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弦——古老卻有效的武器
《儆醒!》雜誌駐南非通訊員報導
「大衛用手從囊中掏出一塊石子來,用機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額,石子進入額內,他就仆倒,面伏於地。」(撒母耳記上17:49)聖經所載的這項極富於戲劇性的赫赫戰果充分表明機弦的力量。年輕的大衛只用一塊石子就擊倒了勇冠三軍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亞。
這場著名戰爭的結果所依靠的其實不是武器或戰術的優越,而是依靠那支持青年大衛的耶和華上帝。在上陣之前,大衛說:「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罵的。……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戰爭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毫無疑問,大衛從機弦打出的石子是受上帝指引和予以非常力量的。它穿進歌利亞的額內而使這巨人仆倒。於是大衛用歌利亞自己的刀「殺死他」。——撒母耳記上17:45-51。
大衛在這場戰鬥中雖有上帝幫助,但機弦之功卻不可沒。為什麼機弦這般有效呢?機弦究竟是什麼?它的用途如何?
機弦及其用途
在非洲南部的早期移民當中,用機弦投石是一項競賽的運動。在特蘭斯瓦爾和羅德西亞兩地,機弦也被用來狩獵小動物。它是一種簡單易製的武器。中央部分(或如撒母耳記上25:29所說的「機弦中空之處」[《新世》])是用一片長約9吋(23公分)和中間寬約3至3吋半(7.5至9公分)的皮帶製成,皮帶的兩端逐漸尖細。中央部分的兩端均附著狹長的皮帶。其實,整個機弦可由同一塊皮革切出來。
機弦是怎樣運用的呢?右手便利的人可用右手一指將皮帶的一端打個圈,或將皮帶繞過手掌握在右拳上。皮帶的另一端則折疊起來放在同一手上。
機弦的使用者將石子放在投石器的中央部分。用左手拉出機弦,將石子放好位置。於是,他放開左手,用右手以反時鐘方向繞圈子。當機弦擺動至身後水平時,他會以過頭大圈手勢從反時鐘方向將機弦向前甩去。就在這剎那間,他放開鬆動的皮帶,使石子向前射出。有些使用者許多時不必將機弦繞過頭圈子,而是用力將臂向下擺動投石。
射勢強,射程遠
藉著使用者的手臂和皮帶兩者的長度所發出的動力,石子可以用極強的力量甩去。事實上,以此方法投出的石子可以射穿汽車的門!但使用者要常常練習和精確的時間計算才投擲得準確。
光滑的石子通常可作彈子用。大衛在與歌利亞對抗之前便選用這種石子。(撒母耳記上17:40)直徑約二吋半(6.3公分)的石子最為合用。但機弦石子則大小不一。
機弦既是簡單和易製的武器,難怪它從遠古便被人繼續使用至今。《大英百科全書》(第十一版,25卷,242頁)說:「機弦可能是為人所知的人類最初期設計的武器,彈子投擲者可以藉臂部的力量增加射程的距離。」
例如,《美國科學》雜誌1973年十月刊一篇文章的作者說:「我請求東土耳其的幾位青年用機弦投擲普通鵝卵石給我看。在十一次投擲中,石子有五次越過200公尺(656呎)之外的標的,石子飛得最遠的三次落在230和240公尺(755和787呎)之外。這些青年當中沒有誰看來是熟練的機弦手;至少在當時沒有一人擁有機弦。此外,鵝卵石也是隨便揀選而非像希臘和羅馬時代機弦手所用的精選石彈,粘土彈或鉛彈。根據贊諾芬(希臘歷史家)的評論,看來當時機弦所擲的鉛彈射程可達到400公尺(1,312呎)以外。」
機弦既是強有力和長射程的武器,古代埃及人,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和其他民族遂用來作戰。機弦手在以色列和猶大的軍隊中也佔一席地位。(列王紀下3:25;歷代志下26:14)聖經論及七百名左手便利的便雅憫人說:「他們每個都能用機弦甩石打人,毫髮不差。」(士師記20:15,16)據猶太歷史家約西佛斯聲稱,猶太軍隊直至公元第一世紀時候仍用機弦手與羅馬軍作戰。
當然,今日人所擁有的飛彈在威力和破壞力方面比機弦大得多。但我們很欣慰地獲悉,在不久的將來,在和平之君統治之下,所有武器——不論是機弦抑或軍用火箭,均會成為過去之物,地上的居民將不再學習戰事!——以賽亞書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