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歡迎的亞洲「漂流難民」
《儆醒!》雜誌駐香港通訊員報導
最初在水平線上出現一個黑點。可是,當它漸行漸近時,水警已清楚知道不出所料。他們曾經目擊過數百次這種不斷上演的悲慘景象。行近香港的這艘船全長60呎,櫛風沐雨,狹窄陳舊,船上擠著180個不受歡迎的人,他們只有極少糧食,在船上要度過兩星期或一個多月不等。他們從越南起程,在不堪容膝的情形之下在南中國海航行600哩(1,000公里)。
這艘極不穩固的船被小心拖往檢疫站,各人等候輪流在政府船塢登岸。這些「漂流難民」鬆了一口氣,他們最惡劣的經驗已經過去了。但他們不知道在不如理想的環境下要等候多少個月才再度抵達一處可稱為家的地方。
這些歷劫的流浪者是什麼人,他們的故事是怎樣的呢?
難民
在歷史上,動亂、戰爭、國家主義、偏見和與此有關的難題曾產生不少難民,有些人為了自私的原因而逃亡,但大多數人卻不是,這些難民是環境的無辜犧牲者。據估計目前普世難民已超過1,100萬。
在東南亞300,000以上無家可歸的難民中,以「漂流難民」佔大多數。其餘的主要是「柬埔寨人」,從柬埔寨戰區逃往泰國。他們使泰國增加許多設施,有時僅是從一種艱辛改換至另一種艱辛而已。
可是,特別吸引世界注目的難民問題乃是所謂「漂流難民」的事件。這些從越南出發的難民乘著各種大小形式的擠逼甚至不堪航海的船隻前往亞洲其他海港。有些船隻向南行,登陸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甚至澳洲。其他則靠近南中國海沿岸而行,或者在海南島稍停取水和些少糧食供應,然後駛往澳門和香港。這條航線充滿危險。
據估計,南下的人死於海中的多至百分之70,首途往香港的人有百分之40至50葬身水中。什麼促使這些人冒著這麼大的危險航行出外呢?
越南戰爭結束後,南越有不少人因恐懼新政權報復而逃亡,也有人為了自私的原因而逃亡。有人認為這種逃亡會在短期間內結束,事實上難民數目的確減少了。可是,後來在1978年12月23日,一隊先驅者抵達香港水域。「匯豐」號載來了將近3,400名難民而吸引了世界注意。在以後數月,尤其是中、越邊境戰爭在1979年2月結束後,數萬中國人和少數越南人不顧生死地逃往外國。
華裔難民所講述的故事都是大同小異的。他們報稱越南正有一項運動推行,要把所有華人從越南逐出。在邊境戰爭封鎖了逃亡潮之前已有200,000以上的人越境逃入中國大陸。邊境戰爭發生後,留在越南,尤其是在北方,的中國人已接獲通知非走不可。一名男子報導說:「首先,警方每月一次來探訪我們,然後每星期一次,最後每日一次,直至我們開始安排離境為止。我們要以賤價把所有東西售賣給越南人。」這個乘船往香港的男子首先要付出全家的離境費。他籌措了足夠的船費在數星期後啟程。抵達香港之後,懷著希望終日遙望海上。但他的家人卻始終沒有來到。
仍然留在越南北部的許多中國人都是勞工階級,沒有很多儲蓄。為了要離境出外,據報他們只需付出較低價格,每人600美元左右。勒索者和/或政府官員牽涉在這件事上達到什麼程度仍然是議論和否認的題材。據說不肯付錢出境的中國人要被送往新的「經濟地帶」,那是個缺糧缺水的落後地區,他們只有少許工具和種子,要在那裡開始新生活。
在南越,不少中國人在物質上較為豐裕,他們若非儲存金條,便是在越戰之後買金。他們報稱每個成年人要付出8至15安士黃金去購買一個船位。看來出錢較多的人獲准乘搭較大的貨船,這些貨船假裝在海上救起難民,其實是把人作為貨物運載。在1978年12月駛來香港的「匯豐」號便是這樣的船。
「沙丁魚般擠逼的船」
當「匯豐」號抵達時,停泊在香港領海之外。政府堅持該船登記的第一港口是台灣高雄,因此應該駛往台灣。但這艘船獲得必需物資的供應,病人得到醫藥,甚至由直升機運往醫院。可是那3,400人不願滯留在船上,也不願去台灣,台灣也早已聲稱不接納這批難民。船長說他受到難民威脅,不敢開船。局勢似乎僵持下去。
船長和難民聲稱該船把難民從將沉的小船救起,因而請求香港政府站在人道立場准其登岸。經過外交和政治上的交涉之後,「匯豐」號獲准入港。後來,難民被送往擠逼的臨時難民營中。
政府後來加以詳細研究,發現他們所講的故事和該船的航海日誌有許多矛盾之處。事實上,經過徹底搜查,竟然在船上發現有價值1,300萬美元的藏金。1979年8月,「匯豐」號的船長和船員受到審訊。壓倒性的證據證明這是一宗尋金的投機,違反法律和危害生命。結果船長和船員均被判入獄,罪名是英國法律顧問所謂的「欺騙的航程」。
駛來香港的另一艘船是「天運」號。它在1979年2月7日抵達,船上載有2,665名難民,既然船上的設備與擠逼不堪的難民營無異,因此不許登岸。停泊中的船每日獲得糧食和其他必需品供應。這種作法繼續4個多月,直至6月29日,難民無法忍耐,於是自行動手處理,他們佔據了那船,割斷錨鍊任船漂流直至在香港的一個島上擱淺為止。於是,政府只得把監獄改成難民營來收容這批難民。
