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0 10/8 25-27頁
  • 馬爾他——慷慨好客的島嶼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馬爾他——慷慨好客的島嶼
  • 警醒!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馬爾他島多采的歷史
  • 馬爾他的現代角色
  • 馬爾他的語言
  • 旅遊事業
  • 使徒保羅在馬爾他島
  • 馬耳他
    洞悉聖經(上冊)
  • 馬耳他的慷慨精神帶來豐盛祝福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4年
  • 保羅乘船前往羅馬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201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10/8 25-27頁

馬爾他——慷慨好客的島嶼

他們剛在海上渡過了長時間的磨難,最後船也壞了。他們渾身濕透、疲倦不堪,終於平安到達馬爾他島的一個海灘上。當馬爾他島的居民前來協助,為他們生火取暖、弄乾衣服和表示歡迎時,你可以想像到他們多麼感激。生還者當中有一位醫生在寫及關於馬爾他島民時描述他們「有非常的情分」。

這樁強調馬爾他島民慷慨好客的事實發生於一千九百多年之前。你可以在聖經的使徒行傳第27和28章讀到這項記載。從那時起,馬爾他的遺風有改變嗎?

馬爾他島多采的歷史

馬爾他島位於地中海中央,距離西西里島之南約60哩(97公里),距利比亞北部約220哩(355公里),許多人認為它本來是個山峰,一度曾是伸展的陸地,把意大利和北非連接起來。但現在卻是一群小島,其中最大的島的面積是95方哩(246平方公里)。

在公元前800年左右,馬爾他已成為一個商港,腓尼基人把銅從巴勒斯坦運至英國的康瓦耳。腓尼基殖民在這裡已根深柢固,這批人看來便是現時馬爾他人的祖先。馬爾他受希臘統治了一段時期之後,又受羅馬所統治。後來又受亞拉伯人、拿破侖時代的法國聖約翰武士和英國所控制。他們留下了多種文化遺跡。1974年十二月,馬爾他終於成為一個獨立的共和國。

馬爾他的現代角色

馬爾他的戰略地位使這些小島再度成為富於吸引力的船舶基地。今日的馬爾他已成為歐洲和北非諸國親善關係的橋梁。

同時,來自拉丁美洲諸國、澳洲和遠東的貨船都在馬爾他卸貨,再由較小的商船把貨運往地中海各區域。因此馬爾他又再成為繁盛的商港,像2,000年前一般。

馬爾他的語言

本文引言所提及的醫生是基督的使徒路加,他在使徒行傳28章第1和2節(《新世》)聲稱馬爾他島民是「說外國語言」的。不錯,馬爾他人說的是他們自己的語言,馬爾他語。這是一種屬於閃族的語言,現時因為混入了歐洲語言而稍有更改。它的獨特之處是唯一能以羅馬字寫出的閃族語言。

既然馬爾他語的發音很像阿拉伯語,因此說馬爾他語的人很易和近鄰說利比亞語和突尼西亞語或遠處說利巴嫩語和埃及語的人交談。例如,口頭慣語的「曼巴」(歡迎)就和阿拉伯語的同一字詞十分相似。此外,英語是馬爾他的第二法定語言,因此大多數馬爾他人都會說英語,說意大利語的人也不少。會說多種語言的能力使馬爾他人更加方便表現慷慨精神。

這個列島國家現時人口約有三十多萬,使它成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每平方公里居住著1,000人,境內數千的遊客還未計算在內。由於這緣故,數以千計的馬爾他人要移居外國,估計今日有三十多萬人散居世界各地,以澳洲、加拿大和美國為多。

旅遊事業

今日馬爾他島以旅遊業為主要事業。各島嶼以陽光和碧海吸引遊客。不少名勝古蹟尤其引人入勝。其中之一是嘉第林。

嘉第林是個洞窟,位於一個乾旱的谷底。這個洞的特點不是鐘乳石和石筍,而是充滿獸骨。獸骨堆積如山,從入口直堆至洞的盡頭處。這些獸骨並不是屬於島上動物的,河馬、矮象和紅鹿的骨骼在這裡都可以見到。頗有趣地,在嘉第林從未發現一副完整的骨骼,它表明這些動物的屍骸顯然有一次被洪流沖到谷底時互相撞擊。什麼時候?與這項已知事實有關的唯一解釋是挪亞時代的洪水。

馬爾他的生活方式和古代巴勒斯坦頗為相似。正如耶穌所說,綿羊與山羊群一起放牧。(馬太福音25:32,33)建屋的材料是易鑿的石灰石,它也是3,000年前所羅門聖殿的建築材料。在四月和九月左右依然可見捕鳥人張開掩飾的網羅捕捉候鳥,這種作法正好與詩篇91:3所寫的相符。它也使鳥類學家對候鳥的移棲獲得更多了解。——參看耶利米書5:26。

使徒保羅在馬爾他島

在公元58/59年經歷船壞災劫而登陸馬爾他島的生還者中有熱心的使徒保羅,上帝之道的一位傑出解釋者。他在島上逗留的三個月期間,無疑曾辛勤工作,把來自聖經的好消息傳給當時異教民眾。的確,保羅在為人治病時必然大受歡迎,因為我們讀到,他在開船離去時眾人為了表示感激而送上許多禮物。(使徒行傳28:9,10)直至今日,馬爾他島民對保羅依然十分敬仰。保羅曾經傳講的聖經信息現時正以馬爾他語在當地廣為宣揚。

值得欣幸地,在羅馬天主教勢力範圍的馬爾他島上,現行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你如今若往遊該島,便會發現耶和華見證人有一個興旺的小組,經常在王國聚會所內舉行聚會。19個世紀之前保羅所開始的宣揚「王國好消息」工作至今繼續盛行。——馬太福音24:14。

使徒保羅、醫生路加和他們的同行者在公元第一世紀在島上極之受人歡迎,不但是使徒行傳所載的官員,例如部百流,而且平民也對他們非常愛戴。今日的馬爾他人也像昔日祖先一般歡迎遊客,因為,在馬爾他,慷慨好客仍是民間的生活方式。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