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6 3/8 3-6頁
  • 怪誕的天氣——有辦法改善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怪誕的天氣——有辦法改善嗎?
  • 警醒!1976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為什麼影響到你
  • 難題嚴重到什麼程度?
  • 人為制度能解決難題嗎?
  • 將來又如何?
  • 預測天氣的技巧與科學
    警醒!2001年
  • 難測的天氣
    警醒!1981年
  • 聖經可以怎樣幫助你應對極端天氣?
    更多熱門話題
  • 天氣預測的藝術
    警醒!1977
查看更多
警醒!1976
《警》76 3/8 3-6頁

怪誕的天氣——有辦法改善嗎?

對今日普世億萬人說來,天氣實際上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天氣的差異可能意味到有糧可食或者要面臨餓死或疾病。

在另一方面,你若是豐衣足食便可能覺得天氣不致對你有這麼嚴重的影響。但實際上,近年來的怪誕天氣已嚴重地影響到我們所有人。許多人感覺我們在前頭的歲月甚至會面臨更嚴重的後果。研究天氣難題的一個國際團體聲稱:

「研究天氣變異的學者們證實有一個新的氣候模式正在呈現。」

「我們相信這種天氣變異會成為普世人類的威脅。」

何以他們會這麼說呢?既然人沒有任何辦法控制天氣,提出來討論又有什麼好處呢?

當然,有人認為未嘗沒有辦法應付。不少面臨饑饉的人以祈禱獻祭的方式拜神求雨。可是今日世上各處地方所經歷的惡劣天氣情況是上帝所促成的嗎?若不然,何以有此種情況存在呢?我們有辦法從惡劣天氣獲得保護嗎?

為什麼影響到你

天氣變化對你所付出的糧食價格有極大關係。怎會如此呢?風雨不調意味到農作物失收。一有此種情形發生,糧食遲早會漲價。

在1972年,普世多處地方的惡劣天氣造成歉收。蘇聯受到嚴重的旱災打擊。為了彌補大歉收,蘇聯從其他國家購入巨量糧食。需求既然增加,價格遂告上揚。例如,在1971年末,美國小麥每蒲式耳售價為1.05美元。但在1974年已漲至4.40美元。

關於1974年,美國政府經濟學家巴爾伯格說:「1974是令氣象學家大感意外的一年。」美國受到現代最惡劣的天氣打擊。首先是春天的洪水泛濫成災。夏天又遇到數十年來最大的乾旱。最後,在九月霜降得太早。結果使預期六十七億蒲式耳的作物收成減少了二十億蒲式耳左右!

1974年蘇聯也經歷到不利的天氣,以致要再次向世界市場購買糧食。印度的主要產糧省份遭受嚴重的旱災。孟加拉的洪水成災,全國泰半以上的地區受到影響。

因此,1974年天氣失調使世界的糧食供應大受打擊。結果,世界穀物收穫少於往年。在「正常」時期,這種情形尚不致成為大患。可是在目前,世界存糧銳減至不足一個月的供應而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最低點。但在同一年,世界人口卻增加了將近80,000,000!這種緊縮的糧食情況意味到你的糧食店要提高價格。

難題嚴重到什麼程度?

不少氣象學家相信地球正在經歷一項歷史性的長程天氣改變。改變之一與氣溫有關。記錄表明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一段氣候相當溫和的時期,結果收成頗豐。

可是,不少氣象學家聲稱此種趨向已經逆轉。歐洲天氣研究組織主任林伯說:「我們相信,地球氣溫自1945年以來,正在構成數百年來最長而持續不斷的下降傾向。」

有人認為,較寒冷的傾向與非洲在以往多年的空前大旱有關。撒哈拉之南受影響的地區幅員長達3,000哩,寬達1,000哩,佔非洲大陸的五分之一以上。有人聲稱寒冷的傾向使北極空氣冠向南推進,連帶季候雨也向更南移動。於是豪雨遂落在已有足夠雨量的地方或落入海洋。亟需季候雨的印度北部也受到同樣的影響。

氣象專家所指出的重要點是,氣候正變得愈來愈怪誕,亦即更多變和更極端,以致促成更多的洪水、乾旱、極冷和極熱的交替發生。這一切都使農作物歉收。

美國科學基金會的佛烈查在華盛頓聲稱,「一般的不利變化繼續增加是信而有徵的。」一組氣象專家也作出類似的結論說:

「天氣變化的方向顯示農作物在十年內差不多必然會發生嚴重的歉收。再加上存糧同時行將告罄,置之不理只能導致大饑饉和集體餓死的危險。」

人為制度能解決難題嗎?

今日的政治和經濟制度足以應付這日增的難題嗎?抑或剛相反,這些制度反成為難題的一部分?

