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說聲「謝謝」嗎?
「吹吧,吹吧,冬季的風,你怎麼吹也比不上忘恩負義者的殘酷。」這無疑是言過其實!人的忘恩負義能比猛烈的冬季寒風更加冷酷嗎?很可悲地,很多人有理由同意莎士比亞的評論。
雖然受到二十世紀的許多殘酷事件所麻木,我們仍然覺得忘恩負義是非常殘酷的事,因為它打擊到我們彼此之間的基本需要。以個別而言,我們無法精通生活樂趣所需的每一件事。我們很少人會希望成為隱士,或者能夠過隱士的生活。我們需要與人相處。
因此,我們對共同利益所作出的努力若被人視為理所當然或傲慢地接受;別人若接受我們所付的代價,但只是勉強地作出服務;我們若作出仁慈的舉動,換回的只是皺眉蹙額或懷疑的目光;我們若仁愛地關懷別人,但卻被認為是軟弱的表現,別人的冷漠就打擊到我們的內心深處了。你曾有過此類的經驗嗎?
人缺乏感恩之心是由什麼促成的?答案聽起來也許相當嚴厲,但基本上是由於自私的緣故。當然,自私的程度也有差異,從粗心大意以至以自我為中心不等。粗心大意的人在別人指出他缺乏感恩之心時也許會感覺驚異或甚至傷心,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卻不以為意。不論自私屬於哪一類型,顯然這是一個需要我們留意的弱點。
培養感恩之心
你可以做些什麼事去培養感恩之心呢?首先,切勿把任何仁慈的行動看作理所當然。簡單地由衷說聲「謝謝」有什麼困難呢?在若干地方,由於被傳統所誤導,人們覺得說「請」或「謝謝」是不必要的。可是聖經勸勉我們要『表現感謝的心。』——歌羅西書3:15。
其次,要對別人為我們所做的事加深體會。這會把我們與之相處的差不多所有人包括在內,尤以家中的親人為然。一週七日,作妻子的也許要購物、洗濯、煮飯、清潔地方、照顧兒女。工作多麼持久繁重!我們有以言語和行為對妻子表示感激嗎?抑或,年復一年地過去,我們卻把妻子的辛勤僅視為理所當然?你最近有自問一下,對於妻子使家庭成為冷酷世界中一個溫暖的避難所一事所作的一切努力,我有表示感激嗎?另一方面,由於丈夫要努力維持家計,也許天天要在艱苦和時常令人灰心的環境中辛勤工作,作妻子的有對丈夫的努力表示充分體會嗎?
近年來許多家庭主婦出外工作而感受到額外的壓力。不少家務要留待晚上和週末才做。在這種情形之下,有時感恩之心便被忽略了。疲倦的人傾向於脾氣暴躁,無暇留意在生活上表現禮貌和仁慈。在這種環境之下,家裡各人必須予以寬容和體諒才行。
我們對待兒女的態度又如何?看到兒女在身、心方面日益長大,對父母的訓練和照顧有良好反應,聽從父母的教訓,知道自己是家庭一分子而分擔料理家務;感到兒女對你們的倚靠和信賴;給你擁抱和親吻道聲晚安;這是多大的酬報。不錯,作父母的有許多理由為兒女而表示感恩,父親為作母親的花費這麼多的時間去教養兒女而表示感恩;最重要的是要感激上帝,因為他是家庭的創始者。
在家庭以外,我們的同事和許多從事各種服務的人都對我們的福利有所貢獻。我們也應該對這些人表示感激。通常我們可以表現仁慈來回報,方法也許只是報以微笑或者懇摯地說聲「謝謝。」重要的是不要忙到沒有時間向人表示衷誠的體會。即使你給予別人金錢的報酬,也要表明你體會別人為你做的事和他們所表現的服務精神。這樣行會使別人快樂,也是生活中的優良目標。
你有感謝上帝嗎?
在路加福音17章我們讀到有十個痲瘋病人遇見耶穌,求他憐憫幫助他們。耶穌打算醫治他們,於是吩咐他們按照律法的規定去給祭司檢驗。他們正去的時候就「潔淨了」。可是只有一個人回來感謝耶穌,並且為了這項拯救歸榮耀給上帝。
耶穌也許有點失望。「那九個在那裡呢?」他問。「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上帝麼?」(路加福音17:11-19)那九個人竟然對這麼大的恩典——從可怖的大痲瘋惡疾獲得醫治——也沒有表示感謝。耶穌認為應當指出這件事。可是撒瑪利亞人的態度卻截然不同。他回來積極地表示感恩之心。這種態度多麼可喜!
對於歸榮耀給耶和華上帝和他的兒子及向之表示謝意,你個人的情形如何?你認為有任何東西是你應當為之而感謝的嗎?
在使徒保羅的時代,顯然許多人不以為然,因為他向羅馬的基督徒同工指出:「[上帝]的事人可以知道的,已經清清楚楚地擺在他們眼前,是上帝親自向他們顯明的。……所以人不應該有什麼藉口;只是,他們雖然知道上帝,卻不把榮耀歸給他,也不感謝他。」——羅馬書1:19-21,《現譯》。
同樣地,今日有多少人缺乏感恩之心?你可能是其中之一嗎?
感恩之心可以使人美化。它會為養成感恩之心的人帶來安寧和滿足。它可以提高人的品格。它會為人贏得上帝的祝福。「謝謝」這兩個字可以溫暖人心。因此留意隨時以言語和行為表示感謝會使上帝和人的心喜悅。
[第18頁的圖片]
有感恩之心的丈夫不會把妻子的工作視為當然
[第19頁的圖片]
「請」和「謝謝」應該是良好禮貌的正常表現
[第20頁的圖片]
我們有許多理由要對兒女表示感謝
為了日常各種服務說聲「謝謝」可以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