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證據是有的!
在傾聽來自外太空的天然電波噪音時,科學家們察出一些東西使他們的思想受到很大影響。事情可以追溯到1965年,當時安魯·便西亞斯(Arno Penzias)和羅拔·威爾遜(Robert Wilson)正在新澤西州的比爾實驗室操作著20呎(6米)長的角形天線,他們在研究輻射對衛星通訊的可能影響時發覺有隱約的微波訊號來自天空各方面。後來他們才明白所聽到的顯然是剩餘的輻射。從什麼剩餘下來?流行的學說是宇宙起源於一次巨大的爆炸——周圍的輻射乃是火球爆炸留下的微弱餘輝。
『可是這件事和太空是否有智慧生物存在的問題有什麼關係呢?』你也許會納罕。
使便西亞斯和威爾遜因此獲得諾貝爾獎金的這項發現令許多科學家相信有一個創造的時刻。請留意天文學家羅拔·耶斯吐魯(Robert Jastrow)解釋:「請考慮一下這個難題是多麼巨大,科學已證明宇宙是在某個剎那爆炸而產生的。問題是,這種效果是由什麼原因所促成的?誰或什麼把物質和能放在宇宙中?」
現時不少人承認,僅是科學絕不能提供完備的答案。但耶斯吐魯和其他許多科學家卻了解到其中的含意:
「現時我們看出,天文學的證據正在將人導向聖經的創世觀點。細節雖然不同,但天文學的基本因素和聖經的創世記載卻是一樣的:一連串的事件導至人在特定的剎那,在光和能的閃耀中突然而急激地開始。」
聖經不是僅詢問『誰把物質和能放在宇宙裡?』而已,它同時指出合理的答案——造物主上帝。愛因斯坦發現能和物質是可以互相轉換的;與此一致地,聖經證明造物主是巨量『能力』的來源。——創世記1:1;詩篇90:2;以賽亞書40:26-29。
耶斯吐魯的結論是:「對一個相信理智而奉之為生活準則的科學家說來,故事的結局有如一場惡夢一般;他在行將征服最高的山峰,攀登最後一塊岩石之際,竟發覺有一群坐在那裡等候了許多世紀的神學家向他打招呼。」——《上帝和天文學家》。
但是,接受有一位造物主存在的證據其實並不是壞事。一個頭腦開明的人若承認在地球以外可能有智慧的生物存在,就不難承認聖經主張有一位活的造物主存在的說法。例如,聖經告訴我們,造物主不像我們一般有個血肉之軀,這位首因乃是個靈體。(約翰福音4:24)因此,我們雖然不能看見他,卻可以見到他的成就,正如科學家不能以肉眼看見從太空傳來的天然無線電波,但仍然能接收和加以衡量一般。
此外,有一位智慧的造物主存在也和宇宙中所表現的智慧與設計一致——從令人驚嘆的星體和銀河系至複雜到不可思議的原子不等。
地上的生物來自智慧之源
倘若『天外的智慧生物』是一位活的個體,智慧的造物主,這無疑有助於解釋一些與地上生物有關而意義重大的事。
科學家們愈研究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和宇宙的整體,便愈體會到我們的地球是多麼精密地被設計成宜於生物生存。紐約《時報》曾登載一篇長文,題名為「生物也許只存在於地球上,研究聲稱」。文章指出:「在距離太陽九千三百萬哩之遙,地球的氣溫正好宜於維持生物生存。倘若地球的軌道靠近太陽比現今近百分之5,迅速增加的溫室效果可使地球變成像金星一般——在密雲籠罩下,地面的溫度接近華氏900°。
「另一方面,地球在形成時若較現時距離太陽遠百分之1,迅速增加的冰河作用便會使地球被冰封蓋,在十七億年之前我們這顆行星即已變成像火星一般荒涼。」——1979年4月24日。
正確的溫度並不是獨一的因素。滋生萬物還要其他許多必需條件,包括水和適當的大氣層在內。由30人構成的一組科學家在馬利蘭大學舉行會議討論各種進步的文明,他們將討論集中於維持生命所需的各事上。他們承認『在太陽系之外尚未發現有任何行星』,然後指出:「即使有另一行星系統形成,也不能確定它會產生像地球一般充實的行星;地球含有將近100種元素,包括生物所需的基本元素在內。」
同時,即使具備據知是地球所有而為其他行星所無的適當條件,生物也不能自動存在。事實上,除了同意生物是由一位智慧的造物主所產生的這項結論之外,科學家根本無法解釋生物是怎樣在地球上出現的。
1979年八/九月刊的《工藝評論》促請人注意這項事實。它承認在維持生命所需的化學物與甚至最簡單的「稱為原生細胞的活體」之間有一道「鴻溝」存在。有些科學家利用他們的智力、技巧和現代化的實驗室所作的實驗,聲稱已知「生物前的有機化學物」(生命所需化學混合物)是怎樣出現在原始地球上的。「可是,」該文說,「怎樣從化學物轉變成可以演繹、傳播資料及按之而行事的活體系卻是,……正如麻省理工學院的亞歷山大·列克(Alexander Rich)所說,『在了解生命的組成方面一塊巨大的絆腳石。』」
生物從何而來?