有些人認為凡事可以像從前一般處理,當一處地方有難時,世界其他地方可以增產救濟災區。例如在以往,某些省份由於旱災而失收,從美國購買餘糧或接受饋贈也可以勉強應付過去。這些餘糧能存貯起來的原因之一是數年前頗為風調雨順。可是現時美國政府的氣象學家麥奎格說:「要獲得另一連續十五年的豐收天氣的或然率大約是10,000比1。」

美國既是世界主要的糧食輸出國,作物收成出現任何麻煩都會為倚靠該國餘糧的國家帶來災禍。美國在近年來的確已有麻煩發生。同時,由於世界人口增加得如此迅速,許多人均承認依靠美國餘糧的安排不久便會行不通了。

不但今日人為組織的制度對多變的天氣模式感到極大困難,不少科學家也已感到這些人為制度最低限度要對不利的天氣負部分責任!例證之一是,由於伐盡樹林和植地而將土壤暴露於太陽、風和寒冷之下,人已在多處地方破壞了自然的平衡。在出現此種情形的地方,雨水也隨之稀少。

《氣候的挑戰》一書論及法國考古學家魯特對撒哈拉地區的看法說:「人本身要對不利的天氣變化負責。他寫道,『我們都知道,人若作出任何改變以致擾亂自然的平衡,便會導致災禍的後果。以撒哈拉一帶地方為例,古代畜牧者對沙漠的擴大至少要負部分責任,正如在我們現代的毛里塔尼亞他利格族人,亞拉伯和提布的畜牧者一般,他們砍伐僅餘的少數樹木——不論作柴薪抑或用高枝建造獸欄——不斷助長沙漠的蔓延。』」

人類的另一項活動在目前正受到懷疑。各工業國每年都將數以億萬噸計的灰塵和廢氣噴入大氣層中。有些科學家認為大氣層的大量染污是近年天氣變化的部分原因。

科學家所提出的多項改變天氣計劃也未必能證明切合實際。其中一項計劃是除去北冰洋的冰山。方法如何?有人提議建造水壩橫貫白令海峽,切斷蘇聯與阿拉斯加,然後將北冰洋的水抽進太平洋裡以升高海洋的水平。然後暖水從大西洋流入北冰洋以融化冰冠,其他建議包括用核子彈爆破冰冠,或用一層煤灰蓋住冰山以吸收更多陽光將水融化。

這些計劃僅存在於科學幻想的領域中,大部分僅是幻想而已。它們既不切合實際,也非今日科技力所能及。即使他們辦得到,也無法保證這種技倆能對事情有所幫助。甚至很容易使事態更加惡化。

將來又如何?

未來的天氣會變成怎樣呢?人類會不斷遭受乾旱、洪水和其他極端惡劣天氣的打擊嗎?

誠然,有些人聲稱完全免除不利的天氣是不可能的。但這種悲觀的預測卻遣漏了關於前途的一項最重要因素。他們遣漏了造物主耶和華上帝的旨意。上帝的道清楚地告訴我們,他絕不想讓地球永無休止地遭遇一個復一個的惡劣處境。他不會讓自然力量繼續隨時為禍於人。

誠然,上帝的道表明耶和華上帝具有指揮天氣的力量。(馬太福音5:45)但這是否意味到上帝現時正直接操縱著天氣,以致要為水災、旱災和類似的災禍負責呢!

不然,事情並非如此。由於人在伊甸園裡背叛上帝,人類家庭失去了上帝的眷愛,因此不會蒙他直接干預使人免受自然力量的災害。世上各國均棄絕他的指導而自行其是。上帝容許這種情形存在一段指定的時期。甚至努力遵行上帝旨意的人也不免受到影響,雖然上帝的確祝福他們的努力,使其至少獲得生活的必需品,並且在靈性方面確實保衛他們。

可是若要避免惡劣天氣之災,人必須接受上帝的指導,才能以正當方式與自然界彼此合作。許多世紀以前,上帝告訴以色列人他們必須服從他的律法才能帶來祝福,他並且以此預示他將來會為全人類怎樣行:

「你們若留意聽從我今日所吩咐的誡命,愛耶和華你們的上帝,盡心、盡性事奉他,他必按時降春雨秋雨在你們的地上,使你們可以收藏五穀、新酒和油。也必使你吃得飽足,並使田野為你的牲畜長草。」——申命記11:13-15。

但是人若不理會上帝的律法又如何呢?人若違反上帝律法又如何呢?若是如此,上帝說:

「你們要謹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使天閉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使你們在耶和華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速速滅亡。」——申命記11:16,17。

後者正是實際發生的情形。結果巴勒斯坦有大片土地荒蕪了許多世紀之久。

今日,世上沒有一個國家正遵行上帝命人載於他的道聖經中的旨意。因此,上帝的祝福和指導也與他們無分。

可是,聖經預言透露在不久的將來,上帝會干預人類的事務而除滅今日一切人為制度的權力。(但以理書2:44)在上帝的管理之下,造物主會教導順服的人類以正當方法運用自然界的創造物,因此他們會獲得祝福而風調雨順。聖經應許在上帝的新規制裡,甚至「曠野和乾旱之地」也必開花。——以賽亞書35:1,6,7。

因此雖然今日的氣象專家們對天氣前途作出悲觀的預言,上帝的道卻告訴我們情形行將好轉。但在目前,多變的天氣模式卻會繼續有力地表明人類在管理本身的事務方面,若沒有上帝便無法成功。

[第5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虛線表示季候雨的正常限度,淺色箭頭表明正常的季候風向。但近年來此種限度已推向更南(實線和實箭所指之處)。兩線之間的大部分地方現時已雨量不足。為什麼呢?因為正常的冷風(深色帶)已飄至較南(淺色帶),使大部分季候雨落在海洋而非落在陸地上。

季候雨的北限

赤道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