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3 10/8 24-27頁
  • 太陽可以供應人類所需的動力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太陽可以供應人類所需的動力嗎?
  • 警醒!1973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太陽能的普遍用途
  • 明智地運用太陽能嗎?
  • 直接利用太陽能
  • 太陽能發電廠?
  • 利用太陽電池
  • 太陽能的未來展望
  • 發展科技的難題
  • 公義的解決方法
  • 利用來自太陽的能源
    警醒!1977
  • 「太陽屋」是解決方法之一嗎?
    警醒!1979
  • 太陽能的前途希望
    警醒!1981年
  • 法國率先在工業方面使用太陽能
    警醒!198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3
《警》73 10/8 24-27頁

太陽可以供應人類所需的動力嗎?

為了開動現代的各種設備——汽車、冷氣機、電爐等等——人需要大量的動力供應。可是,用來產生這種動力的煤、石油和天然瓦斯現在已有用盡之虞。雖然核子能正被人視為補救的辦法,有許多人卻認為這對公眾健康及安全過於危險。那末,還有任何其他的動力來源嗎?

幸而還有。「每二十分鐘落在美國的太陽能己足供該國一年的動力需求。」(《世界百科全書》,1970)另一項估計是,太陽每日供應地球的能量相當於「全球地下所蘊藏的煤,石油,天然瓦斯和鈾礦。」——《科學文摘》,1965年六月刊。

來自太陽的可用能量的確大得驚人。請想想;來自太陽的能是可以逐日更新的,而且絕無染污作用!這可能是由於造物主有意使太陽供應人類的能量需求嗎?

太陽能的普遍用途

太陽一向都是人體能力的來源,它使人具有體力可以作事。這種作用是根據造物主的奇妙設計而產生的。『怎會如此呢?』你也許會問。

首先是陽光使植物具有所需的能量,將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一切糧食的基礎,簡單的糖分。

從這種糖分產生了其他一切碳水化合物,多種脂肪和蛋白質。因此,不論人類所吃的是蔬菜或吃靠植物養生的動物,他們其實都間接從來自太陽的能量獲得體力!植物被設計成能夠從太陽吸收輻射能及將其時藏起來供人所用,這的確令人大感驚異。但人類卻無法辦得到。

在另一方面人類也久已利用陽光來供應能量的需求。一百多年前機械學家喬治·史提芬遜已對人類利用太陽能一事表示體會。當他看著一輛火車飛馳而去時,他向身旁的朋友問道:「推動火車機器的是什麼?」

「啊,當然是煤」朋友答。

「不」史提芬遜答道,「陽光!」

史提芬遜向大惑不解的朋友解釋說:「光被埋在地下已有許多千年;植物在生長時必須吸收光線才能將碳凝聚起來,這種光線在煤碳中埋藏了多年,現在被人掘出,在機車裡再度散放出來而成為人類的工具之一。」

因此,令人驚異地,現代各種機器,包括發電廠的巨大渦輪,的發動力量其實是間接來自太陽能的!

不但是煤碳,石油和天然瓦斯也代表蘊藏起來的太陽能,因為科學家相信這些沉澱物很可能是由熱力和很久之前加於動植物之上的壓力所形成的。甚至在水力發電廠轉動渦輪的水也首先被太陽從海洋「抽起」然後化成雨或雪落下來歸回海中。(傳道書1:7)因此太陽能間接地開動我們的汽車、公共汽車、飛機和我們的電氣用具!

明智地運用太陽能嗎?

可是請想想:人類有明智地利用太陽的能量嗎?不顧一切地將地球所貯藏的能量濫掘濫取是明智之舉嗎?將地球所貯藏的太陽能肆意浪費,將大部分的熱力能量用來染污河流湖泊及將有毒的廢物噴入空氣中可說是智慧的途徑嗎?

在另一方面,直接利用沒有染污作用,每日大量落在地球上的太陽能豈非明智得多嗎?人已表現有能力利用來自外太空的能量。例如,甚至遙遠的星光也被用來開動繼電器以燃燒電燭。那末,人為什麼不直接利用太陽能呢?

直接利用太陽能

事實上,人已經開始利用太陽能,但僅在有限的用途上。例如,有些房屋所需的熱力是由太陽供應的。屋頂上有一個凝聚陽光的地區,主要由黑色的碟子構成,用來吸收太陽的光線。太陽的熱力被用來提高空氣或水的溫度,這些溫熱的氣體或水在屋中流轉,或被貯藏在絕緣的圓筒裡備用。

太陽能在今日最普遍的用途是用來煮水。日本已製造了一百多萬具太陽熱水器,在不少日本房屋的屋頂上可以見到。

在利用太陽能方面,更直接和更壯觀的方式是巨大的工業熔爐。世界最大的熔爐位於法國南部的奧底羅,它能即時燒穿極厚的鋼板!那裡的山上裝著六十三面巨大的平鏡。這些平鏡對準太陽而隨著太陽的位置移動,將陽光聚集在一個巨大的拋物線式反射器的固定點上,然後將許多光線集中於大約僅有十二吋闊的地方。在這熱不可當之處,熔爐的心臟,熱度高達華氏7000°。陽光的巨大能力在此表現無遺!

太陽能發電廠?

