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3 2/8 27-30頁
  • 生命之河,死亡之河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生命之河,死亡之河
  • 警醒!198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在尤他柏拉特斯
  • 流入拜哈和西孟加拉
  • 生命之河和死亡之河
  • 加爾各答——生氣勃勃、豐富多采的城市
    警醒!1998年
  • 雙河記
    警醒!2000年
  • 印度教——尋求解脫的宗教
    人類尋求真神
  • 中非洲的巨河
    警醒!1974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2/8 27-30頁

生命之河,死亡之河

《儆醒!》雜誌駐印度通訊員報導

「我們回頭一望,看見一條細流向我們這邊流過來,我們立刻奔跑,水流在後追趕,趕上我們時開始浸到我們的腳。我們脫去涼鞋以便跑得快點,但水流繼續上升,現時已在我們腳踝四周捲起漩渦。可慶幸地,我們已到了家,立刻跑到樓上,深信水勢不會漲到這麼高。

「我們上到頂樓,望著洪水湧來。道路變成河流,奔流的河水集中在交叉路上確是罕見的景象。水勢上漲得極快。鄰近地方水深已達5英尺(1.5米)。」

以上是印度巴特那一位居民描述他在波瀾壯闊的恆河暴漲時的經驗。

請想像一下這條長達1,560英里(2,500米),維持三億人生活的河流。不錯,地球的全部人口有十四分之一依靠恆河的水流為生。但在許多印度人看來,恆河不僅是生計的來源而已。印度教徒視恆河為喜馬哇特(喜馬拉雅山的化身)的女兒恆迦,是一位可供崇拜的神。他們認為,在恆河沐浴能除去罪孽;把死者火葬的骨灰倒落河中,死者就可以直接升天。

在尤他柏拉特斯

這條河流起源於距離西藏邊境不遠的印度尤他柏拉特斯省內,喜馬拉雅山差不多2英里(3.2千米)高的一個冰窟。融雪積水所造成的小瀑布水流沖下崎嶇的山坡,不久就匯合另一條河流,阿拉蘭達河,的上游而寬闊起來。至此,恆河的確可說是名副其實,因為印度語的恆迦一字(即恆河)意思是「迅速前進者」。

最後,恆河越過多個山嶺和繞經哈特華廢墟。今日這些廢墟只有印度教的「聖人」居住。這些「聖人」身上通常只圍一塊腰布,頭髮蓬亂,通身塗著「聖」灰。

現時恆河平靜地向東南方伸展。在南方靠近另一條大河,朱木納河。這條河也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奔流將近860英里(1,384千米)之後在阿拉哈巴與恆河匯合。可是,在匯合之前,這兩條河流組成所謂都亞伯或「兩河之間的土地。」

在年中若干時候,這塊都亞伯土地轉變成沃土,盛產小麥、大麥、粟和棉。甚至恆河的沙堤也成為麥田和糖的產地。沙洲和沙灘盛產西瓜、青瓜、和甘美的甜瓜。

在匯合朱木納河之前,恆河流經有「印度曼徹斯特」之稱的工業城市康浦耳。恆河在這裡也對人大有造益。康浦耳的一位居民,威菲特·約翰先生,說:「在漫長的乾旱季節,當水位降低時,村民在恆河沙洲上興建臨時的小村落。他們在沃土上種植細小的作物,每天以小艇載著蔬菜前往路旁售賣。」河水泛濫時又如何呢?「這些農夫每年帶著小量牲畜和衣物往別處暫住,等候第二個旱季來臨。」

恆河和朱木納河終於在阿拉哈巴匯合。既然朱木納河也被視為聖河,恆河這時受到加倍的尊敬。許多朝聖者前來匯合處崇拜及在河裡沐浴。過了阿拉哈巴,河水的沖積平原有時達到10英里(16千米)寬。在炎熱的乾旱季節,河水看來頗為平靜,但在雨季它可能突然變成無可抗拒的洶湧洪流——為粗心大意者帶來死亡的河流。

