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3 2/8 25-27頁
  • 「要說什麼才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要說什麼才好?」
  • 警醒!198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第一個障礙——個人的思想
  • 作積極的聽者
  • 心的藝術
  • 談話的酬報
  • 改良交談的技巧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交談是一門藝術
    警醒!1995年
  • 談話的藝術
    警醒!1976
  • 能造就人的談話
    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2/8 25-27頁

「要說什麼才好?」

培養談話的藝術

「學校裡其他的孩子似乎都知道應該說些什麼。他們時常都有適當的話可說。別人也對他們感覺興趣。但是我就不同了,」一位多年來飽受害羞之苦的青年說。他所描述的正是普世千百萬人有同感的景況。

「我在人群當中會手心發汗、胃裡作嘔,神經緊張,頭腦一片空白。我說些什麼才好呢?我喜歡別人,希望與人溝通,於是嘗試這樣行。結果由於緊張之故,只是雜亂無章地說些索然無味的話。事後我感到比未開口時更糟。」

有時你自己或所愛的人也會有類似的感覺。不少人發覺很難越出「你好嗎?」的談話範圍。在溝通方面的失敗可見於愈來愈深的寂寞以及「沉默的」家庭日益增加一事。

在談話方面拙口笨舌的原因何在?事情可能和一個人的教養有關。此外,今日許多人趨於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很少關懷。同時,儘管外向的人很多,但害羞的人也不少。詹巴杜(P. G. Zimbardo)博士所著的《羞怯》一書報導,一項以五千人為對象的調查透露,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聲稱他們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曾害羞,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則自認目前害羞。

在論及另一個難題時,一位作者說:『我們選擇扭開電視機使各人不用開口。』鑑於觀看電視對家庭的影響,在意大利一個討論大眾知識的會議席上一位發言人作出不同凡響的建議:「要每週一次關閉所有電視台。」為什麼呢?他說這樣會「使家人再度交談,恢復一種久已失去的習慣。」

這一切情況使許多人無法培養談話藝術。可是,這個難題有方法可以克服嗎?

第一個障礙——個人的思想

「有兩個觀念是我必須從腦中排除的,」上述的青年報導說。「首先,我過於以自我為中心。我過度憂慮別人對我所說的話有什麼想法。我以為別人一定會瞧不起我。其次,我時常以為別人總是批評我所說的每一句話。」什麼可以幫助他克服這樣的感覺呢?

他後來聽到一個聖經演講,講者表示真愛「不求自己的益處」,而且「凡事相信。」這項勸告幫助他開始信任別人,不貿然認為別人懷有不良動機(即使有些人頗難相處),對別人較多接近,結果他便不再像以前那麼以自我為中心了。——哥林多前書13:4-7。

只想到自己的興趣使有些人談個不休。另一方面,有些人則仿效美國政治家柯立芝(Calvin Coolidge),他是以完全不顧談話藝術知名的。有人曾經問他為什麼參加這麼多餐會,但卻看來十分厭倦。他答道:「人總要在某處吃飯的。」不錯,有人認為在集會中的責任僅是填飽肚腹而已!

使言談有趣需要有資料可說才行。因此要在知識上充實你自己。閱讀報章或雜誌(例如本刊)時留心或作點筆記可以使你增加知識,也使別人樂意聆聽。

作積極的聽者

「我必須承認自己在聆聽方面有一個常見的弱點,」一位婦人寫道。「我時常喜歡向朋友提出勸告。她們有時打電話對我訴苦,希望有人分憂。她們所期望的只是有個人同情地傾聽而已,可是,我卻熱心地立刻提出十五個解決方法。」這位婦人發現她的朋友們很快就終止談話。

同樣的情形可能發生在任何不願作積極的聽者的人身上。與其思想下一回要說些什麼、打斷講者的話柄、終止別人談話或顧而言他,不如作一位優良的聽者去耐心地傾聽。沒有人可以同時作兩件事而全神兼顧。一位家庭主婦表達許多已婚女性的感想說:「我們不相信一個人在閱報時可以留意聽我們說話。……我們不相信一個人穿起睡衣、洗過浴、刷淨牙齒、躺在床上閉著眼睛而仍說他正在聽著我們談話。」

