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6 1/8 20-21頁
  • 腎結石——仍然為患人類的古代疾患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腎結石——仍然為患人類的古代疾患
  • 警醒!1976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原因
  • 如何處理
  • 腎結石——治療一種自古已有的宿疾
    警醒!1994年
  • 體會耶和華的保護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 無需輸血的腎臟手術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腎臟——維持生命的過濾器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6
《警》76 1/8 20-21頁

腎結石——仍然為患人類的古代疾患

腎結石是為患人類的最古老疾病之一。這件事實可從木乃伊和印度古墓加以證明。不但如此,你若曾經驗過腎結石發作,你便知道這是人類病患中最痛苦的病症之一。

通常痛苦是因結石藏在尿管而引起的。它促使背部和腰窩發生劇痛,並蔓延到身體的下盤,直至鼠蹊和大腿內側部份。據統計顯示,在所有歐洲人、亞洲人和美國人中有百分之一是「結石持有者」。美國每年大約有200,000人因腎結石而入醫院治療。

你若是腎結石患者,極可能你還未滿四十歲。倘若你曾遭遇過一次發作,則十之八、九不會再度發作。尤以發作時不需施手術的病症為然。

在醫學名詞上,腎結石屬於「尿結石」項目。結石的體積也許微乎其微(被稱為「砂」),或大到足以充滿整個腎臟,而且可以在泌尿系統的任何部份。腎石由多種物質構成,形式不一。它們大致分為三種,顯然是從三種不同的化學作用各自形成的。最普通的一種是草酸鹽鈣結石。究竟什麼觸發各種結石的構成現時還未為人所知,可能是尿中的某幾種元素繞著一個核而聚集起來,積久遂發展成結石。

原因

可是什麼促使人患腎結石呢?一位專家在討論腎結石的國際座談會上論及磷酸鈣和草酸鹽鈣結石,說它們的「發生過程……很難理解,」而它們的「處理方法也很難令人滿意。」

可是,另一位講者在同一座談會上聲稱腎結石的形成過程牽涉到許多因素。他說,這些因素包括礦物質、器官或身體機能的失調、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障礙(如副甲狀腺分泌),以及細菌的因素等。

現時已有不少證據證明遺傳因素也是促成腎結石的一個主因。據有些專家聲稱,患有胱氨酸腎結石的病者「在普通意義上說來並非疾病。它乃是從父母遺傳得來的一種固定狀態,並不是他們本身的差錯。」

生活環境對腎結石的形成也有關係。腎結石在酷熱潮濕的地方比在濕帶更為流行。例如美國西南部居民患腎結石的比率較該國北部幾乎高一倍。從事久坐職業的人似乎較易患腎結石。

生活水準「較高」的人亦然。例如南非白人患腎結石的比率遠高於非洲的班杜土著。其中差別也許大都仍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同。事實上,飲食在形成腎結石方面是個重要因素已日益彰顯。例如,事實表明腎結石與多量攝取辛濃食物如和徹斯特調味汁(含有揮發性油和辛味香料)有極大關係。咖哩亦然。因此慣吃清淡食物的斐濟人很少患腎結石,而住在同一島上的印度裔土人因多吃咖哩,以致腎結石的比率高得多。

甚至攝取太多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和飲料,例如含糖的飲食,也與形成腎結石有頗大關係。多吃奶類製品亦然。

如何處理

考慮腎結石的起因可以幫助你看出做些什麼或不做些什麼能防止其再發。遺傳因素顯然是無法可治的,但你可以作亡羊補牢之計。

看來居住在天氣酷熱潮濕地方的人若沒有飲足夠的水去補充揮汗,則發生腎結石的機會比居於溫帶的人為高。因此簡單而有效的一個防止法便是多飲水。事實上,當腎結石發作而痛苦時,第一件事便是飲大量的水。再加上休息和服食止痛劑,往往收效甚大。可是輸尿管若被結石閉塞,則非施手術不可。

你若從事久坐職業,應該設法多點運動。事實上,為了這緣故,甚至臥病在床的人也受到鼓勵在床上移動身體而不要躺在同一位置上。

你若有形成鈣質腎結石的傾向,謹慎之舉是少吃奶類製品如牛奶和芝士等。既知過度辛濃的食物可以造成腎結石,這等調味品亦應少用。

此外,專門醫師用來防止草酸鹽鈣結石(最普通的一種)形成的是氧化鎂療法,加入或不加入維他命B6。醫學雜誌報導醫生們多年來以此法或其他方法防止腎結石再發已有顯著成效。當然,一切療法都應該在精於此道的醫生指導下施行。運用磷酸鹽和抗生素防止某種腎結石再發亦然。

但最簡單、最普遍和最備受推薦的補救法是大量飲水。醫生使病人每四小時飲一品脫的水,甚至在睡眠時也要弄醒病人飲水;這種方法獲得極大功效。尤其重要的是,腎結石似乎特別在夜間形成。運用此種補救方法可以防止第二次發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