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相反的遠親
《儆醒!》雜誌駐南非通訊員報導
慣獵大動物的獵人梅遜(Michael Mason)雖然冷酷無情,但卻不忍把槍瞄向努比亞的野驢。為什麼呢?「在任何只見過馴驢的人看來,」他寫道,「野驢在天然棲息地的行動乃是一項令人驚喜的發現。牠們的行動多麼富於詩意!牠們在爬上或奔下那險峻、崎嶇、光禿的岩石時的悠閒、優雅和敏捷在我們看來,……純種的馬與牠相比也只像患了風濕的老馬而已。在平原上……牠們跑得這麼快捷不倦,以致乘用馬或賽跑的駱駝也追不上牠們。」
由於抵受不了人類的現代武器,這種美麗的動物在野外已有絕跡之虞。還有其他品種的野驢也處於危險境地。最後一頭聖經時代的敘利亞野驢曾於1929年在維也納的史高布魯動物園為人所見。
家驢的境況比野驢較佳。作為負重動物,家驢依然在這方面擔任重要角色,尤以在生活步調不甚緊張的地方為然。據估計現時有四千萬頭驢子和一千萬頭騾子在世界各地仍然被用來擔任耕種和運輸的工作。
也許你納罕,驢子是誰馴養的?牠與牠的遠親野驢比較起來又如何?
驢子是人馴養的嗎?
動物學家聲稱人曾把非洲品種的野驢馴養成為家驢。可是有什麼證據支持這項聲稱呢?
「每一樣與家驢世系有關的事幾乎都是猜測的,」《國際野生動物百科全書》承認說。雖然非洲野驢——努比亞和索馬利種——比亞洲野驢較像家驢,但也有許多確定的差別之處。「看來一般人都同意索馬利野驢和家驢只有很少或甚至毫無關係,」這方面的一位權威人士格魯夫士(Colin Groves)博士聲稱。論到被視為家驢最重要的祖先的努比亞野驢,他說:「兩者之間有不少差別:努比亞野驢的肩上橫線不若家驢這麼明顯地是一條長長的斑紋,耳背呈蒼白色而非黃褐色。當然,野驢的頭骨大得多,而且還有其他不同之處。……我十分懷疑努比亞野驢真的是家驢的祖先。」
那末,是否沒有任何可靠的權威能解釋牠們在特徵方面的差別呢?聖經又如何?聖經解釋何以這些是遠親的動物具有相反的特徵,說:「於是上帝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不錯,耶和華上帝乃是創造家畜,包括驢子在內,的造物主。他仁愛地為了人類的益處而創造了這些動物。——創世記1:25。
野驢的特徵
野驢和家驢之間最顯著的差別是在性格方面。兒童喜歡撫拍驢或騎驢。他們可以照樣對待野驢嗎?在《非洲動物》一書中,費力克斯(Felix)博士寫道:「野驢特別機警和怕羞,因此非常難以接近。稍有危險徵象,牠們就朝各個方向飛跑,機巧地跑上跑落陡峭的山坡。」
被人擒獲和照顧的野驢野性依然不改。維也納動物園主持人描述上文提及現已絕種的野驢說:「牠性情暴烈,隨時準備用牙齒和蹄去攻擊人。……敘利亞野驢正是野性不羈的寫照。」
這項評論正好和聖經所載,造物主對野驢的描述一致:「誰解開[野]驢的繩索?我使曠野作牠的住處,使鹹地當牠的居所。牠嗤笑城內的喧嚷;不聽趕牲口的喝聲。遍山是牠的草場,牠尋找各樣青綠之物。」——約伯記39:5-8。
這項描述是否符合今日野驢的棲息習慣呢?《動物的野世界》一書說:「非洲野驢住在荒涼的岩石地區,那裡的氣溫可能高達華氏122°[攝氏50°]。」位於伊索匹亞北部丹拿基低窪地帶的大鹽原乃是人跡罕到的荒漠。那裡盛產索馬利野驢,鹽是牠們愛吃的食物的一部分。最大的野驢,騫驢,住在高度4,500米(15,000英尺)的西藏山嶺。儘管嚴冬和下著大雪,牠們在這些山嶺上仍能「找尋各樣青綠之物」而生存。關於這點,《野外的馬、驢和斑馬》一書評論說:「騫驢以青草和低矮植物為食,尤其喜歡吃富於矽酸、粗壯尖銳的沼澤青草;此種青草可以割裂任何其他馬類較為敏感的口部。」
野驢能被人引誘離開這些地區嗎?「牠們遠避人類居住的地方,不惜飽受口渴之苦,」《國際野生動物百科全書》說。這一切都與家驢性格剛相反。
長耳先生——人的甘心奴僕
驢子雖然生性慢吞吞,牠卻甘心為人馱負重物。經過一天辛勞之後,給予一些乾草和清水,牠就心滿意足了。由於牠極富耐性,以致有些人加以藐視,例如有句誹謗的話說「你這笨驢。」驢子真的很笨嗎?「不,」權威人士說。「驢子有時在拒絕負荷太重方面所表現的倔強是人所共知的,但牠那同樣為人熟知的愚笨很可能是由於牠對於殘酷待遇和忽略所生的反應而促成的。由於天生刻苦耐勞,牠以感情和忠誠報答善待牠的主人。」——《大英百科全書》。
事實上,驢子的智力被認為比馬更高。驢子在若干程度上反映出牠們的主人來,牠對於仁慈的訓練會作出反應。(箴言12:10)一位經驗豐富的動物飼育者史雲芬(Averil Swinfen)寫道:「驢的成就大部分取決於主人怎樣加以教導。……牠的感覺力很敏銳,並且很容易養成與人相處的習慣。因此,動物的行為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牠的主人或訓練者的作風。」
驢的記憶力強乃是智力的明證。牠在第一次經過一條路線之後就不會忘記。有些驢主放開韁繩,在車中小睡,讓驢子拉著他們回家。一位男子憶述童年時讓驢子拖車上學,他在車上自行做功課。
驢的力量大小視乎飼育而異。有些權威人士聲稱驢能馱負的平均重量為75千克(公斤),能拖拉兩噸半的車。與馬不同的是,驢的身材作隨圓形而宜於負重。
步伐穩定和負重力強使驢子在山區成為無價之寶。驢子在山國中,例如非洲南部的利素杜,是一項受人珍視的財產。由於道路稀少,山區的居民倚靠驢子從田地和商店馱負重物。這令人想起富有的約伯,他顯然住在以東的山區附近。他無疑很賞識他那一千頭母驢所作的服務。——約伯記42:12。
隨著科技的發達,在世上許多地方驢子已變成無用。那末,長耳先生,人的甘心奴僕,的前途會如何呢?
我們可以確信人類的慈愛造物主會採取合時的行動,不但挽救驢子,而且挽救他在地上創造的一切生物,使牠們不致絕跡。他曾經應許要使全球成為樂園。美麗的野獸和家畜將會以上帝所賦予的特性在其中擔任一個角色。這會為順服的人類帶來多大的喜樂!——創世記1:28;何西阿書2:18;啟示錄11:17,18;21:3-5。
[第28頁的圖解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馬的體格雄駿,但驢在負重方面設計較佳
驢
胸腔
脊柱隆起
背肌
脊椎骨節
肋骨
胸腔
馬
[圖片]
驢
馬
[第29頁的圖片]
由於步履穩定和負重有力,驢子在利素杜山區成為受人珍視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