作為一個積極的聽者,你應該以大部分時間望著對方,以詞語或姿勢(例如點首)表示你對他所說的話感覺興趣。不時表示明白對方的處境。(例如,「我知道你有怎樣的感覺。」)提出一些機巧和中肯的問題。不要遲疑不敢請對方解釋。人們往往樂意把事情解釋清楚。

當然,學會和應用若干談話技術頗有幫助。但若要精通談話的藝術,就不僅是熟習一套法則便行了。

心的藝術

除非心裡充滿對別人的仁愛關懷,否則腦裡有許多話要說也可能是個劣等的談話者。聖經提議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

敏於留意別人的感受和興趣乃是培養談話藝術的要訣。可是,這種敏感應當不但藉著對別人表示關懷,同時也藉著我們所說的話反映出來。顯然,粗暴和『傷人的言詞』不會表示愛心。有時甚至閒談也能造成傷害。——提多書3:2。

例如,星期三下午縫紉中心的一群婦女在閒談中論及新近遷來該區的一家人有個「吸毒女兒」的醜事。其中一位婦人後來熱心地在談話中向一位傳道員的妻子提及這件事。

「事情還有另外一面,」傳道員的妻子反駁說。

「那次集會你沒有在場,」對方堅稱。「你若在場,你——」

「不,我曾在那裡——在他們的屋裡,」傳道員的妻子回答。「她並不是他們的女兒——也沒有任何親屬關係。他們非親非故,她只是個可憐的女孩,由於久病和痛苦不堪,結果醫生使她成為鴉片惡習的犧牲者。這家人試圖治好她。他們為此而放棄自己的家園——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最近才發現這件事——藉著一位醫生的幫助。」

那位婦人突然起立要離去。為什麼這樣匆忙呢?『我必須去告訴其他婦女這件事美好的另一面,』她難為情地紅著臉說。不錯,在「閒談」所論及的事件中往往有另外的一面。

因此,要勒住舌頭不說可以破壞別人名譽的話。不要傷害別人的美譽。(參閱箴言16:27,28。)請自問一下:我所說的話有多少是對別人不利的?經過忠實的自我檢討之後,你也許會看出有調整的必要。

談話的酬報

談話可以幫助你與別人接近和認識更深。家庭可以成為更鞏固。夫妻和父母子女之間的隔膜會較小。吸收別人的智慧可以增加知識。青年人可以從長輩的談話中汲取他們多年的人生經驗。生活會變成更加有樂趣。

因此,談話的藝術是值得培養和運用的。

[第26頁的附欄]

你是個優良的談話者嗎?

● 當三五成群交談時,你的談話是否佔了百分之五十的時間?

● 當一位朋友的心情興奮或惡劣時,你能感覺到嗎?

● 你的談話是否以一個題材——你自己——為主?

● 你有把刻薄誤以為機智嗎?

● 你對於粗魯無禮和坦率開朗是否混淆不清?

● 你有探詢別人的興趣嗎?

[第27頁的附欄]

談話藝術一得

怎樣開始談話

● 自我介紹。

● 談論當時彼此同享的一項經驗。

● 給予衷心的稱讚。

● 請求或提出幫助。

怎樣使談話繼續下去

● 提出問題。例如關於事實的問題——「今日氣溫是否已達到華氏80°以上?」或訊問意見——「你覺得這個地區的治安正變得越來越差嗎?」

● 鼓勵人談及他自己。「你在那裡長大?你喜歡你的工作嗎?這種工作是怎樣入門的?」

● 提供你個人的故事或益智的「消息。」

● 避免提出不當的批評,但對別人的談話可以自由表達你的感想或反應。

● 知道在什麼時候應該離去。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