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一系列提出聖經答案的文章
一組研究家花了18年的時間去證明一件事。那便是:今日青年人的焦慮和無法解決的恐懼比20年前的青年人多得多。
在1962年和1980年之間,研究者寄給四個國家中數千名青少年多組問題,他們獲得寄回的答案之後加以分析。結果如何?今日有接近百分之30的青少年承認他們懷有許多莫明的恐懼。(1960年代的調查透露只有百分之20的青少年有此感覺。)在《青春期——心理上的自我描寫》一書中,(1981年)研究家柯非爾(Offer)、柯士托洛夫(Ostrov)和侯活特(Howard)作出結論說:「1960年代的青少年較少懷有被壓倒的恐懼……[他們]比1970年代的青少年具有較高的自信」
難怪今日青年人感到憂懼和懷有許多嚴肅的問題!他們從同輩、父母、教師和社會接獲關於人生目標、性、友誼、價值觀念、宗教等繁多而彼此衝突的信息。許多人與13歲的茱迪懷有同感,她承認說:「我感到自己內心有許多不同意之點。我一提出自己的主張,就有人提出他們的意見而將我的意見徹底改變。我但願能夠保持自己的意見久一點就好了。我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
《儆醒!》所提供的良助
《儆醒!》雜誌的出版者意識到這項需要,因此提供一些深入探討今日青少年難題的具體資料。從1982年一月的英文版(中文刊1983年二月)開始,除了一期之外,每期都刊載一篇關乎青少年的文章,以青年人問……為題,文章的目的是要提供真實和切合實際的解答。
「這系列文章證明你們不斷關懷到今日的情況,」一位賞識的讀者來信說。這種關注反映出真正基督教對青年人的重視。耶穌不顧旁人提出的消極評論,對青少年的宗教熱忱表示賞識和撥出時間鼓勵他們。(馬太福音19:13-15;21:15,16)聖經對青年人提出具體、明確的忠告。(可參看箴言1-7章;以弗所書6:1-3)聖經的執筆者無疑並不企圖接管父母的責任,但他們看出青少年需要幫助去應付「少年的私慾。」——提摩太後書2:20-22。
「深刻的了解」
「我希望和祈求這些文章永不終止,」少女德芙妮寫道。「它們表現一種深刻的了解,我們需要有這樣的了解去應付有時發生的情緒混亂和困擾。」來自一位青年讀者的另一封信表示同意說:「我對於文章有很多同感。」
若要了解青年人就必須留意以下的聖經警告:「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言18:13)因此,本刊的代表曾在多個國家中訪問過許多青年人以『聽取』他們的感覺。同時,本刊考慮到多項涉及數千青年的研究結果。為了明白今日青少年的難題、焦慮和思想,我們的確付出了不少努力。
這系列文章效法耶和華上帝,他曾說:「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誡[你]。」(詩篇32:8)藉著留心觀察,上帝向人提出適合個別情形的明智指導。他了解事情的原因。同樣地,藉著聆聽革來氏家人的報告,使徒保羅能夠提供針對第一世紀哥林多小組難題的文章,墨西哥的一位少年寫道:「這些文章是針對現實的。它們不但指出原因,同時也提出補救方法。」它們強調什麼補救方法呢?
聖經的解答
「少年人[或少女]用什麼潔淨他[或她]的行為呢?」詩篇執筆者問。(119:9)「是要遵行你[上帝]的話。」因此文章所提出的解答並不是人的意見或經驗的集錦。反之,它們所強調的乃是聖經中永恆的真理。
文章所引述的經文均針對難題的癥結。文章把來自聖經的教訓應用在現代青年所經歷的各種困惑之上。青年人的經驗和評論也被用來說明聖經崇高原則的價值和怎樣加以應用。「這些健全的忠告是切實可行的,並且與聖經一致,」一位青年讀者寫道。
有人受到幫助嗎?
社方收到若干來信和報告強調這系列文章的價值。18歲的基斯丁娜寫道:「雖然這系列文章新近才開始刊登,但它們已經對我在作私人決定方面有極大幫助。」
「關於交友的多篇文章對我最有幫助,」喬治亞聲稱。「我學到不要太敏感以及不計較別人的微小過犯。」一位青年在信裡補充說:「有時我害怕表露自己的真正感情,但我多麼喜歡你們指出耶穌作為可供我們跟從的榜樣。文中表明他甚至在眾人面前哭了。」
「我習慣經常與異性約會,因為我以為這是極其平常的事,」一位名叫保羅的青年寫道。「但我從未想到結婚的問題。後來我閱讀《儆醒!》雜誌。它使我在價值觀念方面有所改善。在我打算結婚之前,我不再約會異性了。」美國新澤西州一位少女約瑟芬明確訓示。(哥林多前書1:11)論到這系列的補充說:「我看出討論約會的文章所含的邏輯和清楚的真理。我因此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感情。」
造益所有人的寶貴工具
我們希望父母們特別運用這系列文章來增加他們與青少年兒女溝通。文章包含一些敏感的題材,甚至父母也可能不知怎樣和兒女討論。文章採用切合實際的格式,可以幫助父母與兒女作平衡的談話。不少作父母的人已將每期文章在每週的家庭聖經討論中運用。美國的一位母親來函說:「作為三個兒女的父母,你們可以想像得到我為這些文章多麼感激你們。我希望能夠表達我多麼重視『愛情抑或迷戀』那篇文章。它幫助我們那18歲的孩子作出明智的抉擇,『只和主內的人結婚。』」可是,父母們仍要付出很大努力。16歲的露珊娜論到「出人頭地——人生僅是這樣嗎?」一文說:「其中資料以及我和父母的討論,幫助我在職業方面作出明智的選擇。」
文章不僅對十餘歲或二十多歲的人深具價值。「『愛情抑或迷戀』一文打開了我的眼睛,雖然我已經61歲了,」澳洲一位婦人寫道。文章既對題材作深入的探討,它們所提供的真知灼見可以對人十分有用。它們的目的是要幫助你對自己或別人作較深的了解,以及看出聖經訓示的智慧。
務要閱讀這系列文章!它們可以幫助你應付你所獨有的壓力。它們具有穩固的聖經基礎。因此你若是個青年人,務要閱讀每一篇文章。由於它以聖經為根據,你可以親自看出它們的確能夠幫助「青年人有知識和思想能力。」——箴言1:4,《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