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不斷的疫病——性革命陰暗的一面
有人聲稱哥倫布應負罪責。若然,他的水手們從新大陸帶回來的東西就不僅是黃金小飾物和荒誕的故事而已。在他們的體內可能潛伏著疫病的種子。
可是,並非所有研究家都同意這項理論。有些人甚至聲稱這種疫病幾乎「和人類一樣古老」。他們說在埃及的木乃伊身上已發現這種疫病的痕跡。古代的文學作品也生動地描述它的象徵。此外,他們表示疑問,幾個水手又怎能把疫病傳給這麼多人呢?
因此,疫病的來源使學者們議論紛紜,而且顯得有點神祕。然而,有一件事是清楚可知的:在十五世紀末葉(哥倫布返回之後不久),歐洲突然出現一種疫病,蔓延得像野火燎原一般迅速。有數以千計——也許多至百萬計——的人死去。人們大起恐慌,結果有許多患病的人被放逐、隔離、絞死甚至溺死。
因此,身受其害的國家互相指責是不足為奇的。作家拉薩那(Louis Lasagna)說:「英國人和土耳其人稱它為法蘭西病,波斯人把疫病歸咎放土耳其人,法蘭德人和荷蘭人叫那病做西班牙痘,法國人稱它為意大利病,意大利人把它歸咎於西班牙人或法國人,葡萄牙人把它起名為西班牙病。……俄國人認為它是波蘭人的病,波蘭人把責任諉於德國人。」可是,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卻提出較高調的理論。他在1495年頒布的詔令中宣稱這種疫病是褻瀆上帝的人所受的懲罰。
僅在35年之後,醫生兼詩人法拉卡斯托羅(Fracastoro)編寫了關於一個牧人染上這病的故事。詩句久已被人遺忘,但他給牧人所起的令人戰慄的名字卻沒有被人遺忘,反之人們以之作為疫病的名稱——Syphilus(梅毒)。
驅之不去
也許有人認為在我們這個CAT掃描(愛克斯光體軸斷層掃描)和激光外科手術時代,這種殺人和傷人的猛烈疫病必然會像恐龍一般絕跡。可是,梅毒和其他厲害的疫病正如空氣染污一樣在二十世紀的生活上生了根。醫生以前把這些現代疾病稱為性病(英文venereal disease),從古代羅馬的愛神維納斯(Venus)得名。可是一個新的名詞卻著重傳播多於發病方面,這個流行的名稱是:「性傳染病」(STDa)。性傳染病所包括的惡疾不下20種之多,從時常出現於新聞標題的疱疹至很少人知的志賀桿菌病不等。(可參看附表。)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性傳染病是一種「世界性的疫病」。
因此人們對於大受宣傳的「性革命」正作出重新考慮。有許多先前為性革命的魅力所惑的人現在初次見到它陰暗的一面:精神錯亂、痛苦和煩惱。
「『性的無政府狀態』時代」
「性道德發生巨大改變的新紀元現時正在美國發生。若干觀察家表示恐懼該國可能正邁向一個『性的無政府狀態』時代。」《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早在1966年已如此大聲疾呼。可是,使當時的讀者大感驚駭的事,現在的讀者卻覺得是家常便飯而已。
何以有此改變?由於在1960年代出現了多種因素。其中之一是,避孕丸容易購買,使人以為享受性愛而不致產生後果乃是輕而易舉的事。若干國家也在法律上放寬墮胎的限制。多年來經濟、社會和政治上的紛爭也令人對傳統的價值觀念發生疑問。同時,站在最前線的「新道德」提倡者——醫生、政客、哲學家、作家,甚至傳教士——紛紛聲稱「舊的」性道德標準是不合理和有害的。
結果如何?結果造成了「邁向放任的戲劇性轉變」。人們紛紛率先享受性的自由。「我期待性自由的新紀元來臨,」作家哈登(Celia Haddon)回憶說。「我確信不久之後,男女的性關係會成為更加坦白、更令人滿足和更加愉快。」
可是,許多人在隨便的性關係上並沒有獲得滿足。不切實際的期望只是產生新的焦慮和挫敗而已。今日眾所週知的報導是,性病正以流行病的速度在普世蔓延。對『性濫交者』來說,染上性病的機會突然變成不是非常微小而是可能性極大。所以,難怪『性愛自由』的死硬派提倡者正大起恐慌!
