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婚姻配偶
「若要獲致明智的婚姻,就要跟與你匹配的人結婚,」一位詩人說。『但誰是我所匹配的人呢?』你也許會問。問題的答案決不是開始於環顧舞池,而是忠實地察看一下自己。你也有短處,在性格上有瑕疵;你並不是完美的。在另一方面,你有若干信念、才幹、喜好和需要。要對自己認識清楚。
此外,你需要決定你是否已作好結婚的準備。你不能僅是願意結婚而已。你必須作妥準備和做得到婚姻所要求的「互愛、尊重和珍視」。你明白擔任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所牽涉到的一切嗎?你對於生活,包括婚姻,具有現實的看法嗎?
事實上,能對自己作忠實的評估是感情成熟的好現象。感情成熟是你自己和你想與之結婚的人所必須具有的品質。你會覺得小孩和大人結婚是一件荒謬可笑的事。可是你在婚後若發現對方在成人的身體裡竟含有小孩的頭腦和感情,那會是多麼可悲的事,
你怎樣評估對方的感情水平呢?找尋佳偶有一個要訣。你可以稱之為思想能力、常識或辨別力;這意味到能夠客觀地觀察別人而不讓自己的感情『蒙蔽』真相。例如,你若看到一個人剛愎自用、容易灰心喪氣、有始無終、喜歡受別人注意,這會使你想到什麼人呢?不錯,小孩子。「啊,但他(或她)是這麼漂亮!」你也許喊叫說。若然,這個人僅是個富於魅力的孩子而已。請考慮另一點。
不少人對強調思想能力一事加以嘲笑。他們聲稱彼此愛悅的基礎純粹是兩性之間的吸引力——『這便是真正的人生』。兩性的吸引力無疑通常是一個重大因素。然而,真正的人生或日常生活所牽涉到的不僅是性愛而已。事實上,能夠和諧相處乃是性協調的一個主要因素。同時,在感情上「成熟」的人意識到你能同時受到許多人的性吸引,但能與之琴瑟和諧的人卻相當少。
因此。對那些想締結永久、幸福關係的人說來,思想能力和感情成熟是不可少的。由於這緣故,青年會面對一個特別困難的障礙。請考慮一下為什麼。
「在感情上成年」——何時?
一個人獲致感情上的成熟是沒有確定年齡的。有些人在感情上永不長大。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結婚並不會立即使這個人長成。因此,想結婚的青年人必須考慮一個嚴重的問題:你的未來配偶在感情上成熟到什麼程度呢?你願意面對像以下的情況嗎?……
「我不知道我們是怎麼攪的,我不再愛比爾了。我沒有辦法。他並不是我所要嫁的人。」
「我的太太比我差得遠。她無法給予我所要的。我所要的她沒有,也永不會有。假如我在婚前看得出就好了。」——《婚姻隔膜》。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發生?無疑牽涉到好幾個因素。但很可能當他們結婚時,一方或雙方在精神和感情上仍處於所謂的『茁長期』。不少心理學家同意鮑爾文博士(《現代人的婚姻》)的意見,人類身體的成長在接近二十歲時即行停止,「但許多人甚至在二十歲過外仍然在態度、好惡和選擇方面作出急速的改變。在不少例子上,當時認為是永久的選擇,後來卻證明僅是暫時的。」
請考慮一下兩個十餘歲男女早婚的影響。在一種非常實在的意義上,雙方也許各自作出極大的改變,以致婚後彼此發覺在性格上未如所期。當然,這對夫婦可以努力克服這項障礙。他們不必採取上述男女的消極態度。可是,這一切卻足以表明聖經的智慧,它論及一個人在決定結婚時已「過了青春期」——因此在感情上較為固定。——哥林多前書7:36,《新世》。
可是,甚至在感情成熟的人當中,覓偶在許多方面仍需運用辨別力。其中之一是你的朋友圈子。
你與別人的關係