許多年來人們建造了若干利用太陽能的機器。例如,陽光可以用來弄熱液體以產生蒸汽,從而轉動渦輪的機器。用這種方法來發電在以往被視為不切實際。但現在已有人開始研究此舉的可能性。因為最低限度在草擬的計劃上,科學家已研究出將太陽能轉變成電力的更有效方法。

據說年前美國科學基金會對一項建議深感興趣,以致有意撥款在亞利桑那州猶馬附近的沙漠興建一所100,000千瓦電力的實驗廠。據說這間廠可將百分之30的太陽能轉變成為電力。

當然,為了吸收發動大量電力所需的能量,需要有大幅凝聚陽光的地方才行。需要多少地方呢?在理論上說來,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區,只需大約一百方哩的地方尚不及該州陸地的百分之一,所產生的電力和熱力已足供加拿大和美國之用。可是,由於將陽光轉變成電力時會失去許多能量,以及陽光收集器要彼此相隔若干距離才可以避免陰影,所以其實需要大得多的收集地方。當然,這樣的一個電力系統還牽涉到其他的難題。

利用太陽電池

在1954年有一項科學利用太陽電池發現使人能夠更直接地利用太陽能而將其撥作商業用途。科學家在那年發明了太陽電池,由若干個別的矽電池所構成。這種發明品可以將高至百份12至14的收聚陽光轉成電力,並且有希望進一步改良其效能。

將陽光轉變成電力是即時而平靜的。光線照在太陽電池上而產生電子流,這可以用來開收音機,發動馬達及使電池充電等。太陽電池的發明打開了利用太陽能的新展望。

雖然一方面留意到太陽電池可能具有很大用途,小荷勒斯在他所著的《將臨的太陽能時代》一書中卻指出一項難題:

「在太陽電池聲明之初,『太陽蓋板』屋頂是一項引人注目的主意。一個20呎乘40呎的屋頂,若能將百分之10的太陽能化成電力,則僅需五天的陽光照射所產生的電力『度』數便足供一月之用!但在當時和現今,美中不足之點是太陽屋頂的價格。照時值[1963年]計算,這樣的一間屋頂成本需要數十萬美元。」

現在價錢仍然相當高昂。誠然,所用的原料,矽,並非罕物。可是在製造太陽電池方面,工作卻十分複雜昂貴而需要熟練的工人來製造。是故目前太陽電池主要還是用在太空衛星的發電上,因為這方面付得起高昂的價錢。

然而,太陽電池在商用方面已發展到可以用來開動收音機、電鐘、電視機和電影拍攝機等;其中有些已經在市上出售。為了作長距離的無線電通訊,相隔3,000哩的無線電站各自設有由7,800隻個別太陽電池構成的二十四方呎太陽電池板作為電力總來源,甚至有一輛仍在實驗階段的汽車曾用太陽能行駛了幾哩!

太陽能的未來展望

誠然,也許有人會推斷,現在人們必然已在盡力發展這種絕無染污作用的潛能了。因為正如一位工程師所說:「利用太陽能的科技已在我們的控制中。」

可是進度如何呢?正如美國政府能量政策副官斐理文在年前說:「太陽能是我們所忽視的機會之一。」

無可否認地,若要以太陽能來補救動力短缺,還有許多難題須要克服。例如,太陽電池的光電原料成本極昂,現時的貯電方法也相當昂貴。但若集中努力研究,這些難題是否可以解決呢?

有些科學家認為可以。他們相信可以製成每方呎表面成本僅數美元而可以作為屋頂的太陽蓋板!但你不必期望太高,因為發展太陽能作為人類用途一事仍受到忽視,所以展望並不十分光明。

何以這件事受到忽視呢?

發展科技的難題

解決燃料難題的科技時常已在控制中,但卻未受到利用。例如,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一位官員聲稱:「我們若在十五年前便從事研究,我們便會在以往十年擁有清潔的化石燃料(傳統的煤、石油或瓦斯)廠了。」

那末,為什麼電力工廠沒有研究發展絕無染污作用的設備呢?因為需要大量金錢才行。

汽車工業方面亦然。美國洛杉磯空氣染污管制區主任格利斯和特說;「對以弋利為目的人說來,花錢來發展及生產廢氣控制器是一種賠本生意。」

因此有人懷疑利用太陽能的新發展進步遲緩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恐懼對現行的營利機構有所損害。怎會如此呢?

請考慮一下:假設有關方面齊心協力使太陽能轉變成廉宜的電力,正如有些科學家所提議一般。又假若每個家庭都有小型的太陽電池板附在屋頂上,足供一切電力所需。那末,在短時間內若干公用事業機構便無業可營了!石油、煤、瓦斯和核子能的利潤也會蒙受不利影響。你可以期望這些機構成為這項革命性發展的主要促進者嗎?當然不能。

顯而易見地,一項極大的改變是必需的。現時的工業化生活方式需要加以大刀闊斧的改革及制止進一步工業化的趨勢。但今日各國政府顯然不會自願合作以成就這件事。

公義的解決方法

然而,人類政府所未能成就和無法期望其成就的事,我們卻可以有充分信心相信造物主全能上帝會使其實現。事實上,他施展他全能的力量將整個邪惡事物制度鏟除的時候已經近了。這意味到肆意染污地球的整個屬人制度將會永遠消滅。

可是,地球並不會完全無人居住;真正愛上帝及體會他的奇妙創造物的人會被保存下來。他們會以不損害環境的方式好好利用地球的資源。這是否意味到人類將過著原始生活而沒有電力去開動各種現代設備呢?

不然,這是沒有必要的。地球有些能量可以利用而不致染污環境。在上帝的公義管理指引之下,人會學習有效地開發地球的能量資源,明智地以有益的方法運用它們。每個人將可以獲得所需的動力供應,過著舒適和充滿樂趣的生活。那時再不會有電力短缺,再不會有醜惡的染污難題!——詩篇37:9-11,29;啟示錄21:3,4。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