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揚王國訊息的設備大為擴增
愈來愈多的人對每況愈下的世情和不知道能否改善而深感煩惱。因此人們對闡釋上帝的解決方法——他的王國政府——的書籍需求也日益增加。這種需求促使普世的耶和華見證人大量擴充他們的印刷設備。
在1920年耶和華見證人首次購入迴旋印刷機,並開始在紐約布洛克林經營一間小型的印刷廠。工廠大廈的全部面積僅有3,000方呎(270平方公尺)。1927年有一間新建的八層大廈落成,面積等於舊的差不多二十五倍。但對聖經書籍的需求促成了進一步的擴展。
到1968年,印刷廠已擴展到相當於1927年的面積9倍以上。工廠佔地四個街口,大約相等於15.2英畝(61,500平方公尺)!迴旋印刷機的數目已增加到十八部。但擴展的速度卻有增無已。
加速擴展
在1969年十一月,耶和華見證人購買了十層高的斯貴寶藥廠大廈,它離開見證人的布洛克林印刷廠不及半哩(800)公尺。這使可用的空間差不多增加一倍,足以作為急切需求的貯藏倉庫,特別是貯藏紙張之用。五年以來,每部重達四十至五十噸的迴旋印刷機的數目又多了一倍有奇。現在已有四十部之多!
在1972年,這些印刷機用了20,000多噸紙張——等於800部25噸容積的火車貨卡裝載量。一部迴旋印刷機在四十分鐘內可消耗一卷1,400磅(635公斤)重,5哩(8,000公尺)長的紙張!每日差不多有200卷大小不一的紙張轉變成聖經書刊。此外,二十部小型平版印刷機每年也消耗數百噸的紙。
可是,到1970年,布洛克林的印刷設備顯然已不足以應付聖經書刊的增加需求。守望台社因此要在布洛克林之北大約百哩(160公里)外的守望台農場興建一座面積300呎x200呎(90公尺x60公尺)的印刷廠。它在1971年三月落成。
但在落成之前,這間印刷廠已顯得太小了。人們對含有王國訊息的書刊需求變成如此龐大!於是社方立即興建一間大許多的三層印刷廠。在落成時這間印刷廠會有九英畝(36,500平方公尺)的面積!
這間印刷廠在1973年二月啟用,現在每月有數以百萬計的雜誌從這些印刷機印出。廠內已裝設了十部四十噸重的迴旋印刷機,但還有地方可以容納更多。
獨特的印刷工作
此種印刷工作的獨特之處並不在規模宏大。大型的報業工場所印的刊物也許更多。可是正如1970年九月的《現代石版印刷》雜誌指出:
「除了少數擁有加拿大森林地帶和製紙工場的大都市主要報社之外,守望台印刷廠可稱是美國最自給自足的。」
這種自給自足在許多方面顯而易見。例如,巨型印刷機所用的油墨完全是在布洛克林印刷廠自製的——每年製品達250噸以上,顏色分數十種!此外,包裝雜誌和釘裝書籍、聖經所用的數百噸漿糊和膠水也是自製的。柴油機所供應的直流電發動許多部迴旋印刷機和其他印刷機及釘裝機。六十七名技術人員經常檢查和修理這些設備。
事實上,印製每本書籍從始至終的手續都在廠內完成,包括原稿的校對、翻譯、排字、鉛版製作和刊物印刷,雜誌的修剪、包裝和付郵,書頁的縫製和黏字,書面的釘裝和完成後的郵寄等。
但自給自足在勞動力及其照顧方面尤其顯著。布洛克林印刷廠有八百多名工作人員。他們好像一個家庭般,一同在幾個街口外,稱為伯特利之家的宿舍居住。伯特利之家裡面有不少成員負責料理同工的生活所需,包括預備膳食、洗濯衣物等。耶和華見證人的一切家務人員都是志願服務的,因為他們對王國好消息在普世宣揚深感興趣。每人除了食住之外每月可得14美元的零用錢。他們所關心的不是個人的物質利益而是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
在世界各地的擴展
由於普世均需求聖經書籍,耶和華見證人遂在多國設立類似的印刷廠。西德、南非、加拿大、英國和瑞士等都有置備一部或多部大型迴巡印刷機的工廠。在丹麥、瑞典和芬蘭的印刷廠則以小型平版印刷機每年印製超過一千五百萬本的雜誌。耶和華見證人也在法國印行雜誌。
可是,正如傳道工作在美國迅速擴展,世界各地的情形也與此類似。例如,僅在前年左右便有六間新印刷廠在各地建立。
