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3 7/8 24-27頁
  • 基督教國使人歸信的方法與基督的教訓一致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基督教國使人歸信的方法與基督的教訓一致嗎?
  • 警醒!198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君士坦丁的歸信
  • 異教民族的歸信
  • 在英國的早期歸信
  • 在薩克森及其他國家中的歸信
  • 法國南部異端的歸信
  • 回頭
    洞悉聖經(上冊)
  • 叛道——閉塞了通往真神的途徑
    人類尋求真神
  • 君士坦丁大帝——基督教的維護者?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8年
  • 基督教國如何變成這世界的一部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7/8 24-27頁

基督教國使人歸信的方法與基督的教訓一致嗎?

基督教國有什麼不妥?為什麼它分裂成無數的教派?何以這麼多人捨棄了他們的教會?為什麼信奉「基督教」的國家這麼頻常地互相爭戰?真正跟從基督的宗教絕不是這樣的。那末,究竟出了什麼毛病呢?是基督教國使人歸信的方法錯了嗎?它的基礎是浮沙抑或磐石?——馬太福音7:24-27。

歸信意味到從一種生活方式改變為另一種。例如,在公元50年使徒保羅在哥林多曾使許多人歸信基督教。哥林多城當時以道德敗壞見稱,因此「哥林多化」一詞意指「賣淫」。保羅後來寫信給他在哥林多的弟兄說:「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親男色的、偷竊的、貪婪的、醉酒的、辱罵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國。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哥林多前書6:9-11。

基督在起初創立純真的宗教是怎樣墮落成為今日基督教國的宗教制度的呢?事情牽涉到多種因素。使徒彼得曾預告有些「假教師」會犯「淫行」和「引進異端」而造成了道德墮落的後果。(彼得後書2:1-3,《新譯》)耶穌曾對門徒說:「你們不屬世界。」(約翰福音15:19)但在第2和第3世紀,異教的哲學和屬世的趨向腐化了基督教。使人歸信的方法也隨之墮落。

君士坦丁的歸信

在第4世紀發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歸信」事件之一,那便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歸信。據說他在發動一場戰爭之前看見天上出現一個十字徽號,上面寫著:「憑此征服」。

君士坦丁有成為真正的基督徒嗎?基督徒的歸信是以水浸禮,即完全浸入水中,為象徵的。君士坦丁把這項重要步驟延至臨死時才舉行。歷史家費施爾(H. Fisher)在他所著的《歐洲歷史》一書中聲稱君士坦丁並不是「一個基督徒」,並且補充說:「他處死了妻子和兒子。……他信基督,但同時也信奉長勝的太陽。[守星期日(Sunday)是君士坦丁發起的]他……保留教皇之職自任。」

由於君士坦丁的支持,「基督教」(墮落了的那種)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結果,改信者突然大增而立下了後來大批人歸信的先模。歷史家吉朋(E. Gibbon)解釋說「社會的低層人物善於模仿,那些出身貴族,有財或有勢的人的歸信不久就為許多依附他們的人所跟隨。」

異教民族的歸信

到了第5世紀,腐敗的羅馬帝國開始衰落和崩潰。好戰的日耳曼民族侵入帝國邊境,向南挺進。著名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宣告崩敗,歐洲成了戰場。這時,法蘭克國王克洛維一世擊敗了敵手而成為西歐大部分的君主。法蘭克人並非基督徒,但克洛維一世卻娶了一位信奉天主教,名叫歌露蒂德(Clotilda)的公主。

據某些記載所說,克洛維一世有過與君士坦丁類似的經驗。他當時正與阿林曼尼族人苦戰,遂懇求基督使他戰勝。結果他戰勝了。他在496年班師回朝時受了浸。奧曼(Charles Oman)在《黑暗時代》一書中聲稱:「他手下的3,000軍士跟隨他到洗禮盆前。」

他們有成為真正的基督徒嗎?奧曼回答說:「皇帝的歸信在他的性格和行為方面很難說有任何有利的改變。……法蘭克人……倉卒地跟從他加入教會。……可是,無論是君王或人民,他們的改變差不多完全是表面的。」

在英國的早期歸信

英國在第6世紀時大部分是屬於非基督教的。在帝國統治之下它曾稍為「基督教化」,後來撒克遜人侵入英國,把信奉「基督教」的英國人驅至西部。這些「基督徒」與羅馬教廷並無關係。教皇格列高里一世(Gregory I)於是在公元596年派遣一位名為奧古斯丁(Augustine)的僧侶前往根德郡(Kent)的林斯基(Ramsgate)附近地方。他不久就使當地的艾思爾拔王(Ethelbert)歸信,根德人也隨之而行。英國的其他部分同樣有大規模的歸信發生。費施爾寫道:「這裡也和其他地方一樣,異教徒的歸信並非受到心中懊悔所感動而是由於君主對順民所施的壓力。君主的宗教變成了民眾的宗教。」

但奧古斯丁受教皇委派的主要任務乃是要使獨立的英國「基督徒」轉向羅馬。奧古斯丁與當地主教舉行的兩次會議完全失敗。這位「聖人」大聲說,「倘若你們不肯與朋友言和,就要與敵人爭戰了。」這種囂張的態度反映出教皇格列高里一世的政策;據《大英百科全書》所載,他「有時為了使異教的人歸入基督教而不惜對他們用武。」