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尤其是你若想結婚的話,就必須更審慎擇交。為什麼呢?因為,除非在你所居之處,婚姻是由家長「安排」的,否則你便很可能與一個由朋友介紹的人結婚。而你經常與那一類人交往便會受你的社交圈子所支配。因此,在你與人談戀愛之前,要評估一下你的朋友。
他們與你為「友」是否因為你在經濟上對他們有利呢?你與他們的關係是否具有意義?你和朋友是否真的懷有同一的信仰和志趣?他們的影響力會使你成為較好的人嗎?察看這個圈子似乎與擇偶無關,其實並不然。你也許看出有調整你的交遊的必要,不論是捨棄某些朋友抑或是審慎地『擴大』社交圈子。
同時,你會發現對新朋友獲得較深認識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邀請「新來者」和你的朋友們共聚一個黃昏。這樣的方法較為安全而遠勝於立刻約會異性,單獨相聚以致讓感情歪曲了現實。
對於這點,也許有人會想道:「什麼圈子的朋友?」不少人發覺很難與人建立友誼而結識一位未來對象。難題可能是害羞和不安全的感覺。有時或者過度敏感。有些人則懷著自視過高的優越感而認為別人不配與之為友。
無論如何,要忠實地檢討自己的難題和努力加以克服。若有必要可以尋求成熟的勸告。千萬不要孤立自己。聖經的箴言說,「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箴言18:1)不論為了什麼緣故,你愈加內向,便愈會變成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愈少貢獻,友誼的基礎也愈薄。
快樂來自樂於施與,推己及人。與別人有良好的溝通,關心怎樣幫助和愛護別人,乃是對婚姻有良好貢獻的寶貴資產。你若以自我為中心而生活在一個夢想世界裡,即使你結婚,這亦不會裝備你與另一個不完美的人過日常生活。
當你受到邀請作客時,要讓人知道你有真正感激別人的款待,同時不要因為你是獨身便認為別人總是應該款待你,要盡量表現慷慨,不論你的能力多麼有限。
可是,有一點是要小心的。使別人以為你的生活目標僅是參加派對和『玩得開心』並非明智之舉。要努力培養一些切合實際、增進智力的興趣。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因為你的儀容會反映你對自己的想法。再者,表現可喜的品格時常有賴於保持平衡。在多人聚集的場合,不要沉默地枯坐一隅,但同時要避免走向另一極端而變成旁若無人、語驚四座。
你若決定約會異性,同時分別與幾個人約會是極其不智的,這會使你的感情如此混亂,以致無法作出明智的選擇。不但如此,此舉其實是一種欺騙,因為你只能和一個人結婚。除了令別人傷心之外,你也許會獲得「輕浮」或「佻薄」的名聲。你若不能肯定某個人是否符合理想,又何必來往太密呢?
假如你發現自己和一位『特別朋友』感情日增,思想的能力和感情的成熟可以怎樣在戀愛期作為你的指南呢?
合乎現實的戀愛期
戀愛期應該是一段快樂的時期。可是,春天的花樹若在後來結出惡劣的果子,回憶以往的花也不能帶來多大安慰。
戀愛期中開心地同遊是好的。僅在海灘漫步「談心」也可以十分有意義。可是,你需要記得戀愛還有另一項目的——準備結婚。在戀愛期中若包括一些實際的事務,如一同購物或研讀等,你便會在這段進至結婚的重要過渡時期中獲得較佳的裝備。
你雖然渴望取悅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但切勿「虛張聲勢」或掩飾自己的本來面目。不少人由於害怕失去未來配偶而扮演某個角色。問題是,你能扮演多久呢?為了這緣故,戀愛時期夠長久乃是明智之舉。
但即使戀愛進行得很順利,你怎能確定自己的感情和是否與對方「匹配」呢?青年人若將這個問題向已婚的人提出,所得的答案往往是「你自然會知道」。知道什麼?
