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蜜蜂怎樣達成協議
成千上萬的蜜蜂組成一群。不久之後,其中的20或30隻飛往郊區尋覓建立新家的場地。
偵察蜂一經發現可以建家的新殖民地,就飛回群中開始飛舞。牠們所跳的舞使其他蜜蜂能夠決定場地的距離和方向。
飛舞的蜜蜂一方面急速擺動腹部,同時以直線飛向短距離的地方。牠向左轉,然後兜個圈再向前直飛。牠接著向右方兜個圈子。這樣的飛舞的模式就成了個「8」字形,有直線在中間。研究者認為蜂在某段時間內兜圈的次數是表示場地的遠近。他們發現場地距離是根據蜜蜂能用多少精力飛行來決定的。
場地的方向以「8」字當中的直線和垂直面所成的角度顯示出來,垂直面代表太陽在蜜蜂跳舞時的位置。角度若在垂直面右邊,這表示該地位於太陽右邊同一的角度;角度若在左邊,表示該地位於太陽左邊的同一角度。蜜蜂若在垂直的表面上向上擺動,牠表示那地方與太陽位於同一方向。向下擺動則表示牠們須飛離太陽才能找到場地。
舞蹈也顯示出場地的質素。偵察蜜蜂若發現理想場地,就以相當快的節拍飛舞一小時以上。當然,牠會間中作必需的休息。可是,飛舞的蜂不會離群而去。
很自然地,最急速和最耐久的舞吸引最大數目的蜜蜂,這些蜜蜂於是前往所指的場地作視察飛行。因此,當其他偵察蜂作出沒有這麼起勁的飛舞時,就只有較少的蜜蜂去探視牠們的發現。偵察蜂並不堅持自己的發現,牠們也去查考其他偵察蜂所發現的場地。終於,經過許多小時或數日之後,所有偵察蜂都為最佳場地作出舞蹈,由此表示牠們意見一致。這樣牠們遂得以保持這種團結,使20,000至30,000隻蜜蜂獲得一個地點優良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