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成功的心理康復計劃
星期四晚上,飛機在路易士安那州的巴頓魯治著陸。朋友親來接機。我們駕車前往他在附近新路鎮的家中。當晚我們詳談在安古拉監獄中的工作進行情形。
六位男性基督徒經常前往監獄主持教育計劃,我的朋友是其中一位。他們輪流為囚犯主持每週的聚會,平均有四十名左右的囚犯參加。
「事實上,這項計劃是從獄中發起的,」我的朋友解釋。早在1973年,有兩名囚犯閱讀耶和華見證人的書刊之後寫信要求守望台社派人探訪他們。他們同時向其他同獄者談論他們所學到的知識,結果激發起若干同獄者的興趣。
1973年十月,在監獄中舉行的第一個聚會有十八名囚犯參加。後來,每星期三和星期日均有聚會舉行。囚犯參加人數逐漸增加,有一次共有六十多人赴會。什麼引起如此廣泛的興趣呢?
教育節目
我的朋友解釋,在以往和現今,主持聚會的方式在基本上與任何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中舉行的無異。星期日舉行一小時的聖經演講,通常由一位來自附近小組的客人講出。隨著便是聖經研究班,以近期《守望台》雜誌的一篇文章為教材。
星期三晚上舉行神治訓練班,這項聖經教育科目是特別為了增加學生的聖經知識和改善學生的演講能力而設計的。接著舉行的工作檢討會則討論如何以最佳方法向安古拉同獄中人談論聖經信息。
我驚異地獲悉,這些囚犯多麼活躍地向人談論他們新發現的基督徒信仰。在有些月份,他們為五十多位同獄者主持每週的聖經研究。僅在前年,他們在獄中分派了將近5,000本的《守望台》和《儆醒!》雜誌以及解釋上帝旨意的精裝書。
第一批囚犯的熱心傳給了他們與之主持聖經研究的人,這件事對於教育計劃的成功頗有貢獻。
符合條件
聚會在獄中教育大廈的一間房內舉行,我聽說這個房間與學校課室頗相似。可是,若參加聚會,囚犯需要有名錄在「點名」冊上。這樣他才能獲准離開監獄中的囚室前往中央室內和大家一起接受「點名」。
我驚異地獲悉參加聚會的人是受見證人所管制的。並非任何人都可以參加,而這是有充分理由的。許多囚犯想加入只是希望這樣行可以使他們早點出獄而已。那末耶和華見證人怎樣決定一個囚犯是誠懇的,因此容許他參加呢?
首先,見證人會與這個人主持私人的聖經研究。只有在他表現真正興趣時才會許他列入「點名」冊內。但他若在一個月之內缺席四次聚會,而又沒有適當理由(如生病等),見證人便會通知監獄當局這人已在「點名」冊上除名。他要經過一段時期,證明自已的確有興趣才會獲准再度參加聚會。
初期的成功
我知道這項計劃所獲得的初期成功,《守望台》雜誌1975年四月十五日刊在報導區務大會的文章中曾論及這件事說:
「在路易士安那州巴頓魯治的大會中發生一幕感人的場面。耶和華見證人與安古拉的路易士安那聯邦監獄中的囚犯主持聖經研究有數月之久。其中許多人在聖經知識上大有長進,他們在行為上的徹底改變使獄中的官員大感詫異,因此特准其中八人到巴頓魯治去參加大會。當這些手腳均帶上手銬和鎖鏈 的人步出車子而被帶進場內與其他當日準備受浸的人一同坐下來時,這真是使人欣慰的一刻。」
請記得,若要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受浸者必須符合聖經所定的崇高條件。各人均受到觀察是否真正具備資格。他們必需能夠回答至少八十個基本聖經問題,例如包括下列幾個:
「上帝的王國是什麼?」「上帝對地球所定的旨意是什麼?」「聖經規定可以離婚和自由再婚的唯一理由是什麼?」「為什麼必須避免說謊?」「基督徒對醉酒有什麼看法?」「聖經對於通姦、淫亂、同性戀及其他放蕩行為有什麼說法;從事此類行為的人可以受浸嗎?」