日本
一間新宿舍和印刷廠於年前在沼津落成,沼津在東京西南七十五哩(120公里)。建築費全由日本的耶和華見證人捐款或貸款支付而無需從別處獲得協助。由於當地人士的踴躍捐輸,到1972年末,大部分貸款已經償還了。
甚至在建築工程尚未完成之前,一部日本製的新型迴旋印刷機已經安裝完竣。該機印出的第一份雜誌是1972年十月八日的《儆醒!》(日文)——約300,000本!現在這部印刷機每月印行一百萬本以上的日文《儆醒!》和《守望台》。它以每小時21,000本雜誌的驚人數目印出!日本有許多人對這些雜誌十分賞識,因為它們討論日本人所關懷的許多問題,尤其是關於該國的犯罪和染污難題的解決辦法。
這間三層高的印刷廠有很大的擴展餘地。當印刷機安裝監督米勒首次步入其中時,他不禁贊嘆:「多麼宏偉!」作過衡量之後,他說僅在二樓便可以安裝八部巨型迴旋印刷機!接連工廠的五層宿舍也非常寬敞,足供四十九位伯特利之家的成員舒適地居住,並且還有空間可以容納更多人。
建築和工廠人員
建築工程由建造日皇裕仁東京新皇宮的建築公司擔任。可是,該公司同意將電氣工程轉讓給高橋統次郎承擔,他是一位耶和華見證人。經過六個月的電氣工程之後,弟兄們群集在迴旋印刷機前參觀那重要的剎那。電掣一開,印刷機便開始轉動!
日本文字的複雜書法在印刷上引起不少難題。可用的文字達16,000個之多。普通報紙僅用1,400個不同的文字,但通常的印刷卻要用得更多。單式鑄植機的鍵盤載有3,249個標準文字,但排字者必需立刻知道每個字的所在。可是耶和華見證人在運用這些機器方面十分純熟。現在一位工作人員能在一週內排好一份雜誌的大部分活字。
由於渴望見到上帝王國好消息傳遍整個日本,這促使工作人員加倍努力。所有工作人員都是志願服務的,正如在日本熱心宣揚「好消息」的16,000位見證人一般。印刷廠的工作人員之一是廣中章展,他的父親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參加接受星加坡英軍將領的投降。此外,前任「職業高爾夫球員」的根上博之現在正擔任工廠雜誌部門的監督。他們的志願是遵行上帝旨意。
巴西
在巴西聖保羅市的新工廠和宿舍甚至比在日本的更大,它佔地將近2英畝(8,000平方公尺)!這間工廠實際上在1968年已開始啟用,那時已完成了一間三層高的宿舍。可是在巴西的王國宣揚者僅在兩年內即增加了13,000人,因此必需作進一步的擴展。
見證人希望購入鄰近的建築物。可是其中一位業主住在巴西僻遠之區,而無法知其地址。但他有一位朋友在附近經營商店,這位店主通知他見證人希望與他會面。過了相當時間還未有消息,一位見證人遂前往商店詢問。店主僅說,「不,他沒有回音,」但這時業主卻迎面而來!於是交易遂告成功。
在1971年末,接連工廠的兩間五層高大廈開始興建。社方同時一併購入鄰近的工場,加以改建而使之與現在的工廠連接。這些附加建築物的面積比原來的大廈增多了一倍半以上。
在158名從事建築工作的人員中,約有半數是耶和華見證人。不少人選擇這項薪金低得多的工作。其他的人則接受邀請遷入伯特利之家居住,每月接受與伯特利之家成員同等的津貼。此外,鄰近各小組的見證人在週末前來協助清潔大廈內外,因此節省了不少建築費。
印刷工作開始
大廈在1973年三月落成和奉獻。不久之後從德國運來了一部巨型的迴旋印刷機。現在的印刷廠每月印行大約700,000本的葡萄牙文《守望台》和《儆醒!》雜誌。這些雜誌的銷量實際上多於在巴西的任何其他雜誌。最近更從德國運來另一部巨型迴旋印刷機,希望西班牙文書籍也能在巴西印製。
除了利用郵務之外,這些雜誌也由貨車運送到許多個小組。巴西一共有1,260個小組,其中有75,000名見證人。以前從布洛克林船運而來的雜誌往往不能如期運到。但如今住在巴西的人可以經常按期收到他們的聖經雜誌了。
澳洲
1972年一月在澳洲雪梨開始興建一間新印刷廠。它是與耶和華見證人的其他兩間大廈合併改建的。結果建成了一間新的現代建築物,面積約為一英畝(4,000平方公尺)。可用的工作地方比前增加了四倍之多!