對生物的研究愈深,問題也愈大,『地球上的生物最初是怎樣發生的呢?』
有些科學家在面對這個難題時重申1908年瑞典化學家史雲第·阿倫里斯(Svante Arrhenius)所提倡的理論,稱為「生種泛撒論」(panspermia theory)。基本上說來,這個理論認為地球也許曾經被浮游在宇宙中的活細胞偶然撒下種子。沙克學院的李斯利·奧治(Leslie Orgel)和諾貝爾獎金得獎者佛蘭西斯·格力克(Francis Crick)把這項主張視為現代化,提倡「受指導的生種泛撒論」(directed panspermia)。他們的主張是,在宇宙中的其他地方有一個先進的文明蓄意把生物「傳播」給地球作為實驗。你對這種可能性有什麼想法呢?
顯然,這種理論其實無法解決生物起源的問題。他們僅是避免正視問題而將它推到宇宙的遠方而已;科學家其實還未能確定:(1)其他地方有行星存在,更不用說有任何能夠維持生命的行星存在,(2)在我們的太陽系以外有其他文明存在,(3)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上有微生物存在。
此外,這項理論的現代形式顯示,許多態度認真的科學家在有意無意之間已承認生物必然是從一位智慧個體的行動而產生的。聖經稱這位個體為上帝。
論到這點,科學主筆阿爾拔·羅辛菲特(Albert Rosenfeld)說:「我和一位非科界的朋友談及這一切,他最後評論說:『由於讀過創世記一書,我對於天外有一位個體把我們安置在地上的主張並不感覺驚異。倘若有一位這樣不可思議的、神祕的、智力高強到超乎人類所能想像的個體存在,我們豈非有良好的理由稱之為上帝嗎?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不作這樣的稱呼。」——《星期六評論/世界》
從天外的智慧得益
在較早時候,我們留意到在外太空找尋智慧生物的一個主要動機:許多在這方面從事研究的人認為若能接觸到這樣的生物,便可以造益地球上的人。記得天文學家卡爾·沙根說過地球外的智慧可能幫助我們終止糧食短缺、戰爭和染污。據稱甚至死亡也可因此而克服。這件事令人深感興趣,因為證據所指向的造物主已向人表示他定意要終止這些事。
登陸月球的太空人曾把信息,甚至電視照片,傳回地球。因此,造物主能把信息傳給人類,並在以往確曾這樣行是不足為奇的。這些信息已被記錄下來加以保全和廣為宣揚;它們載於聖經之中。
我們留意到羅拔·耶斯吐魯博士的結論,認為天文學家最近的發現與聖經的資料不謀而合。聖經與科學的一致不僅限於宇宙的創造方面。(參看約伯記26:7;以賽亞書40:22)因此我們有極好的理由要查考一下聖經,看看造物主將在什麼時候和怎樣終止染污、戰爭,甚至終止死亡本身。我們鼓勵你認真查考一下聖經中來自造物主的信息,好像科學家認真向外太空找尋生物一般。
[第12頁的精選語句]
「現時我們看出,天文學的證據正將人導向聖經的創世觀點。」
[第12頁的精選語句]
「在太陽系之外尚未發現有任何行星」
[第14頁的精選語句]
我們有充分理由要查考一下聖經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