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3 2/1 25-28頁
  • 慶祝生辰——事情的起源如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慶祝生辰——事情的起源如何?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生日與占星術
  • 教會改變態度
  • 在今日是否無關重要?
  • 炫耀自己
  • 更美的事
  • 「他們從不慶祝……」
  • 生日
    根據聖經而推理
  • 耶和華見證人為什麼不過生日?
    關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常見問題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守》83 2/1 25-28頁

慶祝生辰——事情的起源如何?

最近一位知名人士慶祝自己的七十歲壽辰——只是他並沒有這樣說。反之他詼諧地說:「這是我三十九歲生辰的三十一週年紀念。」

並非人人都對生辰懷有同樣的看法。小尊尼可能十分期望這個有蛋糕吃,點燃洋燭和收到禮物的日子快點來到。在另一方面,母親卻也許不願有人提醒她年紀已多大。

有些人甚至因為良心的緣故而拒絕慶祝生日。這聽起來有點奇怪嗎?事實上,你若是早期基督教會的成員,你便會拒絕慶祝自己的生日。

「在人出生的週年舉行慶祝雖然在古人當中十分流行,這件事卻原本是基督徒所不贊成的,」威廉·S·華爾殊在他所著的《流行習慣奇談》一書中寫道。他接著引述論及這事的若干早期基督教著作,說:「例如當俄利根根據利未記第十二章二節講道時,他肯確地向聽眾指出,『從沒有任何聖徒曾為自己的生辰大排筵席,也沒有將兒子或女兒出生的日子視為值得慶祝。可是,罪人卻在這些日子上縱情作樂和大事慶祝。』」

何以早期的基督徒不願慶祝生辰呢?部分的原因是由於受猶太人所影響。據麥克凌托和史特朗合編的《百科全書》指出,「聖經絕沒有記載在猶太人當中曾有人慶祝生日,」然後補充說:「事實上,後來猶太人最低限度將慶祝生日視為與偶像崇拜有關。」

生日與占星術

無疑早期的基督徒有充分理由不慶祝生日。在以往,慶祝生日一事與異教崇拜有密切的關係,雖然這種關係在現今已沒有那麼顯著。「紀念生辰的習俗……在觀念上與若干原始的宗教原則有關,」據《宗教與道德百科全書》指出。那末,這些原則是什麼呢?

其中之一是通靈術。「希臘人相信人人都有一個靈體或守護神保護著他,這個靈體在人出生時在場,並且在這人以後的一生中護庇他。守護神和生辰與這人一樣的神祇之間有一種神祕的關係存在。後來羅馬人也接納這樣的見解。他們將守護的靈體稱為神靈。這個見解一直在人們的信仰中流傳下來;時至今日,人們將之稱為守護天使、仙母和守護聖者等。」——《生日雜談》,勞夫與愛德蓮·林頓合著。

早期的基督徒避免慶祝生日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件事與占星術有關。「在古代,人們十分注重保存出生日期的記錄,這主要是由於推算命運一事有賴於知道人的出生日期,」上述兩位作者說。對早期的基督徒來說,占星術與東方各種宗教、羅馬的斯多亞主義和諾斯替教的歪曲思想有密切關係。基督徒無疑不想與這些宗教有染!

教會改變態度

可是,後來名義上的基督教會卻改變了他們對慶祝生日一事所懷的看法。為什麼呢?原因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統治期間,由於他終止了對基督徒的逼迫,教會對羅馬帝國的態度亦隨之而改變。名義上的基督教(當時已大大腐化而偏離了使徒時代的模式)變成了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教會在以往對一切與異教有關的事物所懷的敵視態度又如何呢?