來往於亞洲諸港的貨船有些的確在途中救起沉船的難民然後繼續駛往下一個港口。可是,此舉為船公司帶來許多難題,因為這些港口通常不許難民登岸,除非輪船所屬的國家答允收容難民才行。於是,這艘船就要在港外滯留數日甚至數週。據估計,這種滯留可能導致船公司每日減少收入從5,000至20,000美元,視乎船的形式和大小而定。有人恐怕這種情形會使一些船長不肯採取拯救行動。
令人擔憂的原因
香港的情形表明何以難民到處不受歡迎。聯合國救濟難民高級委員會(UNHCR)在1978年終之前曾負擔難民生活費和加以照顧。但在1979年又有大批難民湧來時,香港開始藉福利團體之助而負擔大部分費用。各種緊急計劃要立刻執行使收容的難民獲得若干程度的秩序和清潔。
但香港只是一處面積約404方哩(1,045平方公里)的地方,適合都市發展和農地的地方僅佔4分之1。在1978年中期已有470萬居民,都市人口密度為每方哩(2.6平方公里)超過67,000人。不用說,突然湧來的大批難民成了真正令人擔憂的原因。
使情況更加惡化的是,1979年最初5個月來自中國大陸的合法移民平均每月將近10,000人。數以千計的非法移民不斷越境進入。因此,每月大約有22,000合法和非法移民以及難民抵達香港。警方、軍方和社會服務團體已不勝負荷。可是,正如許多報章標題所載:「難民仍然湧來……。」
其他亞洲國家及其居民害怕難民湧入在將來會對當地經濟、通脹和他們所謂「種族均衡」發生影響。因此,當難民臨近海岸時,當地居民向他們投擲石子,並把船推離岸邊。馬來西亞開始執行被稱為「極端的人所採取的極端行動」。當局下令把難民船修好之後拖回海上。澳門這個細小的葡萄牙領土早已有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湧來,據說人潮已達到飽和點。那末,當難民船抵達澳門時,予以糧食、水和藥物供應之後把他們拖回公海,於是他們又向41哩外的香港駛去。
值得讚揚地,香港政府聲明基於人道理由不會把「漂流難民」推回海上。官員們說把難民驅逐不啻把許多人定了溺斃的死刑。但外國援助是亟需的。在1979年中期,香港沒有UNHCR援助之下每日耗資約50,000美元供應難民的衣、食、住。
國際援助
亞洲各國迫切地循外交途徑向聯合國和世界各國求助。他們發覺在安置難民方面受到太多批評,而富裕國家卻提供太少援助。不少領袖強調必須召開國際會議去討論難民問題。
於是,在1979年7月20,21日召開聯合國印支難民會議。較大的國家和東南亞諸國,包括越南,均派代表參加。會議結果,越南同意放緩輸出難民,並使難民有秩序和有節制的方法離境。同時,26個國家答允收容300,000名來自東南亞的難民。據1979年7月22日的《南華早報》所載,中國大陸除了現有的250,000名難民之外,再收容10,000難民。此外,他們捐助一百萬美元給UNHCR作為援助難民。
在1979年9月1日,UNHCR負起救濟滯留在香港難民的全部責任,並承諾在以後18個月安置全部亞洲難民。因此,計劃和承諾都已具備。實行與否尚待分曉。
目前,這些「漂流難民」看來要忍耐適應擠逼的環境,輪候移居外國。他們即使到了其他國家,還有語言隔膜、偏見、誤解和當地人公開反對等問題等待著他們。香港的一位教士對難民問題一語道破。他說這是「不能解決的。」原因何在?
因為難民問題的永久解決需要廢除戰爭。這意味到要除去貪婪和憎恨,除去阻礙全人類充分從地球資源獲益的國家分歧。因此沒有一個屬人的政府或聯合起來的屬人政府能有希望把這一切加以實現。
可是,聖經表明人類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卻能成就這一切事情。方法如何?藉著清除地上所有煽動憎恨和貪婪以及挑撥戰爭的人。(詩篇46:9,10;約翰一書3:15;哥林多前書6:9,10)他已安排一個政府從天上統治,使『各國、各族、各種語言的人』都在它的治下團結一致。(但以理書7:13,14)這些「漂流難民」若在難民營外有較大的自由活動,他們便有機會學習這個唯一可靠的希望。這個機會同樣對你打開。
[第25頁的精選語句]
『從越南南下的難民有百分之70,北上的難民有百分之40至50死於海中。』
[第25頁的精選語句]
「普世難民已超過一千一百萬。」
[第26頁的精選語句]
「當難民臨近有些海岸時,當地的人會向他們拋擲石子以及把船推開。」
[第26頁的精選語句]
『每月大約有22,000名合法和非法移民及難民抵達香港。』
[第27頁的精選語句]
『從海上救起的難民除非輪船的所屬國家應允收容,否則通常會到處被拒登岸。』
[第27頁的精選語句]
『永久解決難民問題需要廢除戰爭,除去阻礙全人類充分從地球資源獲益的國家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