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3 4/8 28-30頁
  • 水——造物主予人的奇妙恩賜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水——造物主予人的奇妙恩賜
  • 警醒!1973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水的循環
  • 人類的食物和飲料
  • 採險家的嚮導和通商路
  • 轉動工業之輪
  • 地球與水
  • 水,水,到處都是水……
    警醒!1987年
  • 水荒危情急
    警醒!1997年
  • 不斷湧出水來,叫人得著永生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 世界在鬧水荒?
    警醒!200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3
《警》73 4/8 28-30頁

水——造物主予人的奇妙恩賜

《儆醒!》雜誌駐杜明尼加共和國通訊員報導

我們整天跋涉,經過哥多華的乾燥地帶,來到哥倫比亞美塞顏附近的山上,站在水聲潺潺的溪流旁邊。旅行所用的汽車和衣服都塵埃僕僕。我們的喉嚨亦然。登上崎嶇的山道之後,在轉落美塞顏時,就來到溪流之旁。啊,這真是造物主給人的奇妙恩賜!

水的循環

這條可愛的溪流是涓涓不息的。它匯合從山上、山谷和地下的溪澗,河水和湖水而奔流入海。太陽以猛烈的陽光將水化為蒸汽,以簡單的蒸發作用除去鹽份。

我們的太陽每秒鐘從含鹽的海和其他地方蒸發差不多15,000,000噸的淡水。雲和氣流將其帶往乾旱的陸地,水蒸汽下降為雨,雨水流入江河溪澗中,最後流回海裡。值得留意的是,聖經在3,000年前左右已描述這種循環,說:「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傳道書1:7。

可是水蒸汽並不僅是太陽蒸發地面諸水的結果。水蒸汽有百分之85來自海洋,但植物對此也有貢獻。植物從根部系統吸收水份,通過樹葉而蒸發。一株樺樹每日可以發散七十加侖的水。一畝玉米每日可以發散4,000加侖左右的水份!

人類的食物和飲料

造物主耶和華在創造諸水時表現他神奇的智慧,我們的確有理由感激這項恩賜。我們的身體有百分之75至90是水,百分率隨年齡遞減,女子則較男子為少。

一個人若享有平均壽命,便會吸收15,000加侖以上的水。男子從飲料或食物大約吸收兩夸脫半的水份。我們食物的重量往往被水佔了百分之60至95。例如,你知道蘋果有百分之80是水,番茄約有百分之95,西瓜則有百分之97是水嗎?甚至最乾燥的食物,烘乾的葵瓜子,也有百分之5是水。

地球上有很豐富的水,水量多少則隨地而異。在杜明尼加共和國,缺水並不罕見。不久之前,聖杜明哥的報章曾以首頁的插圖描述這項難題。它描畫從水龍頭只有一滴水流落合成杯形的手掌裡。情況的嚴重不難想見。在炎熱、多塵的日子,人們須要洗衣、洗屋、弄膳,而水龍頭竟沒有些少水供應!可是,聯合國和美國的技術人員在作過研究之後斷定杜明尼加共和國有足夠的水可以滿足該國現時和將來的需要。看來難題僅是如何使所有人均獲得水的供應而已。

採險家的嚮導和通商路

水對人的用途很多。探險家久已利用河流作為嚮導。、沿著亞美遜河及其200條支流前進,探險家們深入亞美遜腹地。直至現在這些河流還是該地運輸的主要通路。

密西西比河使人能夠對幅員廣大的美洲作適當的探測,因為它的主流貫通14,000哩(22,000公里)的內陸水道。聖羅蘭士河則將探險家和移居者送往北美洲的腹地。

人類久已利用水道將人和貨物從地上的一處運往另一處,所用的工具是木筏、獨木舟和汽船。

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通商路之一是幼發拉底河,可以用小船航行的部分達1,200哩(1,900公里)。至於現代的通商路,密西西比河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如一首著名的民歌說,『這條老人河波瀾壯闊,』綿延2,470哩(4,000公里),從北方的明尼蘇達州直至墨西哥灣。

萊因河被人視為世界最美麗的河流之一。可是,你若是魯爾河區的工業家,便會對於這條水道能將你的貨品帶到比利時和荷蘭的重要商港一事更感興趣。魯爾河以瑞士東南為起點,經過德國和荷蘭,奔流810哩。(1,300公里)而直達北海。

轉動工業之輪

從水車時代至現代的水力渦輪機,造物主使水力轉動工業之輪。很久以前,人類已認識到大瀑布和沖激世界各地海岸線的巨浪的潛能,可是卻受能力所限而無法控制這種力量作為己用。據《美國百科全書》(1961年版,29卷,24頁)說,在水力方面,人所用的僅是「極小的一部分」而已。甚至現在,利用海洋波浪所生的能量還未十分成功。

河上的水車也許頗富於詩情畫意;但水車也是將穀物磨成麵粉的工具。扁平的水車連貫著車輪,車輪隨著水流轉動。較少畫趣而效率較大的是利用水力發電的渦輪機。北美、歐洲及俄國已廣泛地運用這種方法。

杜明尼加共和國正在進行兩大水力發電計劃。在該國的中部,泰維拉工程在興建中,估計費用約需六千萬披索,在南部另有一項需費二千二百萬披索的和狄西亞計劃也在進行中。此外還有龐大的引水灌溉計劃,此項計劃預期在1974年完成,使全國各地能以合理的費用獲得電力供應。

地球與水

上帝創造了水,使我們得以住在地球上。我們在生活上離不了水。水也增添我們的生活樂趣。你試過在涼快的黃昏坐在波平如鏡湖畔欣賞美麗的落日的水中倒影嗎?你曾在如銀的月色下,靜靜地泛舟灣上嗎?你曾看過奔騰而下的瀑布沖激岩石,濺起雪白的浪花嗎?你會聽過巨浪撞在巉巖海岸上的轟隆之聲嗎?這一切都是造物主給人的恩賜。

當我們享受一杯冷飲時,我們也許沒有想到來自造物主的這項恩賜其實是頗不尋常的。因為水是我們地球上唯一以三種不同形式[液體,汽體(水蒸汽)和固體(冰)]自然存在的普通物質。水的另一個不尋常之處是結冰時會膨脹而不像差不多其他所有物質一般收縮。由於這緣故,冰會浮在較重的水上面。倘若冰不浮起,則地球便會可能變成一片全無生物的冰原。所有的水都會結成冰,僅在夏天才有一層薄薄的水。

有些簡單的生物可以不藉空氣而生存,但沒有一種生物可以不藉水而活著,因為生物要依靠水來分解所吸收的食物。你不吃食物也許能生存一個月左右,但沒有水便不能期望活到五至十天以上。簡單的理由是;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我們在流泉的潺潺聲中精神再度振奮,於是繼續我們的旅程。我們心中對造物主的智慧和良善充滿了感激。不錯,耶和華在給予人類水這項奇妙恩賜時的確表現出這些品質。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