當教會「從逼迫的風暴進入享有帝王恩寵的陽光之下時」,十九世紀的教士亨利·J·范戴克寫道,「它遂從教會在世人當中被拯救出來的較低觀念提升到世人會藉教會之助而得救的較高觀念。」

這種不符合聖經的想法導致了什麼結果呢?「那時,由於在宗教方面採納人道主義,教會遂開始對基督在地上為人一事表現更大的關心,力求探知他在地上出生的日期,好使教會能夠使之成為神聖。」倘若人們可以慶祝基督的出生,那末,慶祝其他人的生辰又如何呢?威廉·華爾殊指出兩者的關係,說:「由於人們開始慶祝基督降生為人的日子,結果慶祝凡人出生的習俗亦捲土重來。」

在今日是否無關重要?

這一切的事都發生於許多百年之前。為什麼這應當影響到今日人們慶祝生日一事呢?請想想,倘若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並沒有慶祝自己或耶穌的生辰,現今誠懇的基督徒豈不應當效法他們的榜樣嗎?

『但這豈不是走極端,甚至可說是宗教狂熱嗎?』有些人也許問道。『老實說,開生日會有什麼不對呢?這樣行在今日又沒有牽涉到邪術或占星術。』

饒有趣味的一點是,今日人們慶祝生日時有許多被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仍然保留著古代宗教儀式的意味。「在蛋糕上燃點蠟燭的傳統習慣是起源於希臘人的,」林頓夫婦指出。「腓路歌利斯(一位古代希臘歷史家)記載在每月的第六日,亦即司月亮和狩獵的生育女神亞提米斯的生辰,人們習慣在像月亮一般圓的蜜餅上燃點細小的蠟燭,然後將餅放在祭祀這位女神的廟壇前。」

蠟燭具有什麼含意呢?同一項資料來源指出,「根據民間的傳統信仰,在生日時燃點蠟燭具有使願望實現的神祕力量……自從人首次為他所崇拜的神祇設立祭壇以來,燃點蠟燭和祭祀之火均含有一種特殊的神祕意義。因此,在生日燃點蠟燭意味到對慶祝生辰的孩子致敬及為孩子帶來好運。」

那末,祝賀人「生辰快樂」的傳統習俗又如何呢?據《生日雜談》一書指出:「向慶祝生辰的人道賀和說些祝頌語乃是這個節日的一個基本部分。……這個念頭最初起源於巫術。巫術的主要用途便是對人說出有利或不利的咒語,然後讓這些咒語發揮作用。人特別易於在他生辰的那一天受到這樣的符咒所影響,因為當時他的守護神正在他左右。……在生日所作的祝賀語能對人產生或好或壞的作用,因為慶祝生辰的人在那天較接近靈界。」——第20頁。

這是否意味到基督徒不可接納任何起源於偽宗教儀式的傳統習俗呢?不。有很多在現今流行的習俗均可能起源於偽宗教。可是,倘若流傳至今的習俗具有一些與聖經原則有所抵觸的特色,真正的基督徒便必須受良心所指引而拒絕參與其事了。

炫耀自己

據林頓夫婦指出,慶祝生辰與其他節日有所不同,因為在這個日子「所有的禮物和祝賀語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色彩鮮明的生日蛋糕和燃著的蠟燭乃是對個人而作的一項致敬。其他的節日能快活人心,但慶祝生辰卻滿足人的自驕心。」

基督徒參加「滿足人的自驕心」的慶祝是明智之舉嗎?耶穌對驕傲自大的法利賽人提出警告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馬太福音23:12)過度滿足自己的自驕心可能導致人被上帝所貶抑。「我們絕對不可驕傲,」使徒保羅勸勉說。——加拉太書5:26,《現譯》。

『可是為什麼要挑剔像慶祝生日這一類的小事呢?』有些人可能提出異議說。因為基督徒相信「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這條聖經原則在此適用。——路加福音16:10。

除此之外,即使開生日會可能看來是『一件小事』,但事情卻牽涉到一項重大的原則。第四世紀的教會之所以開始慶祝生日乃是由於教會在思想上發生了一項重大改變。正如我們在第26頁見到,教士范戴克認為基督教會「不屬世界」的聖經原則乃是一項「較低的觀念」。可是,信仰基於聖經的基督徒卻無法接納這樣的見解!

