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子時代的無辜受苦者
《儆醒!》雜誌駐關島通訊員
1946年7月1日星期一,距夏威夷西南約2,000英里(3,200公里)的馬紹爾群島中一個平靜晶瑩,鮮為人知的礁湖內的一個小環礁突然遭受一次光亮到使人失明的爆炸所毀。一道蘑菇狀的放射性雲柱直沖上6英里(10公里)的高空,比基尼島由於成為和平時期第一個原子彈試驗場而立時為普世所知。
比基尼島包括許多熱帶小島嶼,它們圍繞著一個橢圓形,面積共299平方英里(775平方公里)的大礁湖。在廣島和長崎市遭受核子彈蹂躪後五個月,美國政府揀選了比基尼島作進一步的核子試爆。有關的宣布在美國境內發出,但比基尼人卻直至數星期後才接獲通知他們必須遷離該島。
167個島民不願離去,但在獲悉這些試驗是為了「造福全人類及終止所有世界大戰」而舉行的之後,他們才同意撤離。不久,數以千計的軍事和科學人員及數百艘船隻、飛機開始蜂擁到這個掌形的環礁上。與此同時,比基尼人愁苦地準備收拾行裝,展開漫長的流浪生活;對他們當中許多人來說,這場流浪至今仍未終止。
政府當局告訴比基尼人,一待試驗完成他們便可以重返家園,因此他們選擇在125英里(200公里)以東的朗格烈克島暫居。可是,朗格烈克島遠不如比基尼島。這個人跡罕至,由17個小島組成的環礁只有半平方英里(1.3平方公里)的旱地,但比基尼島的旱地卻有2.3平方英里(6平方公里)。它那55平方英里(142平方公里)的礁湖無法與比基尼那廣達299平方英里(774平方公里)的大礁湖相比。島上只有一口井,而其中的水是帶有鹽味的。島上的椰子品質甚劣。許多在比基尼可供食用的魚類在朗格烈克島卻是有毒的。抵步不及兩個月,比基尼人便請求返回家園。很不幸地,這是絕無可能的。
鄰近的朗格納普島民獲悉他們的困境,遂以舷外裝有鐵架的獨木舟運載魚類和其他糧食接濟他們。但朗格烈克的情形每況愈下。一場大火燒毀了百分之30產果的椰子樹,糧食的短缺更趨嚴重。在事後兩年內所作的幾份醫療報告證實比基尼人「食不果腹」,此外他們撤離朗格烈克島一事也被「拖延得太久了」。
後來,他們作第二次遷徙,暫時遷至馬紹爾群島內的瓜加林島的海軍基地營內。數月後,他們投票表決遷往吉力島。它是個獨立的小島,面積約三分一平方英里(.86平方公里)。但它卻有一個優點——島上無人居住。為何這件事關係重大呢?
馬紹爾島民在他們社群之外的環礁上並沒有土地擁有權。他們不能像別國的人一樣可以買賣土地。因為對馬紹爾人來說,土地和海是他們生活的根源,因此他們不願移居到其他有人居住的島上。在任何已有人定居的環礁上寄居便等於寄人籬下,倚靠他人的照顧。比基尼人不想如此行;因此他們遷往吉力島。
但該島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吉力島四周受一列狹長陡峭的石岩所圍繞。雖然椰子樹長得不錯,雨水也充足,但那處缺乏魚類和貝殼類,由於波濤直接拍打礁石的緣故。該處波濤洶湧,獨木舟亦無處碇泊,因此獨木舟亦無用武之地。在吹貿易風的季節,風浪大到連補給船亦無法靠岸。一個現在居於馬組魯島的比基尼人評論說:「朗格烈克和吉力島上的生活十分艱苦。由於島小糧缺,簡直連牢獄生涯也不如。」
與此同時……
與此同時,一個同屬馬紹爾群島,擁有40個小島的環礁,安尼威吐克島,也被選作試驗核子武器的場地。因此當地的土人也要撤離該島,他們被遷徙到西南124英里(200公里)以外的烏直蘭島。事有湊巧,比基尼人在較早時候已選擇定居該島,並且已開始蓋搭房舍,但當局卻突然把安尼威吐克人遷入。比基尼人對此大感憤憤不平。
接著有氫氣彈發明,首枚氫彈於1952年在安尼威吐克島試爆。有一個島及另兩個島的一部分全被烈焰所蒸發。1954年3月1日在比基尼島進行了一次(諷刺地名為『喝彩』行動)的災禍性的試驗。這是公開宣布的最大一顆氫彈,威力也許相等於最初投於比基尼島的原子彈的700倍。一道強烈得使人失明的亮光閃耀天際,然後一個溫度高達數千萬度的大火球以每小時300英里(483公里)的高速直沖雲霄。只消幾分鐘,那朵蘑菇狀的雲柱便升至100,000英尺的高空(約30,500米)。
大礁湖遭受時速高達數百哩的烈風吹襲。比基尼島上億萬噸的礁石,島嶼和礁湖被炸得粉碎,捲上雲霄。高空的強風把致死的輻射塵吹往80英里(130公里)以外,然後如雪花般降落在一艘名為『幸運龍號』的日本漁船上,禍及23名日本漁民。超過一百英里(160公里)以外,含有大量沙泥的輻射塵降下約有二英寸(5厘米)之厚。灰塵如濃霧般籠罩著整個烏太烈克環礁。總共有11個島嶼和3個環礁直接受到影響。
不久之後,該批日本漁民以及烏太烈克和朗格納普的島民開始呈現中輻射毒的徵兆:痕癢、皮膚灼熱、惡心和嘔吐等。其中一名日本漁民不久便死去;在此之後兩年間,日本政府獲得兩百萬美元作為對其餘患病的船員及對金槍魚捕魚工業受損的賠償。
試驗結束時,在比基尼島上經已進行了23次核爆,安尼威吐克島則有43次,威力從18千噸至15米加噸不等!雖然試爆是間歇進行的,但以平均而言,當一系列的核武器試爆開始後,每隔一日便有一次試爆發生。
後事如何?
