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經憂患卻多方蒙福
突如其來的疾病,意外或「天然」災害。這些事情可以多麼迅速改變你一生,如聖經所說:「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一般!(雅各書4:14)倘若遇到一次這類劇烈的改變,你會怎樣應付呢?讓我把發生在我們家庭上的一件事告訴你。
我的丈夫大衛早於1919年在加拿大的沙斯卡頓市出生。他在少年時已受浸成為耶和華的見證人,並很快便加入全時間的傳道工作。大衛獲得權利進入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成為海外傳道員被派往星加坡工作。後來他來到澳洲,我們在此邂逅。
我們在1950年結婚之後,丈夫擔任周遊傳道的工作,我們一起探訪耶和華見證人各小組。但在1954年三月我們的兒子世倫出生。這意味要作出改變。大衛成為當地小組的監督。兒子和我一向從他那身任丈夫,父親及監督的仁愛領導獲益不淺。到了世倫開始入學時,大衛鼓勵我恢復全時間的傳道工作。後來,世倫完成他的學業便加入我的行列,使我們都異常快樂。
在加拿大那邊,大衛的母親當時已年逾八十並體弱多病。於是在1972年五月。大衛回加拿大一行探視老母。在那裡發生的事把我們的生活徹底地改變了。我的丈夫突然病倒。在四十八小時之內他已完全陷於癱瘓。藉著一項急救,把一管插進他的氣管之內,使人工呼吸器協助他呼吸而救了他的命。在收到一封關於大衛的情形的電報時,世倫和我是多麼的震驚!不過,我們由於知道耶和華上帝關心我們的憂慮並會予以幫助而獲得強化。
我們剛抵達加拿大,大衛的家人便立即把我們帶到醫院去。見到他如此病重真令人心碎。他唯一的動作是霎眼。但他認得我們,從他眼光所流露的欣慰之情使我們慶幸去到他那裡。我們一家團聚並祈求上帝支持我們面對及忍受未來的一切。
以後的六個月相當難過,使我們身心均受到考驗。週復一週地大衛受到加強護理。我們每天要待到下午一時三十分才能見他,因為早上他要接受一連串的檢驗。似乎他的病症是由於某種與小兒麻痺症相似的濾過性感染而起的。世倫與我用早上的時間從事公開傳道工作,整個下午及晚上則可以和大衛一起。這使他更感安寧。試想想平時身壯力健,而一夜之間竟變成無法動彈,病榻纏綿,只能思想,這會是怎樣的感受。
大衛當時頭腦清醒,但卻無法說話。因此世倫將字母寫在卡紙上,當我們指到對的字母時大衛便會霎眼。我們耐心地把字母拼起而構成字。經過若干星期之後,他逐漸恢復運動面部肌肉的能力並能用口唇拼出字來。我們學會唇讀法,但卻不時因讀錯而笑起來。大衛的幽默感有助他忍受不少艱辛。
我們知道倘若我們可以使他保持靈性堅強及快樂,他便能忍受這種極度的苦楚。於是,我們安排一個每日的研究計劃。它包括來自《耶和華見證人年鑑》的聖經資料及《守望台》與《儆醒!》雜誌的文章。大衛後來告訴我們是由於運用耶和華的安排他才得以保持情緒安定。並且,我們接獲不少來自澳洲及加拿大我們那些屬靈弟兄姊妹的書信也是非常安慰及鼓勵的來源。
他的病況略有進展,但人工呼吸器仍阻礙他談話及進食。並且醫生認為他可能不會再有走路的機會。在十一月我們帶大衛乘飛機返回澳洲,他那優秀的加拿大籍專科醫師隨行。
藉著在醫院接受一流的治療,經過若干時候,大衛恢復運用右手指的能力。因此他能操縱一輛特製的電動輪椅。他還學會伸手放在一座電動打字機之上打字。當我收到他的一束美麗鮮花連同一份由打字機打成的短簡,內容表達他感激我們對他的照顧,我是多麼的感動!
每天下午他被送到健身房作四肢運動。這是有益和非常必需的,但大衛的最佳精神治療卻是與別人談論耶和華及他的王國所會帶來的幸福。他獲得一些令人興奮的經驗並甚至開始了一些聖經研究。他的信心為一切與他接觸的人立下榜樣,並將榮耀歸與耶和華。
我們每個人都不感到那段日子好過。我們整個生活都改轉了。世倫與我每日早上的時間從事公開傳道工作,然後當大衛一接受治療完畢我們便與他一起。我們餵他吃東西及一起誦讀。終於,他獲准在星期六回家,這是我們一週中最快樂的一天。由於很多親人盡可能來探視,我們於是舉行經常的家庭《守望台》研讀。回想那些歲月,雖然充滿不少憂慮,我們卻在很多方面得蒙祝福並要感激不盡的。我們有醫院人員的照顧及仁愛幫忙,並且我們的親人及屬靈兄弟姊妹所表達的愛。我們深感慶幸每天能與大衛共渡的快樂時刻。他始終是我們親愛的一家之主。
然而,這對大衛畢竟是一項很大的考驗!他一向是如此體魄強健的。他卻仍繼續事奉耶和華,提醒自己有不少其他基督徒所受的還痛苦得多。然後,到1973年八月三十日,在他癱瘓後的第十五個月,我們親愛的大衛離世而去,僅在我母親死後的四小時而已。那天的確是個傷心的日子,因為死亡誠為我們的一個大敵。可是,知道大衛對上帝至死保持忠誠,這種喜樂是無人可以從我們那裡奪去的。他一生忠誠地事奉耶和華,作他的僕人,因為將臨的復活希望,他僅需沉睡片時而已。我們感激耶和華賜予他力量去忍受他的痛苦並藉此而向一些在以往從未與耶和華見證人傾談過的人士作一見證。
世倫與我從這次考驗學到不少寶貴的經驗。我們學會對病者表現愛與憐憫,因為這對於他們的精神上和靈性上是如此重要。我們學會我們是多麼需要自己的親人。我們更深切的體會到禱告的權利和力量。
我但願在你讀到這篇文章之際,要是你個人遭遇困難的話,它能在若干方面協助你去忍受,不論你是個身心受苦楚的病人,或者是個必須擔當憂患及見到所愛的人受苦而感磨折的人。——外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