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組織的弱點
有一個時期,工會的運動和目標在大體上獲得大眾的同情。那時的工人備受剝削,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惡劣和工資少得可憐。為了改善他們的窘境,於是產生了勞工組織。結果,工資大大提高,工作環境改善、工作時間也減少至每週四十甚至三十五小時。
可是,這種成果也導致若干損失。各工會對社會其他部分所充斥的各種弊病也無法避免。與煤礦工人有關的事件便是一例。
煤礦工人組織
煤礦工會的領導階層曾以真正關懷在礦坑中工作的工人福利聞名。但不久之前有一位調查者報導說:「貪污和謀殺犯已染污了美國礦工組織一度足以自豪的名譽。」究竟有什麼事發生呢?
有些普通工人不滿於上層的貪污腐敗,於是發起更換領導階層運動。可是他們在一場卑鄙的不忠實選舉中被擊敗,他們自己的候選人連同妻子和女兒均被人謀殺。
在這些驚人的謀殺案發生之前,聯邦政府對礦工的控訴置若罔聞,但現在它不得不加以干涉和下令舉行另一次選舉。在嚴密監視的選舉之下,以前的貪污行徑無法得逞。經過調查和招供的結果,有五位官員被判罪和入獄,還有更多官員需要受審。
紐約消防員協會
與紐約市消防員協會有關的事件使勞工組織的名譽進一步受損。事情的始末如何呢?
工會當局違反法例和藐視法庭的禁令,下令在1973年十一月六日舉行罷工。他們聲稱有壓倒性的大多數消防員投票贊成罷工。但事實究竟如何呢?大多數人都投票反對。在許多大感憤懣的消防員之中,有一位曾寫過一本關於消防員生涯的暢銷書。據《紐約時報》所載,他作了以下的申訴:
「我們所有人都以為大多數消防員贊成罷工,因為工會宣布有『壓倒性的票數』贊成。由於這項假定,消防員遂被迫在忠於工會和忠於職守之間作一抉擇。我投票反對罷工,但罷工來到時,我還是參加了。……可是使我和大多數同事感覺失望的是,工會若將贊成和反對罷工的實際票數[工會官員將選票立刻毀滅了],發表出來,我們就根本不會罷工了。許多消防員的確怒不可遏。」
串謀偽造工會票數的三名工會辦事人被政府逮捕了。據大陪審團的起訴狀所載,這三人被控在交涉中企圖強迫市當局,妨礙政府行政及串謀參與以上各種罪行以致危及市民的生命財產。
工會職員的其他弊病
僅在1972一年之內,美國勞工部據報判決了七十三宗關於工會幹部侵吞工會存款、福利金和養老基金的案件,雖然調查人員的數目少得可憐。
因此,難怪許多專門處理訴訟案件的律師受工會成員所聘向工會職員提出訴訟。一位工會職員從通訊員工會獲得342,000美元的賠償,因為他曾質問當地工會主席太太陪同丈夫作商業旅行是誰支付旅費,結果被工會解雇。法庭判他得直。
工會組織的名譽受到損污的另一例證是幹部們利用勢力在工會把持二至六個高薪職位以中飽私囊。例如美國勞工同盟組織的首長年薪差不多是75,000美元,但較低級的幹部卻往往有較多的收入。有一個職員在1972年收入達124,000美元;另一個高達172,000美元;還有一個賺得185,000美元,加上其他津貼。有一個賺得(夫妻合計)165,000美元及每年50,000美元的津貼。據《華爾街雜誌》報導,實際上有數以百計的工會主管人在工會內把持兩個或以上的職位,有時總共歲入達100,000美元之多。
除了其他弊端之外,使工會會員大感苦惱的是他們被迫以現金支付「工作許可證」,「工作評估費」,「特別評估費」和「志願捐款」才能獲得職業,此風尤以建築業為甚。在有些工會的支部中,非得支部首長許可便不能變換工作。工會會員在面對這種積習時往往一籌莫展。
建築工人的暴力行為
可是,我們也應該記得,使勞工組織的名譽蒙受損污的並不僅是工會幹部。許多時普通工人也同樣犯了罪行。當工會以暴力對付非工會的建築工人和工人時,參與其事的並非僅限於工會的領袖。
例如,《紐約時報》在1973年十一月九日刊中「非工會地盤被建築工人搗亂」的標題之下說:「昨晨大約有300名建築工人擲石搗亂第十一街和百老匯西北轉角處一間修理中的大廈達一小時以上。」鄰近一位攝影家聲稱:「昨晨約在7時15分,我被可怕的喧聲和窗門破碎聲吵醒。他們擠滿了第十一街,像瘋子般湧入大廈內。」另一個鄰居,一位大學講師,將當時的景象稱為「大場面的全體打鬥。他們拿起磚頭奔上去打碎窗戶,然後急忙奔回來,好像那座大廈會報復似的。」另一個目擊者聲稱:「我無法告訴你我感到多麼驚惶。他們像一群發怒的凶猛野獸。」這次的損失估計在25,000至50,000美元之間。沒有人被拘捕。
在美國這次事件雖然令人震驚,卻絕非僅發生過一次。費城有一群為數約1,000名的工會工人在四十分鐘內使一座不屬工會的工人所建的大廈遭受達300,000美元以上的損失。在田納西州的孟斐斯市,一間價值1,600,000美元的大廈,在將近完成時被人爆炸,造成差不多五十萬美元的損失。事實上,1972年在二十六個州內會發生過172宗這樣的破壞事件,損失的金錢以千萬計。工人和警察官遭受毒打,有人受到永久性的傷殘,在非工會工程的建築物中被殺者也不在少數。
關於在密芝根州高卡斯立卡造成逾500,000美元損失的暴亂,底特律的《自由報》說:「不論反對非工會的建造工程多麼有理,工會人員的暴力行為是罪無可逭的。工會不但會失去大眾支持,而且失去工人本身的支持。恢復以往的名譽……將會是一件艱難的工作。」
何以會有這種種暴力行為呢?理由之一是由於工會工程的費用激增,現時有愈來愈多工程正被非工會的勞工取而代之。正如1972年二月廿四日的《工程新聞紀錄》報導,工會的一位工程師終年不碰一下工具但歲入達94,000美元。它並且舉出許多例證,如人所週知的「強迫雇用」,意即有些工會在工作上強迫雇主雇用較實際所需為多的工人。
還有其他助長暴力行為的因素。財雄勢大的工會大量捐助政客的競選經費。因此政客們無論大小,當工會從事犯罪的暴力行為時,大都不聞不問。
難題顯然不僅限於工會。現今整個世界事物制度均充滿了貪污和腐敗。今日的世事與聖經在許久之前所作的預言正好不謀而合。(提摩太後書3:1-5)聖經同時指出補救的辦法——不是以暴易暴地換過一批同樣是不完美和熱衷權力的統治者。反之,聖經向我們指出上帝的王國乃是唯一的希望,並且解釋這個政府行將如何接管全球的事務。只有在那時候公義才會在地上伸張。——但以理書2:44;彼得後書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