現在我們來到另一個朝聖之地維蘭拿斯或便那斯。這裡河的兩岸有綿亙多哩的山路,通至沐浴者所用的水旁。一位遊客描述現場的情形說:「河畔擠滿了虔誠的印度教徒,他們在作各種崇拜方式的活動。遭喪的人從火化親屬的骸骨灰燼中搜集骨灰,其他的人在不同的場面作宗教沐浴。有些人盤膝端坐作敬拜狀,顯然在崇拜河流和太陽神。他們奠酒入河,面朝太陽,口中念念有詞。」

流入拜哈和西孟加拉

當恆河蜿蜒流向東部的拜哈省之際,農作物也逐漸改變,最後變成以種植稻米為主。這時有其他河川合流,包括源於額非爾士峰的高斯河在內。這時河流逐漸擴大,直至巴特那之東,即著名的巴特那米出產地,河流的「蜿蜒地帶」寬達20英里(32千米)。

恆河從拜哈省湧入西孟加拉,然後流出印度國境而進入孟加拉國。在越過邊境之前開始了龐大的三角洲地帶。三角洲佔地將近57,000平方千米(22,000方英里)。這裡的河道也是居民的生活所依。三角洲的景色一片青蔥。孟加拉農民種植295種不同的稻米。

三角洲沿岸有不少潮水森林,那裡是孟加拉虎和恆河鱷魚之家。河裡的魚類繁多,足以維持小型的漁業。

三角洲中的巴達馬河是恆河的主流,在孟加拉境內。這條河最後分成許多細流,波瀾壯闊的恆河終於從四十多個不同的河口流入孟加拉灣。

三角洲最南端的支流是何基利河,它在印度境內流經大都市加爾各答。加爾各答雖然距離大海129千米(80英里),它卻是個繁忙的海港。「在加爾各答的何基利河上的商業極其繁盛,」在加爾各答附近出生的加格拉威提說。「加爾各答是世界最大的黃麻輸出地和印度的傳統茶市。加爾各答的繁榮其實是恆河之功。」

生命之河和死亡之河

不錯,恆河的喜怒對住在廣袤的恆河沿岸平原的三億人說來可能意味到生命或死亡。當季候雨來臨時,河水可能暴漲而泛濫到兩岸和附近地方。

在拜哈省,許多人正過著危急存亡的生活。他們在乾旱季節受到餓死的威脅,在雨季則有淹死之虞。據不久之前在拜哈省巴特那水災的一位生還者說,報章報導僅在巴特那和鄰近地方就有140,000家園被毀,超過300,000人無家可歸。不錯,恆河可以成為死亡之河!

可是,這僅是當人們未能測透它的喜怒和採取預防措施時為然。事實上,它還是以生命之河居多。它每天運送900,000噸淤泥,包括從山上沖下的大量天然鹽在內,它在泛濫時沖洗地上,造成新鮮肥沃的表土,使其成為世界物產最豐饒的地區之一。

數以百萬計的印度教徒崇拜這條莫測高深、維持生命的河流。可是,不少印度人已意識到這條河其實只是自然界的東西。他們知道這是仁愛的造物主耶和華的恩賜。他們並不崇拜創造物,反之,他們感謝造物主賜予生命,並且令壯大的恆河使許多人的生命得以維持。

[第29頁的精選語句]

三角洲上的多處潮水森林乃是孟加拉虎和恆河鱷魚之家

[第29頁的精選語句]

波瀾壯闊的恆河最後分成許多細流,從四十多個不同的河口流入孟加拉灣

[第28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中國

西藏

尼泊爾

錫金

不丹

雅魯藏布江

孟加拉

恆河

朱木納河

勒克魯

恆河口

孟加拉灣

印度

恆哥他利

哈特華

阿拉蘭達

林根迦河

恆河

德里

亞格拉

渣木拿

拔華

勒克魯

康浦耳

阿拉哈巴

便那斯

根特河

蘇爾河

恆河

哥格勒河

甘特河

巴特那

高斯河

蒙斐爾

加爾各答

何基利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