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各教會遭遇困難
《儆醒!》雜誌駐德國通訊員報導
每年有盈千累萬的人脫離在德國的基督新教教會及羅馬天主教會。柏林-勃蘭登堡的主教史格夫觀察說:「德國和西柏林各教會的情況已愈來愈危險。離開教會的人數多到出乎意外。」
1970年九月在達木斯塔特召開的第49屆德國牧師會議也評論到此種趨勢。例如,法蘭克福教授羅山漢堡加指出:「此時此地已沒有人渴望聽傳道演講了。」
他說得不錯。在星期日早上各教堂差不多空空如也,特別以大城市為然。為了說明這件事實,德國的《晨星》雜誌以圖片展示夫林斯堡市福音教會及羅馬天主教會星期日早上的禮拜。這項報導題名為:「夫林斯堡各教會的教士向差不多空置的座位講道。」
1970年一月二十日有一份報紙評論此種趨勢決不是暫時性及可以挽回的,說:「由於教會本身繼續趨向世俗化,許多人對它的道德主張發生動搖絕不感到意外。脫離教會的人日益增多,上教堂的人卻繼續減少。」
柏林一位神學教授哈達所作的預言更為悲觀。他說:「將臨的崩潰會使我們大感錯愕。」
德國各教會的煩惱原因之一是,教堂收集捐款的制度令人不滿。在德國,政府代教堂徵稅,而稅率卻大大提高。政府現在每年為各教會所徵的稅差不多達十億美元之巨!
為了使金錢源源不絕而來,教會很少留意到會眾是些什麼人。舉例說,一項調查透露德國各教堂的會眾有百分之32不信聖經的上帝,百分之51不信亞當和夏娃是人類的始祖,百分之64不信耶穌是處女所生。可是他們在教堂都是好教友,因為他們納了稅!
甚至妓女和賺錢方法值得懷疑的人也被歡迎加入教會。「我們的教會經營得很好」一位青年天主教教士譏諷地說,「我們沒有基督教的創立者仍然過得去,但沒有公司資本就不行。」
現在人們對於各教會只關心金錢和物質東西一事大起反感。《法蘭克福評論報》指出民眾反對以百萬稅款「建設龐大華麗的建築物……各教堂以外表的莊嚴來榮耀上帝——在裡面,上帝通常獨自坐在黑暗中。」
另一份報紙也提出類似的批評,並且問道:「教會要擁有這麼多東西才可以成為世界的中保嗎?不如說,教會建築物堂皇華麗的外表和官僚化表示教會正變成一種世俗化,而唯利是圖的機構,建立於不斷擴展的財政基礎之上。」可是各教會卻重視收入,因此繼續堅持抽取對教會大為有利的教堂稅。
甚至有些教士也承認這種措施不當。漢堡的史佩爾牧師評論教會改用徵稅制度說:「我們的後退也許因為我們喜愛享受宗教幌子之下的安樂過於為耶穌基督作見證。讓我們正視現實吧,我們慣常所見的基督教其實是撒但的寵兒。」
許多人同意這項評估,因此他們紛紛脫離教會以避免在經濟上支持一個他們所不同意的組織。但他們必須去政府機關正式宣稱脫離教會才可以不納教堂稅。
使人對教會不滿的不僅限於徵收教堂稅。各教會同時缺乏靈性的健康——它們差不多完全沒有教人認識上帝和他的道。因此在德國的宗教制度中蔓延著一種對聖經和上帝表示懷疑或甚至敵視的態度。
例如,科倫一位著名的神學家蘇艾里聲稱,「證實上帝在以往所行的事是全無益處的」,「對上帝的盲目崇拜」已經死去了。誠懇的人若脫離一個讓這種說法傳播出去的教會,有任何人能加以責備嗎?
青年尤其可以看出各教會己對人毫無貢獻。一項對福音教會青年所作的調查中發現他們的評論十分率直。埃森市有2,500名學生接受訪問,其中百分之70說星期日的禮拜對一個人的生活無甚影響。差不多有百分之25說此舉「無關重要」。一位十七歲的少年說:「這使人感覺每星期日好像去參加喪禮一般。」
脫離教會的人並非全是對上帝或聖經不感興趣的。正相反,其中許多人正參加耶和華見證人在西德所主持的42,000多個家庭聖經研究。去年有5,828人,包括有些脫離教會不久的人,在聖經知識上進步到以水浸禮象徵他們獻身給耶和華上帝的地步。因此,與上教堂的人數遽減的現象成一對比,耶和華見證人在西德的聖經教師已超過90,000人。
許多年來耶和華見證人一直指出基督教國的各教會在代表上帝及以他的道聖經教人方面已完全失敗。現在已有更多的人看出這件事實,因此他們紛紛脫離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