核試結束後,人人都以為比基尼人可以重返家園了。原子能委員會於1969年作過初步調查之後宣布比基尼島已解除危險。所有與核試有關的廢料均被投於距主島不及一英里的大礁湖內的三處不同地點。比基尼人接獲通知:「島上已完全沒有輻射危險,我們沒有從植物或動物的生長方面發現任何不良影響。」當局釐訂了一個為期八年的清理和徙置計劃。
可是這個漫長的美夢終告幻滅。島民離開時當地是一個林木青蔥的島嶼,但回來時卻變成一個頹垣敗瓦的環礁,到處都是無用的矮叢樹,木材所餘無多,並有數以噸計的核試廢料。有些人泣不成聲。然而,藉著經濟援助,他們開始重新種植椰子樹和穀物,並且重建房屋。
但他們的難題仍未能消除。1972及1975年所作的試驗顯示輻射量遠較想像的為高。有些井水由於輻射含量過高以致不宜飲用。有些食物被禁止食用。人體內也發現含有過量輻射。因此,比基尼人要再度撤離家園——重返吉力島。50,000棵椰子樹和40間新房子——三百萬美元的重建計劃的一部分——要被迫放棄。1983年四月在各地所作的科學研究指出若不展開大規模的清理行動,該島至少要過110年才適宜居住。
別的受害者又如何?
1958年一次18千噸的核試由於連鎖反應發生問題而泄漏了大量致命的鐪237在安尼威吐克40個島嶼之一的奴烈特島上。該批核廢料在收集後被埋於由爆炸所形成的大坑穴內,然後加上一層370英尺闊(113米)和19英寸厚(48厘米)的混凝土上蓋。它蓋埋了110,000立方碼(84,000立方米)世上最危險的廢料。根據一份報告指出,它將成為「永遠的」禁區。現在該環礁中只有三個島宜於居住,在當地重植的椰子樹、麵包果樹和葛樹長大成熟之前,主要的食糧要倚賴入口。1980年,有500個安尼威吐克島民重返家園,但不及兩年便有100人由於生活艱難而黯然離開。整個清理和重建計劃花了2億1千8百萬美元。
與此同時,在受輻射影響的環礁上,居民患上甲狀腺失調、白內障、發育不全、死胎、流產等症的比率遠高於其他馬紹爾群島的居民。於1954年在「喝彩」試爆行動中受輻射影響的250名馬紹爾居民有許多患上甲狀腺腫瘤。250人全部患上甲狀腺失調症。他們極易染上傷風、感冒和喉部病患。他們大部分都易感疲倦,差不多所有人都為身體健康而焦慮不安。
一位政府領導人說:「每個受輻射影響的人都自問:『我明天會痊癒嗎?我的兒女會正常嗎?』此外當他患病時,他會問自己:『這是普通的疾病嗎?抑或是核彈的陰魂不散,現今,甚至在事後多年——回來奪取我的性命?』」一個住在烏太烈克環礁的男子哀傷地說:「我的幾個嬰孩在出生時都健康活潑,但在滿一歲之前便相繼夭折……我一共痛失四個嬰兒。我的兒子雲頓在核爆一年後出生,他因患甲狀腺癌而動了兩次喉部手術。」
希望渺茫
比基尼的流亡者前途未卜。美國政府現正考慮他們前往夏威夷的最新要求。他們大部分仍居於吉力島。他們的遭遇表明核子軍備競賽造成多麼悲慘的後果。它的代價巨大到超乎人類所能負擔,甚至在和平時期也使多人淪為受害者,包括一些居於遠離為爭取核子優勢而競賽的強國的無辜旁人在內。
聖經說:「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箴言13:12)這正是比基尼人倚賴世人時的遭遇。然而,多年來一直有一項信息從馬組魯島通過無線電廣播向馬紹爾群島的居民發出,它促請人留意的絕不是武器競賽,反之它指出上帝的王國才是真正安全的來源。唯獨這個政府才真正能夠「造福全人類及終止所有世界大戰。」不久,上帝的王國便會『止息刀兵直到地極』,並且「毀滅那些敗壞全地的人。」——詩篇46:9;啟示錄11:18,《新譯》。
當住在吉力島的比基尼人前往馬組魯島購物或經商時,他們可以從當地許多活躍的見證人親自領受這個信息,得知上帝的王國很快便會使地球恢復成為樂園,使他們可以體驗到以上所引經文後半部所描述的喜樂:「所願意的臨到卻是生命樹。」在王國治下,普世不會再有核子威脅——也再沒有人受害。
[第19頁的精選語句]
到那日人必說:「看哪,這是我們的上帝,我們素來等候他。他必拯救我們,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以賽亞書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