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6 7/8 13-15頁
  • 唯利是視——飢餓世界的陰險仇敵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唯利是視——飢餓世界的陰險仇敵
  • 警醒!1976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中間人從中取利嗎?
  • 饑民有望
  • 農民與糧食短缺
    警醒!1976
  • 現代農業改變世界
    警醒!2009年
  • 現代的饑荒——這是聖經預言的應驗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 聖經時代的生活——農耕工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6
《警》76 7/8 13-15頁

唯利是視——飢餓世界的陰險仇敵

在1973年,美國據報每五畝土地的收穫便有一畝作物是輸出的。倘若大量輸出的市場關閉或受到嚴格限制,農產品便會在美國堆積,結果是價格下跌。那末會有什麼事發生呢?

農民也許會故意減少種植。糧食繼續大量向市場推出便會使價格更低。

因此,無足為奇地,當《農業化學雜誌》向美國農業部長詢問農產品跌價會導致什麼結果時,他答道:「農產品也隨之減少」。不錯,愛奧華州的一位觀察家說,一般農民認為『唯利是視最上算』。

在另一方面,同樣的唯利是視在許多農民當中產生了過度的樂觀。直至過去兩年間所發生的事才打破了農民們的平穩生活,打破了他們以為自己無往不利的想法。有些曾作巨大投資而希望獲得大利的農民現時已債務纏身。

唯利是視也促使許多農民反對世界糧食儲備。你若不是一個農民,則會認為在豐年時儲藏多量穀物以備歉收是頗為合理的。記載古埃及在約瑟的日子便是如此行,這是許多世界糧食儲備提倡者所留意的事實。——可參閱創世記第41-47章。

可是,許多美國農民對這項意見表示不滿。為什麼呢?答案之一來自美國前任農業部副部長,他告訴農民說世界糧食儲備需要他們供應穀物和款項。因此輸出便要減少,農民主要收入的基礎亦為之削弱。《農業雜誌》詢問專家們是否可以一方面儲備糧食,但卻不致對農產品價格有不利影響。答案是顯明的,「不」!

因此唯利是視的結果可能導致世界災禍。

中間人從中取利嗎?

農民們若沒有因糧價高漲而致富,那末是誰坐收其成呢?許多農民和消費者都認為是「中間人」。中間人是誰呢?

這個名詞是指糧食從離開農民的手至你在雜貨店購買時的流通過程中所牽涉的每一個人而言。農民將糧食漲價歸咎於包裝者、船運者、超級市場經營者和其他的人。可是這些人卻聲稱他們是通貨膨脹的犧牲者,為了成本增加而不得不提高售價。他們聲稱僅是謀求正當的利潤來維持本身和業務而已。換句話說,他們僅是這個制度的一部分而已。

農民們同時指控市場投機家和大糧商提高糧價。這種指控正確到什麼程度呢?

當農民有一批主要農產品,例如穀物,出售時,他通常不是直接售給麵包製造商或用家。反之,他先售給當地穀倉作暫時存貯。農民以穀倉作為貿易地點,售價由『商品市場』決定。

美國貿易局把握來自全國各穀倉的穀物(和其他商品),讓準買家知道有什麼出售。然後它從買家收取定單。美國各地穀倉的供應量與買家的需求量互相衡量,從而定出農民出售穀物的價格。

投機家以某種價格購入商品,像在股票交易所購買股票一般。投機家並非實際購買;他無意將穀物運送出倉,他僅是等待市價報漲。於是將之轉售圖利。農民辯稱,這些人雖然與糧食生產沒有直接關係,但卻是糧食漲價的主要促成者。

但投機家卻提醒農民說,投機家僅是這個制度的一部分,僅希望獲得正當利潤而已。他們每次投資都要冒很大風險。他們聲稱物價並不是時常高漲的,投機家在物價下跌時便會大受損失。

投機家說,無論如何,當穀物在離開農民的手之後和到達買家手上之前,必定要有人擁有這些穀物。投機者聲稱,倘若投機家不肯冒險付錢購「貯」穀物,別人也會這樣行;因此,投機家的所獲必然是有人獲得的。

那末,大穀商又如何呢?他們是否操縱市場,串同攫取暴利呢?當然,以某種方法操縱市場謀利的可能性是時常存在的。但可能性並不是證據。像農民和其餘的「中間人」一樣,大穀商也聲稱他們僅是希望獲得適當利潤而已。為了這緣故,他們將大部分從美國輸出的穀物售賣給「富裕」而非「貧窮」的國家!貧窮的國家根本買不起。

以利潤為基礎的美國龐大農業制度雖然部分成功,卻不能繼續顢頇地保存下去。它好像一隻小犬在追逐自己的尾巴。由於按照現行的經濟制度,每個經手的人都需要圖利,糧食遂無法達到購買力不足或需要別人購贈的人之手。

美國聖路易市《全球民主報》下結論說:「糧食問題所包括的是,農民在一方面,糧食消費者在另一方面,當中是多得令人困惑的所謂中間人。想指出誰是罪魁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事」。

「將這一切放在一起,你見到什麼呢?」《哈潑雜誌》問。答案是:「一個站在崩潰邊緣的制度。」

顯而易見地,較好的制度是必需的。什麼制度呢?

饑民有望

一個基於不自私,基於對別人的愛心和關懷的制度豈不是遠勝於現行唯利是視的制度嗎?可是誰能建立和維持這樣的一個新制度呢?

地球和人類的創造主就能夠。聖經透露他已定意如此行。耶穌基督教導門徒祈求的王國政府行將使一個公義新制度在地上建立。(馬太福音6:9,10;彼得後書3:13)聖經應許在那時「地要生出土產,上帝,就是我們的上帝,要賜福與我們。」(詩篇67:6)地球會成為一個樂園。

何不讓耶和華見證人根據聖經向你解釋,上帝的王國會對整個地球有什麼造益呢?你寫信給本刊的出版者就能和他們取得聯絡。

可是在現行制度之下從事農業又如何呢?許多農民不願放棄務農。他們了解到選擇這種生活有許多好處。威斯康辛州一位農民指出:「親自經營的事業是令人滿足的。與動物一同工作,看著牠們長大和經歷生命的各個階段是一件樂事。每年看到穀物和牧草長成和收穫是可喜的。農民可以自訂工作時間表及與家人共度晨昏。這也是務農之樂的一部分。許多農民認為他們的職業使他們親近上帝。」

他們喜愛務農。但他們憎恨這個壓迫人的世界制度;這個制度迫使忠實的人——農民、包裝者、零售者、船運者、批發者——日夜工作,他們的勞動只獲得最低的酬報,而且糧食不能達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這些人真正熱切地向上帝祈求他早日實現他的應許:「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9,10。

[第14頁的圖片]

唯利是視促使大多數的農民和穀物公司反對任何方式的世界糧食儲備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