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4 11/8 9-11頁
  • 細胞透露些什麼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細胞透露些什麼
  • 警醒!1974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證據顯示什麼
  • 較複雜的生物
  • 應該逐漸複雜
  • 「簡單」的生物真的簡單嗎?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 進化論站得住腳嗎?
    警醒!1997年
  • 你想過這兩個問題嗎?
    警醒!2015年
  • 生命從哪來?
    更多熱門話題
查看更多
警醒!1974
《警》74 11/8 9-11頁

細胞透露些什麼

進化若要發生,無生命的化學物質必須聚合起來組成一個活細胞。科學家阿斯模夫在《生命的來源》一書中聲稱事情是以這種方式發生的:

「很久之前的一個時期,也許是二千五百萬年前,在如火的陽光下,上面蓋著一層毒氣的一個氨化海洋裡,在一群有機分子中,有個核酸分子偶然進入可能使另一個像它本身的分子產生的情況——其他一切遂跟著發生」!

但是曾有人見過這樣的一件事「偶然」發生嗎?事實上,這件事曾由最能幹的科學家使其發生過嗎?

證據顯示什麼

《地質學入門》一書聲稱:「沒有任何自然萌h生的事例曾經實際被人見過。」有史以來從未有任何人見過一個活細胞「偶然」從無生命的化學物質組成。

科學家甚至在設備最完善的實驗室中也不能使這件事發生。誠然,他們曾製造出一些含碳化合物,但它們離開能夠自我繁殖的活細胞尚十分遙遠。《細胞》一書承認這種實驗「並未能解釋生命怎樣實際由無生命的物質產生。」

鑑於這些事實,化學工程師嘉凌頓在寫給多倫多《環球郵報》的信中說:

「據我估計,一個阿米巴[單細胞生物]的構成大約含有十萬萬億原子,主要為碳、氫、氧、氮和小量的其他原子如磷、鈣和硫。這一切都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

「進化學家在實際上等於說,這些數目的原子以正確的比率偶然聚在一起,從現存的化合物分裂而再度聚集起來成為一個活的阿米巴……

「我們是否見到阿米巴以此種方式組成嗎?我們能將化學物質放入試管裡造成阿米巴嗎?答案是否定的,因此聲稱以往曾有此事發生是錯誤的。……進化論的假說在生命起源方面已告崩潰;因此我們對於創造生命一事需要有其他解釋。」

同時,科學家們驚異地發現一個活細胞是多麼複雜。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的進化論學家沙利士保利說:「現在我們知道細胞的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之外。」他估計人體中一個細胞的核子「大約包含109項遺傳資料。若以普通大小的字體寫出,則這些資料大約會佔1,000本普通精裝書的篇幅。」

對細胞的進一步認識透露細胞所含的許多部分共同發揮功能。若非這些非常而互相關連的功能同時發生,細胞便無法活下去。難怪沙利士保利說:「看來各事必定是一起發生的:整個制度必須作為一個單位而同時產生,否則便毫無用處。」顯然這件事不可能碰巧而成,也非人力所能成就,他嘆惜說:「這個難題很可能有解決方法,但我現時看不出來。」

博物學家格勒治對這件事作了一項饒有趣味的評論:

「關於[猿]和[人]之間的『失落連環』曾有許多著作加以論述。可是它與所有失落的連環比較起來卻算不了一回事——倘若它們確曾存在過的話——例如在阿米巴和第一個活物微粒之間的失落連環。

「生物與無生物之間的差別,活物與非活物之間的分隔仍然是絕對的。」

《細胞》一書同時說:「在許多方面,活的細胞在一個沒有生命和環境惡劣的世界中出現比由原始細胞演變為恐龍和靈長類更無可能。……關於生命如何開始的重大科學問題仍然未有答案。」

因此無生命的化學物質絕不會「偶然地」產生能夠繁殖的活細胞。甚至有智力的人類也無法如此行。單細胞的生物,如阿米巴,在今日只能從已經存在的阿米巴產生——不錯,「各從其類」地產生。從未有人見過任何例外。

因此,在活細胞出現一事上,我們若拋開一切「猜測」你認為證據實際支持那一方了——聖經抑或進化論?

較複雜的生物

進化論學家聲稱次一步驟是『簡單』的單細胞有機體,如阿米巴,發展成為多細胞的有機體。但在此類生物還中有任何逐漸變成更的證據嗎?《地上最富於挑戰性的奧祕》一書說:

「在原生動物[單細胞動物]和後生動物[複細胞動物]之間並沒有任何兩個細胞或三個細胞的過渡性動物。可是這個重要的環若不能連貫起來,整個進化論的骨架便會崩潰了。」

這個環並沒有連貫起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曾有單細胞動物轉變成雙細胞或三細胞的動物。反之,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和最低級的複細胞後生動物之間存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絕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原生動物會轉變成後生動物。

令人頗感興趣的另一件事實是,這些種類的生物在今日與往昔一般無異。這些『簡單的』生物毫無跡象表示牠們想『改善』其本身。牠們從不力求演變為更複雜的動物。既然如此,我們有什麼理由辯稱他們在以往會如此行呢?

深受尊重的《科學雜誌》在評論一本試圖解釋單細胞動物知何進至複細胞動物的書時將其解釋歸於「科學小說」之列。該雜誌說:「多細胞動物怎樣產生以及這種過程發生了一次或若干次,以一種或多種方式進行,仍然是個十分困難和辯論不休的問題;也許正如哥力斯所說,在『最後的分析中,這個問題是無法解答的。』」

從進化的觀點看來,這個問題的確「無法解答」而有如「科學小說」一般。可是我們若拋棄一切「猜測」而將實際的證據查考一下,我們發現什麼呢?事實與我們從聖經記載所懷的期望完全切合。聖經表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是分別被造和「各從其類」而繁殖的。

應該逐漸複雜

再者,按照進化程序,在別的方面,如細胞結構本身,也應該變得逐漸複雜才對。我們應該期望能夠在細胞的進化方面找出某種固定的模式。

活細胞的核含有攜帶遺傳特性的物質,這種物質稱為染色體。倘若進化論是真的,那末按理說來,生物變成愈複雜,染色體亦應該循序增加。

關於這件事,美國密芝根州立大學的摩爾教授說:

「作為課室教授,向聰慧而從事獨立研究的學生講授進化觀念,我時常從教科書的不同作者獲悉染色體數目的差異。……

「能夠作獨立思維的學生們由此演繹出一個問題或難題:倘若動物從所謂簡單形式轉變成的多細胞形式(他們對植物也作出同樣想法),那末染色體數目的增加有任何固定的模式嗎?」

有這樣的模式存在嗎?人類在身體細胞中有46個染色體。那末,較不複雜的動植物應該具有少些染色體才對。可是我們卻發現,除了其他事情之外,鹿鼠有48個染色體,條紋鼬鼠有50個,宿霧猴有54個,母牛有60個,騾子有62個!甚至低微的馬鈴薯也有48個,棉有52個!一種稱為阿勒堅大的單細胞原生動物竟有1,600個染色體!

因此染色體數目的增加並無任何模式可言,但進化論若是真的,就應該有這樣一個模式才對。反之,我們發現各類生物都有其本身的特殊染色體結構,這種結構是不變的。倘若每種生物是分別被造,各有其特色而與別種生物無關的話,這使正好是我們所期望見到的情形。

[第10頁的圖片]

阿米巴大約由十萬萬億原子構成。這個數目的原子能夠偶然以正確的比率聚集在一起而自然組或一個活的阿米巴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