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怎樣訓練幼兒
動物會訓練自己的幼兒嗎?施行管教?要求兒女服從?不錯,的確是!這件事在牠們的生活上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因為這與保存生命有關。
上帝所賜的本能乃是這件事的推動力。動物同時也需要運用若干智力。動物的幼兒若要生存,父母便需要教導牠們如何覓食;牠們也需要學習察覺危險和知道怎樣應付。動物的父母不會向幼兒舉出理由或解釋因何和怎樣行事。可是牠們卻以身作則來教導,同時以懲罰的痛苦來幫助幼兒循規蹈矩。
撥出時間訓練幼兒
動物父母要花許多時間來訓練幼兒。母熊會用兩年時間教導幼熊。牠指示幼兒在那裡可以獲得食物,教導牠們掘取美味的球根。牠引導:牠們嘗試野蜜的香甜,使牠們一生可以享受這種美味。
幼浣熊在自給自足的藝術方面受到不少訓練。母親撥出時間為牠們捕捉青蛙和小龍蝦,用遊戲的方法教導牠們。牠也教幼兒如何自衛,獵食和捕魚。後來幼兒更學習追蹤鼠子,捕捉青蛙和從土中掘取幼蟲。母浣熊指導牠們在那裡可以找到美味的野葡萄和上好的玉蜀黍。
若干幼獸受到訓練去做一些我們也許認為出自本能的事。請想想愛水的海獺。你知道母海獺要教導幼兒游泳嗎?事實上,牠要教導幼兒去愛水,否則牠們便不會自動跳下水去。母海獺怎樣著手呢?牠首先將幼兒投入水裡,拖著牠們頸部的皮膚。或者示意牠們爬上牠的背,然後嘩啦一聲跳進水中!牠首先背著幼兒游泳一會兒。突然,牠沉了下去!現在幼海獺迫得要游泳,不然就得下沉。牠們試圖游泳!起初游得很笨拙,但逐漸學習純熟。
母海豹也要花時間教導幼兒游泳。下到水裡時,牠會要求、勸導和誘使幼兒試泳。通常,教導以將幼兒推出去隨波逐流為結束。但牠的工作並非到此為止。牠有時要在幼兒下面同游以給予幫助。幼兒若感覺不耐,牠便會把頭頂著幼兒的胸部,將其推出水面。過了不久,小海豹便能夠自己游泳了。
幼飛鼠怎樣學習滑翔飛行呢?牠的母親僅將牠從樹枝推出。幼兒看來本能地知道怎樣才不會跌下去。牠放開那細小的足,連接每邊前腿與後腿間的薄膜便發生降落傘的作用,使牠能安全滑翔至地上。母飛鼠從本能知道幼兒這時已懂得此種技術,倘若在牠太年幼時將其推出樹外幼兒便會跌死了。
雛鳥在學飛的時候將到之際,牠們開始運動以訓練飛翔的肌肉。牠們伸頭拍翼,歪曲蠕動。但母鳥會誘使牠們離巢試飛。母鳥會站在幾呎之外,用食物作餌鼓勵牠們振翼飛出巢外。倘若巢築在極高之處,第一次試飛就必須成功才行。但令人驚異地,不少雄鳥在首次飛行時便飛達百碼以外。
教導生存方法
為了覓食,住在海邊的幼動物要學習捕魚。海豹,海獅和北極熊會潛下水去捕魚上來,然後在飢餓的幼兒面前將其放開。這鼓勵幼兒在獵物逃去之前趕快捉住。這些幼獸不必太久便學會捕魚了。
這些年幼動物學會覓食方法是何等重要!牠們一長到可以獨立謀生的程度,父母餵養牠們的興趣便會本能地消失。於是牠們就必須自謀生計了。
生存也包括避免危險。動物父母怎樣向幼兒提出警告呢?母鹿教導幼鹿怕人,方法是在看見或嗅到有人來時自己表現恐懼。
一頭母狼帶著幼狼初次行近陷阱時,牠會表現極大恐懼。幼狼看見母親的反應使學懂陷阱是應該避開的東西。
動物對危險的自衛反應似乎主要是由學習而來。在法國巴黎鐵籠裡出生的巨鼠對大蟒毫無反應。牠們甚至鎮定地跑到大蟒身邊嗅嗅後者的口。可是牠們的父母卻劇烈地攻擊大蟒,顯然牠們曾在非洲本土對蛇十分熟悉。幼黑猩猩也有類似的傾向。比較地說來,牠們也對蛇無動於中,可是成年的同類卻對蛇表現極大恐懼。
促使幼兒服從
動物幼兒有時會在受教之際分心玩耍。但牠們的父母看來對這樣的胡鬧絕不容忍。母貓在教導小貓捕鼠時,牠們若怠慢或不留意,便有被摑耳光之虞。
蘇格蘭山上的山羊在通過山岩時差遣幼兒先行。小羊若走錯方向,母羊便會用角抵觸幼兒,讓牠知道自己犯了錯誤。
幼鹿必需學會在逃避仇敵偵察時靜靜地站著不動。牠若抗命,母鹿便會用足猛踢牠。此舉通常可使小鹿靜下來。
獅子,熊,松鼠對抗命的幼兒也會絕不留情地施以責打。牠們以重摑、搖撼或揍打來驅除幼兒的愚頑。這是對幼兒有益的。父母的管教使牠們能保全性命。
人類的父母能從這件事學到教訓嗎?也許。人類的幼兒也需要受教服從,他們需要學習吃那一種食物和怎樣避免危險。
可是人類的父母是否應該像動物一樣教導兒女認識這些事就滿足了呢?人類的生活較之動物豐富得多,而且具有更大的意義。上帝為人預備了聖經以指示我們怎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