最後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可以」。正如你所知,甚至許多不是在獄中的人也常從事此類行為,並且將之看作無傷大雅。但這八位囚犯卻已採納崇高的道德標準,同時切實按之而生活,不久更有其他的人參加。
在1974年初秋,另有八位囚犯具備資格受浸。我的朋友告訴我:「我們覺得在獄中舉行浸禮,請外間客人前來參觀是個好主意。」於是我們提出請求,監獄當局對教育計劃的成果深感欣慰,遂予以許可。1974年十月五日,在獄中舉行了一個特別的大會,請留意《儆醒!》雜誌的報導:
「從外間到達的人構成一個不尋常的景象。監獄門前總共聚集了337人。他們服裝整潔,包括男女和孩子,黑人和白人。有些人甚至特別從700哩外駕車前來。
「他們經過點名後獲准通過閘門。由巴士將他們送到兩哩外的大監獄後門。下車之後,他們通過鐵閘進入一間大禮堂。」
我從《儆醒!》雜誌讀到這項報導,使我深感興趣。可是我卻沒有聽到這項教育計劃有什麼進一步的結果。於是,當我們在晚餐後從容坐下時,我遂留心傾聽主人的詳談。
顯著的增長
「十月的大會使我們的計劃受到激勵,」朋友解釋。「到場參加的近百囚犯對數百位探訪者所表示的愛心和熱誠大為感動。」
結果,這些囚犯中有多人請求參加聖經研究,並有極佳的進步。「不久,」朋友繼續說,「有更多人在生活上作出必需的改變以求具備受浸資格。因此,我們遂計劃舉行另一個大會,規模比前一個更大。監獄當局再次批准。這次得以在監獄的羅狄奧運動場舉行。於是,在1975年四月廿六日星期六早晨,多輛汽車載來數百位見證人雲集在安古拉。」
這次見證人的汽車可以直駛入監獄。守門員僅是詢問一個問題:「你有任何槍械嗎?」於是放行汽車直駛入羅狄奧運動場。探訪者共有2,602位之多!大會的高潮是為十二位囚犯舉行的浸禮,包括一名被判死刑的凶手,他被送來帶著鎖鏈 受浸。他曾在死囚室中與見證人研究聖經達一年之久。
監獄官員很高興看到見證人所主持的一日大會的盛況,以及這件事對囚犯所生的良好影響。因此,他們歡迎在秋天舉行另一個一日大會的計劃。這次是在1975年十一月廿九日星期六舉行,有3,200探訪者到場參加!另有八位囚犯受浸。
「本星期六我們將舉行一個獄內特別大會,」朋友說。「我們很高興你能前來參加。」
現時我比以前更渴望探訪監獄。令人驚奇的是,獄中已經有三十六位囚犯受了浸,還有六位將在星期六受浸!翌日(星期五),我的朋友帶我前往安古拉晤見和訪問幾位官員。
親眼目擊
我們在午餐後啟程,駕車約一個半小時通過沼澤,並乘輪渡渡過密西西比河。駛經一些起伏的山岡之後,我們抵達監獄的大門前。顯然,衛兵很熟識我的同伴。他們彼此作了簡短的說笑之後,我們遂揮手告別進入監獄。
當我們駛近羅狄奧運動場時,在眼前展露的是一塊龐大的園地。沿路兩旁有新近建設的木籬笆。我獲悉囚犯們在糧食方面差不多自給自足。最後,我們到達防衛最嚴的地區。駛經多處閘門後,我們從後面進入羅狄奧運動場。
場內一端有個講台正在建築中。多位見證人囚犯正在台上完成最後工作,包括髹漆和鋪上地毯。結識他們是一件樂事。這十四位男子均十分熱誠,友善和外向。他們從監獄當局獲得特別許可,為翌日的大會準備場地。
艾雲是獄中的一位囚犯,他在獄中領導教育計劃的執行;他為我們作了安排會見監獄的官員。於是我們遂前往赴約。我為艾雲不能和我們同車感到難過,但這是監獄的規矩;我們只好遵守。他行得很快,雖然有一條腿是義腿(他在早年企圖逃走時斷了一條腿),他在前頭與我們會合。
泊好汽車之後,我們經過其他囚犯的身邊。我無法不留意到這些囚犯與我們剛才所見的囚犯之間的差異。他們有些人無精打采地躺在地上,有些凝望天空。他們看來只是聽天由命,對將來沒有什麼希望。這形成多大的對照!