你會意識到除了彼此愛慕之外,你們還養成了彼此的信任。你們想為對方做事和彼此施與。你清楚看出你們共同享有的信念和興趣。你不僅意識到彼此的關係現時的深度,而且看出它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這一切都是真愛的一部分。
今日的青年許多時獨斷獨行,突然帶一個家人所不認識的人回家,說他們已經「訂了婚」。但明智得多的是「老式」方法,先和長輩談論關於你想與之結婚的人和你自己的感情。旁觀者往往能幫助你作出較切合實際的決定。
誠懇的基督徒也體會到他們需要向智慧的最大來源,婚姻的始創者耶和華請教。上帝的僕人了解到作出這樣長遠的決定是值得為其多作禱告和沉思的。他記得聖經的箴言說:『得著賢妻(或夫)的,是得著好處,也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箴言18:22)鑑於有這麼多障礙阻止人獲致成功的婚姻,你無疑應當懇切尋求上帝的「善意」。
作出明確的婚姻承擔之後,你仍需繼續努力對未婚妻或未婚夫作較深的認識。一家大學作過調查,所得的結論是,「今日大多數訂了婚的男女將訂婚時期大部分花在籌備婚禮上,成婚之後要過怎樣的婚姻生活卻很少計劃。」不錯,在結婚之前,力求對伴侶獲得較深認識和甘願調整自己以適應對方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對婚姻和諧與幸福的一項「投資」。
可是,有些人可能懷著絕望的心情閱讀這些擇偶的提議。他們曾試過多種建議,但卻仍然找不到結婚對象。
「我找不到結婚對象」
今日不少獨身人士面對一項十分艱難的現實。由於環境——身體障礙、年齡、家庭責任——關係,他們知道結婚的機會即使有也甚微。正如一位年長的寡婦說:「與我年齡相若的男子比女子為少,他們當中有許多只對年輕婦女有興趣。」你若處於這樣的境況,你會怎樣行呢?
你也許認為上述各項建議大部分均對你並不適用。可是請想想。我們曾鼓勵你對自己作忠實的評估。審慎地擴大你的交友範圍。我們敦促你和別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勝於退守在夢想的世界中。你會發現施與的確帶來更大的快樂。不論你終於結婚與否,對人生懷有積極的看法決不會使你後悔。這種看法對你的益處會大得多。
很可惜地,有些人容許自己變成如此消極,以致當有締結良緣的機會出乎意外地臨到,他們卻未作妥準備。在另一方面,念念不忘地憧憬著你們所沒有的東西乃是感情不健康的表現。危險之處無異於一個已婚的人不斷渴望享有獨身的自由。這並不會帶來快樂。
許多孤寂的人體驗到,他們獲致快樂的方法便是與造物主建立深切的關係。認識到有一位慈愛的上帝存在,發現他對人類深感關懷以及事奉他會導致一種有目標的生活,會為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知足。——詩篇55:22;73:28。
這樣行也使他們享受到與益友交往的樂趣。正如一位婦人說:「我覺得耶和華見證人最吸引我的事之一是他們所表現的溫暖、仁慈的精神。我在王國聚會所所受到的接待使我留下極深印象。我曾是一個自我為中心而專顧自己的人。聖經的真理幫助我看出施比受更好。在這些值得信賴的基督徒當中,一個人無疑會有較佳機會尋得一位忠實、平衡的配偶。
因此今日的婚姻生活雖然有其困難與危險,你卻可以運用思想能力去避免現代「獨身者」的若干危險趨向,這些趨向往往導致一連串的惡果。藉著拒絕大多數人所信的神話和傷害感情的行為,留心跟從聖經的原則,你尋得佳偶的機會無疑會大得多,世上繼續有許多良緣締結,因為今日仍有不少人願意在上帝所創立的婚姻安排中奉獻自己;這種安排仍然含有導致恆久福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