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的人也許也有理由感覺害怕。
致命的惡疾
雖然梅毒不再像在哥倫布時代一般殺人如麻,但卻仍然是危險的。醫學界聲稱,螺旋形的梅毒細菌(Treponema pallidum)從患者陰部破開的瘡傷或瘍腫滲出,在性交時使人受到感染。梅毒細菌一旦進入新的受害者體內,就侵入血管和淋巴系統;若不加以抑制,最後會傳遍全身。可是梅毒細菌的作用卻緩慢到不易為人發覺。10日至90日過去之後,患者才會發覺在細菌進入之處——通常是陰部——長出梅毒所特有的瘡來。若不加以治療,細菌就會對重要器官造成無可挽救的損害,甚或致人於死。
第二世紀的伽林(Galen)醫生為梅毒的長久伴侶命名為淋病(gonorrhea)。淋病的特殊病徵是排尿時的灼熱感。可是,美國衛生部聲稱:「在婦人方面……病徵也許未足以惹起病人的懷疑或促使人延醫診治。」在男子方面,病徵通常在兩個月左右便消失。但醫生認為淋病細菌依然能夠進入血中使重要器官受到感染,婦人尤其易患淋病併發症。《美國醫學協會雜誌》說:「最嚴重的併發症是骨盤發炎症(PID: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美國每年有差不多100萬女性為PID接受治療。」導致什麼結果?「非意願不育、子宮外孕和慢性骨盤疼痛。」
令人感興趣地,大多數的PID病例是由一種罕為人知的病毒——衣形病毒(chlamydia)所促成的。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說:「衣形病毒顆粒性結膜炎所引起的感染症乃是目前美國最流行的性傳染病。」《時代報》同樣報導衣形病毒感染症的增加對澳洲人構成一項「隱伏的危險」。衣形病毒的徵狀與淋病十分相似,有時甚至醫生也被其所愚。
「很不幸地,」費爾曼(Yehudi M. Felman)博士說,「許多醫生仍然認為衣形病毒是影響不大的疾病。」(《世界醫療新聞週刊》)根據估計,只是美國一地便有250萬至300萬的衣形病毒感染者,因此它決不是「影響不大」的疾病。對嬰兒來說亦然,因為患病母親所生的嬰兒時常染上肺炎,有時甚至失明。
因此梅毒和淋病已不再是最為人熟知的性傳染病。在英國,除了梅毒和淋病以外,其他需要治療的性傳染病(包括較少人知的疾病如軟性下疳和鼠蹊肉芽腫等)佔全數的百分之84。可是,這些疫病何以仍然持續不斷呢?
「成為過去」
「由於抗生素療法的效果,」馬漢尼(John F. Mahoney)醫生在1949年宣稱,「淋病差不多已成為過去而不再是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方面的一種重要疾病了。」這番話足以表明醫學界——和一般大眾——對新的特效藥,例如盤尼西林,一度所懷的信心。由於深信科學界已對性傳染病作了致命的打擊,不少醫生對研究性病消失了興趣。聯合國主辦的中、西非洲撲滅梅毒及其他有關疾病的計劃看來這麼有效,以致當局放緩了監管行動。
因此,在1960年代發生的急劇變化使大部分人均感覺意外。在『1965至1975年之間,美國報告淋病的病例增至以前的三倍。」(疾病控制中心)噴射客機促成了旅遊事業的蓬勃,使疾病更易於從一國傳到另一國。普世的性傳染病於是在醞釀中。可是,正如羅斯伯里(Theodor Rosebury)在《細菌與道德》(Microbes and Morals)一書中所說,「令人震驚的發現是,青年醫生和醫科學生對『性傳染病』差不多一無所知。」
因此,醫生們雖然聲稱大多數性病都有辦法治療,b在對付性傳染病激增方面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人們染上性病的速率比醫生所能治療的快得多。
雖然有若干種性傳染病為患人類已有不少歲月,近年來卻有兩種疫病特別引起大眾注意。它們便是疱疹和愛滋病(AIDS,後天免疫性缺乏症)。至於這些疫症牽涉到什麼,下文將會討論。
[腳注]
a STD(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性傳染病」除了性關係之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感染,因此未必是性雜交的證據。
b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說,一種抗拒盤尼西林的淋病細菌「已傳播到差不多世上所有地區」。「不當地使用抗生素」被認為是這種惱人發展的原因。雖然有其他奏效的藥物存在,世界衛生組織卻指出,由於抗拒盤尼西林的淋病細菌出現,「越來越多的療法會成為無效,以致延長病人的傳染期和增加惹起併發症的危險,特別以女性為然。」
[第6頁的精選語句]
「令人震驚的發現是,青年醫生和醫科學生對『性傳染病』差不多一無所知」
[第4頁的附欄]
性傳染病的一部分
梅毒衣形病毒 顆粒結膜炎
淋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
B型肝炎 陰部贅疣
陰部疱疹 疥瘡
軟性下疳 鼠蹊肉芽腫
恥骨蝨 滴蟲病
性病性 愛滋病
淋巴肉芽腫 (後天免疫性缺乏症)
資料來源:(美國)疾病控制中心
[第5頁的圖片]
1960年代的急劇轉變導致所謂的性革命和道德規律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