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2 10/8 7-10頁
  • 抵抗抑鬱病的方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抵抗抑鬱病的方法
  • 警醒!198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食物有關係嗎?
  • 思想正確嗎?
  • 成就感的價值
  • 「生氣卻不要犯罪」
  • 與上帝建立關係和禱告
  • 「及早預防」
  • 戰勝抑鬱病——別人可以怎樣予以援手
    警醒!1988年
  • 『要以溫言勸慰抑鬱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 怎樣幫助抑鬱的人恢復喜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為什麼我這樣抑鬱寡歡?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查看更多
警醒!1982年
《警》82 10/8 7-10頁

抵抗抑鬱病的方法

「你若能使所有感覺抑鬱的人作點運動,」戴梅利精神療法中心的阿曼特·戴梅利(Armand DiMele)說,「有四分之三的人會心情恢復愉快。」其他的人認為此說僅適合於感覺「悶悶不樂」而非患嚴重抑鬱症的病人a。適當的休息和睡眠也十分重要的。

輕微的抑鬱病患者撥出時間從事他們特別喜歡的活動頗有幫助。一位喜歡裁剪的婦人說:「在專心創作的時候,自然不會感到抑鬱。」許多時,治療方法只是改變一下生活步調——也許是去餐館享受一次晚餐或作短暫的休假。

對一位可靠的朋友傾吐心事也有很大幫助。可是,在交往方面要非常小心——包括與人交往或通過電視、電影而作的交往在內。對於憂鬱的抱怨者以及破壞人的道德或損污人的良心的電影和電視劇,要避之如瘟疫。——箴言17:17;哥林多前書15:33。

可是,抑鬱的情緒若依舊持續,那又如何呢?

食物有關係嗎?

請仔細檢討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美國俄亥俄州古耶豪加科斯的觀護主任巴巴拉·列特(Barbara Reed)告訴《儆醒!》雜誌的寫作人員說,有許多解往該處的罪犯埋怨患上抑鬱病。她檢查他們的飲食,發覺其中不少人只以『無益食物』維生,不吃早餐,有些人甚至數星期不吃青菜。後來他們改善了飲食——經常攝取均衡的膳食——及有適當的運動,結果有許多人的情緒轉佳。「一名只吃『無益食物』患抑鬱病的二十歲青年完全失去自尊心,他因損壞公物被捕,」列特太太報導說。但經過改善飲食習慣和給予訓導之後,他的抑鬱情緒消失了,品行也隨之轉佳。

對於飲食習慣是否可以造成抑鬱症的問題,權威人士有不同的意見。即使攝取最優的食物,有些人仍患上抑鬱病。有些人雖改善飲食,病況卻不見好轉。當然,每個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對若干物質,例如糖和咖啡鹼,較為敏感。可是攝取均衡的膳食,對於餡餅、點心、巧格力、糖果和冷飲等保持節制,許多時對抑鬱病患者會有頗大功效。

由於嚴重的抑鬱病可能是身體發生故障的一個症狀,作一次詳細的身體檢查也頗重要。

思想正確嗎?

雖然抑鬱病未必都是觀點錯誤所致,可是最近一項歷時十年的調查顯示,抑鬱病患者往往對事態懷有錯誤的看法。「抑鬱病人自感憂愁寂寞,因他誤以為自己是無能和被棄的,」研究家兼精神科醫生白克解釋。聖經也表明心中的感覺能左右人對外在事物的想法。它聲稱:「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的,常享豐筵。」一個人究竟『終日坐困愁城』抑或『度日如享豐筵』,大部分有賴於人的心境。——箴言15:15。

因此抑鬱的人必須努力糾正自己的思想和小心留意自己所思念的事。但這件事說起來比行起來容易得多!附表列出若干通常對抑鬱病人有害的想法。其中每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當腦海中泛起這樣的思想時,立刻要將之拔除。讓它們縈迴在腦海中可能導致自尊心受損和更深的抑鬱病。

過度的罪咎感通常與抑鬱俱來。要了解到人人都會犯錯。詩篇的執筆者說:「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誰也不能!可是耶和華上帝卻真正赦免我們的過犯和罪孽。——詩篇130:3,4。

成就感的價值

一位寡婦一方面哀悼丈夫去世,又為了別人在承諾為她修理房屋之後食言而失望,結果深感抑鬱。可是後來她想道,『修理工作也許不是這麼難吧,』於是隨即忙碌地親自重鋪廚間地板。這件工作雖非完善,她卻自感滿意。她的自尊心恢復過來;抑鬱感也告消失。

這件事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但一項研究調查表明,若干嚴重抑鬱症病者雖然自覺不能完成某些工作,但做起來其實並不遜於沒有抑鬱病的人。