聖經絕沒有授權給教會捨棄耶穌的這項教訓:「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約翰福音15:19)教會從那裡獲得權柄將耶穌的教訓視為『較低的觀念』而不再謹守呢?誰授權給教會轉而跟從所謂的『較高觀念』,與世界打成一片以求拯救世界呢?

聖經的雅各書以強烈的語氣說:「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上帝為敵了。」(雅各書4:4)這段話有暗示教會可以與世界打成一片,接納其宗教儀式而使之得救嗎?

更美的事

雖然嬰孩出生是一個喜樂的場合,可是聖經卻作了一項饒有趣味的評論將事情的正確觀點闡明出來:「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傳道書7:1)這怎麼可能呢?

我們所有人都在出生時從始祖亞當夏娃承受到罪和不完美。我們生來便失去了上帝的喜悅,在我們的前頭只是短暫和充滿禍患的一生,至終不免一死。——約伯記14:1-4;羅馬書5:12。

雖然我們所有人生來便有如置身於上帝的震怒之下一般,情形卻並非毫無希望。聖經的執筆者約翰說:「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3:36。

因此從上帝的觀點看來,我們出生後所享有的不完美的生命絕不是真正的生命。這足以解釋何以在上帝面前建立美「名」是如此重要!倘若人運用一生去贏得「好名聲」,那末,當他那充滿意義的一生過去之後,我們便的確可以說「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了。這樣的人享有肯確的復活希望而能夠再次活過來。(以賽亞書26:19)由此看來,努力與上帝保持良好的關係而為此喜樂豈不比慶祝人的生辰更勝一籌嗎?畢竟,從上帝的觀點看來,我們僅像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4:14。

「他們從不慶祝……」

最近一位耶和華見證人與一家人交談時獲悉有其他的見證人居住在隔鄰。這個家庭怎麼曉得鄰人是見證人呢?一個小孩子答道:「他們從不慶祝!」

「不錯,耶和華見證人從不慶祝人的生辰或其他節日,」見證人答道,「可是,你知道我們也在其他的時候聚集起來交往而得到很大樂趣嗎?」

小孩子感到十分驚奇,他瞪著眼問道:「你們真的有這樣行嗎?」

耶和華見證人並不穿著偽裝神聖的黑色宗教袍服和粗布毛衣。他們拒絕慶祝生辰的主要原因乃是由於他們切望取悅上帝。正如自俄利根以來的基督徒所留意到一般,他們發覺聖經只談及過兩次生日慶祝,所慶祝的是埃及法老王和羅馬統治者希律安提帕的生辰,而兩者都不是上帝的僕人。此外,耐人尋味的一點是,在這兩項慶祝生日的記載中聖經均談及有人被處決。——創世記40:20-22;馬太福音14:6-11。

可是耶和華見證人卻享有生活的樂趣。他們樂於一起共享有益身心的消遣時光。他們一同熱切仰望在上帝的王國統治之下享受永生的幸福。(馬太福音6:9,10;啟示錄21:3,4)他們深信時候很快便會來到,嬰孩不會再在一個充滿痛苦和憂傷的世界中出生。反之,所有出生的人均會享有長久活下去的希望,以致數算人的生辰在那時會成為毫無意義的事。但在這些日子未到之前,由於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上帝的愛心,見證人甚至在『小事』上也力求取悅上帝;他們對一些在基本上仍然帶有偽宗教色彩的慶祝所懷的態度便將這種決心反映出來。

「我們的一生年歲不過七十,健壯的可能到八十;但所得的只是勞苦愁煩;生命轉瞬即逝,而我們都成過去。求你教我們數算我們短暫的年日,好使我們增進智慧。每日清晨,求你使我們飽享你不變的愛,使我們一生充滿歡欣喜樂!」——詩篇90:10,12,14,《現譯》。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