建築工程除了某些專門工作之外全部由見證人擔任。志願工作者們甚至不遠千里而來!他們首先安排拆卸四間舊建築物。拆卸所得的材料,特別是磚和木材,都用在新建築物上,因而節省了巨額金錢。
印刷及其效果
一都四十噸重的印刷機不久從日本運到。在建築工程開始之後不及一年,印刷廠便能經常印行《守望台》和《儆醒!》了。澳洲現在每月刊印接近700,000本雜誌,大部分是英文的。其他數千本印成摩杜文、馬蘭尼西亞文和菲濟文。在澳洲印製的雜誌供應二十五個國家和海島。
英文版的雜誌多半在澳洲分發以幫助23,000名以上的見證人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守望台》和《儆醒!》的許多讀者對其中所載的「好消息」有良好反應。例如,1973年三月廿七日耶和華見證人的雪梨辦事處收到一封來信,內容如下;
「敬啟者,
「本人是一位天主教女子修道院院長,二十五年來一直在教會服務。有一次我在麥桂里街伯爾尼醫生診所候診之際遇到一位從潘地前來的女士,她開始與我攀談。我看到她在候診時讀著一篇與三位一體教義有關的文章。
「我在天主教接受修女訓練時曾作長時間修習,這也是最重要的教義之一。這位女士解釋她曾遭遇交通意外,要接受幾項檢查。她表示誠心相信上帝,但我知道今日很少人會如此,……她偶然留下這本雜誌,我於是拿起來閱讀。
「我非常驚異,我在25年來所學的道理絕不可能是錯誤的……
「我現在將這篇文章讀完又讀,並自我衡量幾件事實,因為我希望事奉真理的上帝。
「當我為這件事禱告時,我完全意識到也許教會還有更多的瑕疵。我想找到你們的人以討論更多問題。
「你們不能回信給我,因我屬於一間稱為迦密會的閉關女修蹺,但我有三週假期。我仍然無法相信我25年來所學的竟是錯誤的道理,但我希望到時天主會指示我一條出路。
「請為我致謝那位女士,倘若你們認識她的話。
女子修道院院長
(署名)」
迦納
在1972年五月,興建工程開始不及一年之後,耶和華見證人在迦納亞格拉的擴展設備已完成備用。這些設備包括一間新印刷廠在內。
建築工程全部由耶和華見證人擔任。熟練的泥水技工、鉛管技工、電氣技工、木工及其他技工全是志願服務人員。一位經營建築業的見證人義務監管全部建築工程。每個週末,耶和華見證人在亞格拉和鄰近提馬的四十五個小組中有四個小組輪值志願服務,因此每星期六和星期日有70至100人前來參加工作。若有太幼的孩子不便留在家裡,母親遂將孩子負在背上,在孩子酣睡時也可以工作。
混凝土鋪至三樓時,所有水泥都要抬至樓上。方法是將混凝土放在鋼製的頭盤裡,每盤容量約為一立方呎(30公升)。婦女們將盤子平衡地頂在頭上,從傾斜路運往三樓。全部面積3,600方呎(325平方公尺)的三樓地盤以此方法在三日之間便鋪好混礙土!
新印刷廠設備完善,效率甚高,能夠供應迦納16,000多名見證人所用的雜誌。排字和製版都在廠內完成。印刷所用的是最新型的平版印刷機。折疊機將印好的紙折疊成24頁的雜誌。雜誌印成非洲的特威文、加文和依要文——每月約20,000本。同時,在英國所印的英文雜誌,有58,000本以上運到這裡分發。因此,《守望台》和《儆醒!》在迦納的銷暈比任何其他雜誌為高。
尼日利亞
在尼日利亞的拉哥斯昨年也有一間新印刷廠落成。工廠設在新型三層大廈的地下。這間新大廈的二樓和三樓設有圖書室、辦事處和三十一間寢室。它與現存的伯特利之家合併,使設備的規模增加了一倍。
全間大廈都是由尼日利亞見證人自費興建的。除了批盪地板之外,全部工作亦由見證人擔任。熟練的木工、泥水匠、砌磚者、鋼鐵匠和電氣技工都是志願服務的。從1972年七月至1973年三月,工作人員的最高數目為五十二名見證人,在工作的最後階段工程隊則減至十六人。由興建至落成需時一年多一點——在尼日利亞這可算是很高的速度。
新工廠在1973年五月啟用。從德國運來兩部平版印刷機。《守望台》以三種尼日利亞文字印成,即約盧巴文、伊保文和伊非克文,《儆醒!》則印成約盧巴文。每月一共刊印超過111,000本雜誌。此外,每月從英國運來200,000本以上的英文雜誌,供尼日利亞的88,000個見證人分發之用。因此《守望台》和《儆醒!》每月的銷量總數大大超越在尼日利亞的任何其他雜誌!