抑鬱病患者的成就不僅限於家務而已。例如,他們可以前往探視別人或用電話予人鼓勵,或做一點為家人所喜的事。

一位為抑鬱病所苦的基督徒女子前往探問一位少婦,這位少婦不久之前曾被人毒打、強姦和刺傷。基督徒雖有抑鬱病在身,但仍然努力每週去探問和安慰後者。結果如何呢?「我逐漸不覺抑鬱了,」基督徒報導說。「努力鼓勵別人終於使我忘記自己的難題。」她發現耶穌的話說得不錯,「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

「生氣卻不要犯罪」

抑鬱病的另一因素是對憤怒處理不當,心理學家戴梅利說。「通常發生的情形是,一個人對別人生氣,很可能是基於某個看來不合理的理由。但他相信生氣是不好的,因為他曾受到教導『發怒是不對的。』他於是為了生氣而責怪及遷怒自己,這種感覺,加上無助之感,遂促成了抑鬱。」

可是,對別人任意泄憤不但危險,而且正如調查所顯示,此舉並不能舒解抑鬱。聖經促請人留意:「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26)藉著願意、坦白、仁慈地表達自己的感想,抑鬱的人能夠以促進和睦的方式與別人溝通意見。在配偶之間,這種坦誠的溝通特別重要。

可是,有些事情卻比上述的提議重要得多。因為抑鬱病患者當中的自殺率比普通人高出二十五倍,這件事可能造成生死的差別。它是什麼呢?

與上帝建立關係和禱告

「唯一阻止我扳動機槍結束一生的,」一位患上嚴重抑鬱病的母親承認說,「便是我與上帝的關係。我已拿槍在手,在這剎那耶和華上帝確曾幫助我把槍放下。」不錯,這位婦人發覺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力量使她能夠保持忍耐,直到她對醫療發生良好反應。藉著研究聖經和參加基督徒的聚會而結識許多益友,她養成了真正的信心。這種信心救了她的命。——哥林多後書4:7,8;腓立比書4:13。

上帝予人幫助的方法之一是提供他的道聖經。這本書說明家庭生活可以怎樣改善;怎樣與別人相處;怎樣避免做出導致憂慮和罪咎的行為以及怎樣尋得有價值的工作和人生目標。實踐這種知識能幫助人避免許多帶來抑鬱的緊張情況。——歌羅西書3:5-14,18-21;提摩太前書6:9,10,17-19。

甚至信心堅強的人在患上抑鬱病時也可能發生懷疑,也許感到自己已被上帝所棄。可是千萬不要停止禱告!「我每日都恆切禱告五六次,」一位患上嚴重抑鬱病以致纏綿床榻多月之久的母親說。「我再三懇求幫助,切切祈求耶和華上帝給我適當的指引,使我能找到一位察出我病源和予我幫助的醫生。我祈求上帝賜我力量支持下去,使我保持行為正常而不致損害家人。」她的毅力獲得了酬報。她能夠忍耐下去,直至獲得適當的醫療將她的嚴重抑鬱病消除為止。

「及早預防」

「我所能提供的最重要勸告是,『要及早預防,』」一位患者說。怎樣預防呢?確實的答案並不易找。但有些權威人士提出以下建議:

1.別把價值觀念建在愛情、金錢、社會地位、權勢或麻醉藥上,在這方面失敗可能使你大受打擊。

2.要懷持合乎現實的期望。盡力而為以期達到目標,但不要強求十全十美。

3.辨認初期症狀(焦慮、恐慌狀態、無力集中精神)。檢討日常生活時間表是否合理。若不然,便需加以調整。學習在必要時說「不」。

可是,目前有數百萬人儘管遭受多方壓力,卻已尋得預防抑鬱的最大助力之一,那便是,對「滿有憐憫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的偉大旨意獲得正確的認識。——哥林多後書1:3。

[腳注]

a 未來一期《儆醒!》雜誌會報導曾對嚴重抑鬱症的患者有所幫助的各種療法。

[第8頁的附欄]

容易導致抑鬱病的思想

□ 為了獲致快樂,我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成功。若不成功,便是失敗。

□ 為了獲致快樂,我必須在任何時候都受所有人接納。

□ 我為人的價值視乎別人對我的看法而定。

□ 若沒有人愛我,我就活不下去。我的配偶(戀人、父母、兒女)若不愛我,我便是毫無用處了。

□ 人若不同意我的見解,便是不喜歡我。

□ 我非成為十全十美的朋友、父母、教師、學生、配偶不可。

□ 我應該能夠忍受任何艱辛而不形於色。

□ 我應該能夠立刻找出方法去解決所有難題。

□ 我絕不應該感到傷心;我應該時常保持快樂安詳。

□ 我絕不應該感覺疲勞或生病,要時常保持最高的工作效率。

以上資料部分採自《認識療法與情緒紛亂》,白克(A.T. Beck)醫師著。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