在薩克森及其他國家中的歸信

在迫使非基督教的歐洲歸信方面,戰爭的確擔任一個主要角色。論到從公元768年至813年掌權的法蘭克王查理曼(Charlemagne),歷史家威爾斯(H. G. Wells)說:「他每次發動侵略戰爭都使其成為宗教戰爭。……整個國家的人民在刀劍要脅之下集體歸信基督教。」他於782年在維登(Verden)集體殘殺4,500名囚犯,只因為他們叛離「基督教」。關於薩克森的征服,《大英百科全書》聲稱:「這件傳教工作所採用的殘暴手段是中世紀初期前所未知的。」

東歐的斯拉夫族人無疑受查理曼的殘酷名聲所威嚇,於是聞風歸順和改信。在988年,俄國統治者烏拉底米爾(Vladimir)計劃迎娶一位信奉天主教東方正教的拜占庭帝國公主,並且同意以成為「基督徒」作為政治契約的一部分。後來他「下令民眾集體受洗。」

「歐洲歸信基督教,」歷史家費施爾寫道,「在經歷過最初一段窮困和熱心的英雄時代之後,主要是物質利益或政治壓力所促成的結果。歌德人、法蘭克人、撒克遜人、斯干的納維亞人歸信基督教並不是由於個人直接受到內心的啟迪,而是人民附和大眾趨勢和隨從政治首長的指揮。」

當時不少教士已變成財雄勢大、道德墮落。這造成了「異端」教派的興起。到12世紀,法國南部已成為異端的溫床。我們且考慮一下教會試圖怎樣行——

法國南部異端的歸信

法國南部有兩個異端教派——卡他(Cathars)或艾比根斯(Albigenses)教派以及華爾多(Waldensians)教派。前一派人數眾多,他們的信仰包含基督教的成分和東方思想。華爾多教派則較為正統,教徒熱心於在民眾當中傳講聖經。

教皇先採用勸人歸信的和平方法。這個方法失敗之後,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拉特蘭宮會議中聲稱:「教會……必須……求助於諸王,懼怕受政府的懲罰也許可以迫使人為自己的過犯尋求屬靈的醫治。」

可是,教皇英諾森三世卻試推行另一項傳教運動。以熱心推行這項運動著稱的是一位西班牙教士古薩文(Domingo de Guzman)。但儘管他熱心推行運動,異端教派歸信的還是很少。旦米尼克教派的一位作家報導他曾說:「祝福若不生效,用粗棍就會成功。」「粗棍」是指什麼而言呢?

1209年7月,一支由武士、武裝兵士和傭兵組成的強大軍隊從里昂向法國南部進發。他們稱為十字軍。他們是徇教皇英諾森三世之請而召集起來的,目的是要派遣十字軍征剿異端教徒。他們的指揮官是教皇所派的使節。7月21日,軍隊在法國南部的貝西亞紮營。他們要求將一群異端教徒交給十字軍,但被市民所拒。

十字軍翌日即行攻城,城中的少數守軍抵擋不住。傭兵(一班兇惡的亡命之徒)和武士們肆無忌憚地隨處擄掠。許多人逃入教堂中避難。歷史家奧登堡(Oldenbourg)在《蒙特克大屠殺》一書中描述這項行動的後果說:「所有教堂的門被撞開……裡面的人不論老弱婦孺和教士都被集體屠殺。……在短短數小時內,富庶的貝西亞市屍橫遍地,血流成河,一切均蕩然無存。」這種驚人的獸性表現竟出自教皇使節指揮之下的人,他得意洋洋地上書教皇說:「被殺的市民將近2萬,不論年齡性別。」

這條「粗棍」生效嗎?數以百計的卡他教徒和華爾多教徒被燒死在柱上,但在1229年,經過戰爭慘禍20年之後,這些異端教派在法國南部仍然備受擁護。

在1233年,兩位旦米尼克派的僧侶獲得特殊權力作為宗教裁判官。他們所用的方法是宣布一段「特赦時期」,異端分子或同情異端的人在期限之內可以前往自首和懺悔。但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歸信」,他們必須告發別人。這種狡計,加上人們對受酷刑或被燒死的恐懼使許多人與之合作。告發案件越來越多,於是形成了一段恐怖時期。只在莫瓦薩一地就有210名異端分子在一場恐怖大屠殺中被活活燒死。宗教裁判所在壓迫卡他教徒方面十分成功。但華爾多教徒卻仍然存留。

數世紀之後,法國由於教會與改革分子的衝突而騷亂頻仍。在英國,當英王亨利八世於1534年自立為教會元首時,拒絕歸信他的政-教新制度的天主教徒處境十分危險,因為「君主的宗教」也要成為「人民的宗教。」

基督新教在他的兒子愛德華六世統治時大有進境,可是隨著天主教的瑪利女王登位,鐘擺又移往另一方向。邱吉爾爵士在《英語民族歷史》中評論說:「組成這個國家的人民奉英王愛德華六世之命向一條救恩之途邁進,在瑪利女王治下卻奉命走向相反方面;凡不遵從第一次命令採取行動或在第二次命令之下沒有轉向以證明自己歸信的人則必須在必要時冒死於絞刑架或柱上的危險以證明自己的信仰。」

你能夠想像耶穌基督或任何真正基督徒會為了別人的信仰不同便把他們判處絞刑或縛在柱上燒死嗎?

[第26頁的精選語句]

整個國家的人民在刀劍要脅之下集體歸信基督教

[第25頁的圖片]

數以百計拒絕歸信的人被縛在柱上活活燒死

[第26頁的圖片]

查理曼以殺戮威嚇拒絕受洗的人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