上,當夕陽在黃昏消失時,大氣的上層還有餘光未逝。地球的大氣層及其中的塵埃微粒繼續反映陽光,使間接的光或薄明射在地球上。因此夕陽沉到地平線下,上面的大氣層光線減少時,黑夜便逐漸來臨。反過來,在日出之前也發生同樣的現象。這也稱為薄明,或更流行地稱為曙光。

地球上並非所有人都經驗到同樣程度的黃昏。黃昏的長短隨緯度而異。例如,在赤道地帶低緯度之處,日出和日落差不多與地平線垂直。太陽急急「落下」地平線,以致光線未及與地球大氣的最高層接觸。因此赤道附近的黃昏很短。

可是,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方,太陽的路線與地平線相對傾斜,因此日頭慢慢「落」到地平線下,直至餘光不在上面的大氣層反映出來為止。於是那裡的黃昏便較為悠長。

在同一地方,黃昏的長短也隨著季節而變化。由於地軸的傾斜,在地球繞日旋轉時,日出的位置在年中逐漸變易。

黃昏薄明的階段

薄明有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稱為常用薄明。它從日落開始直至太陽下到地平線六度為止。此時的天然光線可以照亮普通戶外的活動,而第一顆星也出現了。

其次是航海薄明,它延至太陽沉下地平線十二度為止。此時只能看見物體的輪廓,地平線十分模糊,可以看到較亮的星。

最後是天文薄明,它終止於太陽達到地平線下十八度,這時己看不到太陽光線,「完全的」黑暗取而代之。

黃昏的現象

黃昏的天空許多時會呈現種種美麗顏色。當夕陽沉至地平線下二度時,光線變成奪目的紫色。此時的顏色變化無窮,通常很快散開及看來加強,因此使地上物體幻成紫色。紫光延至夕陽沉下地平線六度。據說紫光的產生是由散開的陽光照在六哩上空的薄霧層所致。

現在空中和地上又渾成一片美麗到無可形容的藍色,特別以映在冬天的雪景上為然。當夕陽沉至地平線下十八度時,天際餘光便逐漸消失了。

對動植物的影響

從日至夜的逐漸推移使動植物有調整的時問。有些植物在黃昏逐漸閉上葉和花,好像要在夜間藏起脆弱的部分。有些植物則開放起來以吸收或吸入日間無法得到的東西。它們顯然受體內的時鐘所支配,而這時鐘是隨光暗的改變而調整的。

動物界也有同樣的情況。有些動物一到黃昏便靜下來歸巢睡覺了。但其他動物卻起來準備夜間活動。3,000年前以色列的一位聖經詩篇執筆者曾描述動物的規律生活,並此種情形歸榮耀於耶和華上帝,說:「你造黑暗為夜,林中的百獸就都爬出來。」——詩篇104:20。

對人類的影響

人類也可以從一日的這部分,黃昏,得到裨益和樂趣。它使人的頭腦有時間適應將臨的晚上,眼目可以作順利的調整以適應從白晝至黑夜的改變。它令人心曠神怡,產生奇妙的滿足感。「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中國有一位詩人說。

黃昏可以成為沉思的理想時候。它使人的思想進入較日常工作所要求的更高的境界。它將人的頭腦導至更深刻的思維及幫助他檢討自己的心。

但有一件事必須提防。黃昏可以影響人的感情,使他迷離恍忽。他的思想也許會偏離正道,起了色心,以致用不道德的方法來尋求滿足。智慧的所羅門王在聖經中箴言一書發出警告。他形容一位愚蒙的青年在街上走住妓女之家時是「在黃昏,或晚上,或半夜或黑暗之中。」——箴言7:7-9。

不錯,這警告強調敬畏上帝的人要正確地運用黃昏及日中的其他時刻。他們必須思念上帝之道聖經所含的清潔崇高的原則,向怡人的黃昏的偉大創造者耶和華上帝祈求以提高自己的思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