官員們的稱讚
抵達行政大廈時,我們被領進華爾少校(後來升為中校)的辦公室內。他是一位外向的人,顯然嘉許我們的教育計劃。他曾以多年時間研究監獄制度,並且熟知有這麼多的心理康復計劃全無效果。可是,他對我們的計劃的價值卻大加讚賞。
我熟知艾雲的過往歷史,他曾是一名真正的搗亂分子,並且十分卑鄙!於是我開門見山地問華爾少校:「你信任這個人嗎?」
「我絕對信任艾雲,」他立即回答,並且補充說:「我喜歡你們的組織,因為你們留意照顧自己的分子。一個人若開始犯錯,你們便試圖幫助他。他若執迷不悟,你們便將之逐出組織。我們信任你們是一群言出必行的人。」
見證人囚犯們顯然已使這位官員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們不得不繼續前行。
下一站是監獄洗濯室,在那裡我們晤見洗濯室主任威斯。他在1973年曾贊助我們所舉辦的獄中教育計劃。他告訴我:「受你們幫助的囚犯們所立的良好榜樣頗有感染力。我認為這已使囚犯們的行為有所改善。事實的確如此!」
他清楚表示他很欣賞我們在安古拉的成就。談笑一會之後,我們向他告辭,並重回羅狄奧運動場向囚犯們告別。我們道過明天再見後即首途回家。
大會
翌晨天氣寒冷。我們在7時30分到達羅狄奧運動場,大會在兩小時後開始。我希望結識那準備受浸的六個人。當我和他們談話時,他們的誠懇及對上帝之道的體會令我深受感動。
時間過得很快。大會節目開始了。在上午10時,我發表的演講名為「上帝的旨意抑或自己的意願,那一樣?」隨後是浸禮演講。聆聽演講之後,這六個人隨即在設於講台附近的大水箱中受浸,觀禮者有1,970人之多。每一位囚犯從水中上來時觀眾均熱烈鼓掌。我永不會忘記其中一人在臉上水珠未乾時綻出的笑容,好像說,「這是我一生最快樂的日子!」
浸禮後有兩小時休憩。新路小組以最低廉的價格為所有人安排膳食。不少聽眾自告奮勇作招待員,可惜囚犯們不許與外間人士一同進食;他們在接近講台的一處地方用膳。
我漫步進入運動場內部一處囚犯聚集的地方,與一些對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感興趣的人談話。其中一人告訴我:「你們這群人無須傳講你們的教義。你們只要對人表示友善,時日一久,別人便會為你們的操行和友情所感動。」
兩小時轉眼過去,節目又重新開始。公眾演講題名為「上帝的王國的活的現實」。隨後由受了浸的囚犯們簡述《守望台》課文。他們說得多麼精采!
下午時,大會以詩歌和禱告結束。我們一位已作見證人多年的朋友道出我們的心聲,說:「我們所感到的熱誠和友愛比我們所參加過的任何大會更深。」
路易士安那州立監獄的囚犯刊物《安古拉報》評論說:「這是見證人在安古拉舉行的第四個大會,未來有更多大會正在計劃中,因為見證人仍繼續努力感動更多囚犯的心。在試圖說服和幫助囚犯改過自新而使生活更有意義方面,他們是最努力和最堅毅的宗教團體。」——十一至十二月刊,1976。
一項獨特的計劃?
我對所見和所經歷的事留下極深刻的印象。當我回到紐約時,我開始調查新聞報導和寫信詢問,看看能否找出類似的監獄教育計劃。結果,我發覺,在安古拉所進行的教育計劃的獨特之處僅在於規模和獲致的較大成功方面而已,我可以引述幾個例證:
每星期三有一位耶和華見證人的長老探訪俄亥俄州的芝利高夫感化院。他主持一個平均有八至十四名囚犯參加的聖經研究。其中二人已受浸,二人正準備受浸。
俄亥俄州的倫敦感化院每週有四個聚會由耶和華見證人主持,院內有1,700名囚犯。這些聚會現已舉行了將近兩年,三位囚犯已經受浸。另一名準備受浸的囚犯已在年初獲釋。
在俄亥俄州路卡斯維里的南俄亥俄感化院正進行一項十分成功的教育計劃。它開始於1972年秋季,平均參加聚會人數約為二十二人。有三十三人參加不久前的一個特別聚會。在1975年四月和1976年三月,有七位囚犯在為特別場合而購置的水槽裡受浸。
見證人於1973年末在馬利蘭州立監獄開始一項優良的教育計劃。隨即有幾位囚犯接納聖經研究;後來更有耶和華見證人長老在那裡主持經常的聚會。直至現時已有八人受了浸(利用監獄醫院的浴缸)。
在紐約市的利加斯島,八位長老每週探訪囚犯,為他們主持聖經研究。同時,市內的其他監獄也有見證人前往探訪。
這是否說耶和華見證人所主辦的教育計劃便是監獄和犯罪的巨大難題的解決方法呢?絕不然!但無可否認地,他們的確對解決難題有些微的貢獻。可是,我相信他們正在向人指出真正解決方法的線索。
[第6頁的精選語句]
「聚會在監獄內的教育大廈舉行。」
[第7頁的精選語句]
「僅是詢問一個問題『你有任何槍械嗎?』」
[第8頁的精選語句]
「我們信任你們是一群言出必行的人。」
[第8頁的圖片]
六位準備受浸者站在講者前面,後面是部分聽眾,浸禮即將舉行
[第9頁的圖片]
一位囚犯受浸後在水珠未乾的臉上綻出快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