菲律賓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耶和華見證人逐步擴展他們在菲律賓的設備,時至今日他們已有五間大廈。在前年有一間兩層高的工廠和宿舍落成。這些擴展使可用地方增加了一倍半有奇。
這些大廈是在第二次大戰後以特別廉宜的價格購入的。因為日本人在戰時曾在這處地方用嚴刑拷問菲律賓人以索取情報,結果令人談虎色變,以致產業售賣時無人問津。
昨年二月在新印刷廠開始刊印八種菲律賓語文的雜誌,從而取代了以前在布洛克林的印刷工作。此外,在菲律賓群島所用的英文《守望台》和《儆醒!》也在當地刊印。為了這種工作,社方從日本購入一部四十噸重的新型迴旋印刷機。儘管這些雜誌需要以這麼多種的不同文字印行,每月仍能產生250,000本以上。它們是55,000名菲律賓見證人用來傳播王國訊息的工具。
其他擴展
可是,在守望台農場的新印刷廠及上述六間新印刷廠僅是就近年來各地的擴展中略述一二而已。還有其他的印刷廠或是增大或是遷往新址。例如以下所列:
在1973年五月,耶和華見證人將法國巴黎的印刷機遷往六十五哩(105公里)外在路浮爾新建的印刷廠。1972年,南非的印刷廠作了大規模的擴展。1971年在瑞典加建印刷廠,現在每月能生產百萬本以上的雜誌。同時,芬蘭印刷廠所作的大規模擴展已將近完成。這間印刷廠每年可印製200,000本精裝書和刊印數百萬本雜誌。
1972年,耶和華見證人在西德威斯巴登的工廠增建完成,購入一部最新型的釘書機。現在這間工廠一日能釘裝30,000本書之多!在西德的工廠每月也產生三百萬本雜誌。1970年,瑞士伯恩的一間小型印刷廠遷往在土恩所建五層高的工廠和宿舍。那裡的巨型迴旋印刷機每月印出二百萬本以上的雜誌。
從1955年至如今,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的迴旋印刷機已從九部增至六十四部!不錯,印刷設備足夠應付聖經書籍的激增需求!耶和華見證人將其善為運用以求完成耶穌委派給門徒的傳道工作。
這一切成就功勞應歸於誰呢?正如使徒保羅承認(在他和亞波羅完成他們的傳道工作之後)『上帝使其生長。』因此,現代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也將宣揚上帝王國好消息一切進展的功勞歸於耶和華。——哥林多前書3:5-7。
你個人又如何?
顯而易見地,目前的宗教趨勢分為兩方面。正如基督教國許多教派的信徒和領袖們都一致承認,他們的教會正處於嚴重的衰落情況中。
但在同時,耶穌預言他的門徒必會從事的工作卻進入歷史上前所未見的蓬勃狀態。事實顯示,致力於這項工作的乃是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他們所相信的事和所傳的訊息都是上帝在聖經中記錄下來的。這項好消息正為盈千累萬的人帶來真正的人生目的;這使他們能與一些過著清潔生活及關懷同胞的人交往;這也使他們對前途懷有穩確的希望。
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和你分享這項知識。他們歡迎你前往他們的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同時,他們樂於到你府上免費和你研究聖經。你只需寫信給本刊的出版者或將你的願望通知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便行了。
[第11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1972年在日本沼津興建落成的大印刷廠及志顧工作人員宿舍
[第12頁的圖片]
每月700,000本的葡文《守望台》和《儆醒!》雜誌現時在巴西印行。
[第13頁的圖片]
在澳洲印刷廠所印製的雜誌供應給二十五個國家和海島
[第14頁的圖片]
一間印刷聖經書籍的新工廠在迦納落成;圖示男女志願工作者參加鋪混凝土的工作
[第15頁的圖片]
在尼日利亞,每月向大眾派發的《守望台》和《儆醒!》雜誌達300,000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