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列畢業生獲得關於成功的勸告
守望台聖經社基列學校有一項成功的記錄。第一屆學生畢業是在1943年。那時的上帝王國好消息傳揚工作在守望台社的21個分社指揮下有106,000耶和華見證人在54個國家地區進行。現今,自62屆畢業生在外地從事使人作門徒以來,已有2,248,000見證人活躍地在210個國家地區受96個分社指揮工作。
韓素爾在第63屆基列學生畢業典禮中指出這項成功記錄。典禮於1977年九月一日在紐約長島市耶和華見證人大會堂舉行,有1,870人參加。二十三位畢業生領取了文憑和外地委派書,奉差遣作海外傳道員,使傳道工作在成功方面更進一步。講者暗示,增加的責任不單是基列畢業生負起的,但他們在擴展的工作上曾擔任過重要角色。如今第63屆學生在外地與以前的畢業生一起合作,為耶和華見證人的普世工作盡更大努力。
史榮高在對畢業生的演講中進一步發揮關於成功的主題。他強調成功的來源。當亞伯拉罕差遣僕人執行任務,而僕人表示恐怕不能成功時,亞伯拉罕說:「耶和華……必叫你的道路通達。」約瑟在埃及無論作什麼,「耶和華使他手裡所辦的盡都順利。」當尼希米和同工開始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仇敵起來反對時,尼希米說:「天上的上帝必使我們亨通。」——創世記24:40;39:3;尼希米記2:20。
約書亞之所以成功地執行上帝所交託的任務是因為他服從上帝命令去研讀上帝的律法:「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約書亞記1:8。
成功的其他因素
當然,一個人若半途而廢就不能成功。加路·亞當斯在對畢業班演講中論到使徒保羅時指出這點。保羅受盡各種艱辛和迫害,但他和同伴極之重視這項「好像鏡子反映耶和華榮光」的權利,於是他表示決心說:「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放棄]。」——哥林多後書3:18;4:1。
格拉斯強調慈悲的品質。他指出耶和華怎樣慈悲地論及寡婦孤兒,在出埃及記22:22-24,上帝說:「不可苦待寡婦和孤兒。」若是苦待寡婦孤兒,他說他會毀滅他們並使「你們的妻子為寡婦,兒女為孤兒。」耶和華自己會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詩篇68:5。
保羅在屬靈意義上自稱是那些一度和上帝疏遠但從他獲得「好消息」之人的父。在這種意義上,普世有千百萬人是無父孤兒,不認識耶和華和他的組織。格拉斯繼續告訴畢業生,他們應該對這些屬靈上的「孤兒」表現慈悲,使他們認識耶和華並使他成為他們的父。同時,格拉斯勸他們實行雅各書1:27的話:「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
史勞德表明,畢業生若要成功便必須成為通訊者。他們要運用舌頭,也許要學習外國語言。早期基督徒藉著聖靈的恩賜,在五旬節以外國話與人溝通,但基列畢業生卻要學習和講出他們行將使用的語言。在他們之前曾有數以百計的人這樣行。
史勞德講述一位在巴西的海外傳道員的經驗,這位海外傳道員與之主持聖經研究的家庭有一隻寵物猴子:「我已被猴子咬了兩次,但這個研究卻很有進步。他們家中唯一沒有接受真理的是那隻猴子。有一天我去到那家,主婦外出,但她的女兒和朋友們卻在那裡。在等候那位母親回來之際,我聲稱不明白所讀的書中的一句話,請那位女兒為我解釋。她解釋之後頗感興趣,她和朋友們終於和我一同討論。下次我去探訪時有17人在座,聖經研究持續了兩小時半。再下一次有30人在場。自那時起有一大群人經常研究聖經,其中有些人在下個大會受浸。」這位海外傳道員在巴西僅兩年之後,即能以葡萄牙語作一小時的演講。
約翰·布殊在演講時表明成功地與人溝通的必要,他引述約翰福音4:35,36說:「舉目向前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
校長法蘭滋討論作為基督精兵的嚴格。入選為羅馬軍隊的人為了該撒大軍的光榮而要通過嚴格訓練。基督精兵也要受到訓練和忍受艱辛。「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作為基督精兵是至高無上的光榮,若要肯定成功,他們就必需「穿戴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提摩太後書2:3;以弗所書6:11。
在主席卡爾·奇連頒發文憑之後,各學生擔任多姿多采的音樂和對話節目,並放映幻燈片,其中有些很有趣,甚至映出學生的嬰兒時代照片。他們也演出兩齣聖經戲劇,表明早期基督徒不顧迫害,在傳道工作上獲得成功,並且把羅得及其家人逃出所多瑪城演活了。
願耶和華使第63屆的基列學校成員獲得成功,因為他們與普世耶和華見證人一同努力,以增加「見證人之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