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現代發明去推廣好消息
100年
你會以100年前的生活為樂嗎?那時的生活確然和現今不同。那時的家庭沒有電力,沒有收音機,也沒有電視。街上沒有汽車往來,旅行只用馬車。火車或輪船——沒有飛機。橫渡大西洋所需的時間不是三至七小時而是二至三星期。但那也是一段充滿重大發明的時期,古老的生活方式不久就徹底改變了
『不到半年就會變成大堆廢物』
1884年之所以特出是有若干理由的。令人感興趣地,《民眾年代記》(美國)這本歷史書提及在那年發生的兩件影響重大的事。首先是:「由三十歲的德裔美籍工程師麥根杜拉(Ottmar Mergenthaler)取得專利權的行型活字排版機將在報館排字室掀起革命。」其次是:「羅素(Charles Taze Russell)社長創立了守望台聖經社以出版書籍、小冊和定期刊物。羅素宣布世界正站在哈米吉多頓大戰的毀滅邊緣。」
這兩件具有歷史性的大事有什麼連帶關係呢?在1884年以後的36年間,守望台聖經社所出版的數百萬本聖經輔助刊物是由外界的印刷商印製的。但在1920年,社方決定自行印刷雜誌。這項發展同時意味到要自置行型活字排版機。麥根杜拉在1884年發明的快速排版已成了印刷業的恩物;在加速傳揚好消息方面,它成為一項極大的幫助。
在1922年,社方決定自行印刷書籍和聖經。當地的印刷商和釘書商對此並不表示樂觀。一項報導說:「[社方]已購入排字板、電版製作機、印刷機和釘書機等全套裝備,大多數是新型的。曾為該聖經社擔任大部分印刷工作的一間著名印刷廠的廠主看到那些設備時說:『你們手上擁有的是第一流印刷設備。但你們沒有人知道怎樣運用。不出半年,它們便會全部變成廢物;你們將會發現,你們的印刷應當交給一向從事印刷的人去負責才對。』」
這位商人的悲觀論調獲得證實嗎?剛相反,聖經社總部的志願工作人員對印刷技術學習得很快。他們起初每天只能釘裝2,000本書。到了1927年,數目已增至每天1萬2,000本。此外還有一項有利之點!當書籍由外界印刷商印製時,一般的價格是50至75美仙。但社方由志願工作人員印製的書籍的分發價格卻是每本25美仙!目的是謀利嗎?上述的數字本身提供了答案。
留聲機和電影面世
1887年,愛迪生發明了以機器發動的留聲機,用圓筒狀的蠟質唱片播放。在同一年,伯利納(Emile Berliner)把留聲機加以改良,用的是圓平的唱片和水平移動的唱針。留聲機或唱片播放機於是正式面世。與此同時,電影的製作也跨進了一大步。1896年,美國首次公開放映默片。
僅在16年之後,守望台聖經社已使用這兩項發明去推廣王國信息。社方在1912年進一步執行一項大膽嘗試的創先計劃。一本稱為《除畢茲堡以外無別處!》的刊物論及這件事說:「第一齣歷史長篇電影,稱為《創世影劇》,在其他有聲電影製作之前15年已經登場。它是一齣同時播放錄音演講的聲像一致電影。電影分為四部分,放映時間合共八小時,看過該齣電影的人共計800萬以上。」這齣電影在1914年以後作了一項大規模的見證。
以馬可尼的發明傳播好消息
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在1901年收到從大西洋彼岸發出的無線電訊號。但一直等到1920年,世界第一間電台,KDKA,才開始在東畢茲堡播放每日節目。因此,令人驚異的是,在1922年4月,美國賓雪法尼亞州、新澤西州、德拉威州等地的許多人同時聽到當時守望台社社長盧述福(J. F. Rutherford)發表的演講,講題是:「現在活著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這項嘗試的新奇從費城《紀錄報》的大字新聞標題可以見之:「盧述福法官的演講從大都會劇院播放。演講從送話器傳送到許多里外的貝爾電話公司,再以電線傳到候列特電台。」
守望台聖經社不久就看出王國信息用無線電加以迅速傳播的可能性,那時無線電正在日益流行。因此社方在1922年購了紐約市斯塔頓島上的一幅地以自建電台。這個領有政府執照的電台稱為WBBR,首次廣播在1924年2月24日星期日舉行。
WBBR電台僅是守望台社使用無線電播音的開始而已。到1925年,另一個稱為WORD的電台從伊利諾州的巴達維亞播放聖經真理。最後社方設立了普世電台網,播放錄下的聖經節目和演講。1933年是達到顛峰的一年,當時社方使用408個電台把信息傳播至六大洲!
在1957年,經過33年的播音之後,社方出售了WBBR。為什麼改變政策呢?因為如今在電台廣播地區的範圍內,耶和華見證人已有許多小組設立起來,他們能夠藉著上門探訪人而作出更有效的見證。(使徒行傳20:20)此外,在電台和節目方面所花的勞力和資金可以撥作其他的較佳用途,尤以用在海外傳道工作方面為然。為了同樣理由,社方也很少使用電視。
使用留聲機傳道
在電台使用唱片導致另一項革新——使用留聲機作逐戶傳道!1934年,守望台社提倡使用手提留聲機和78轉的唱片在逐戶傳道時播出簡短的聖經信息。守望台社布洛克林總部設計一些特別輕便的手提留聲機,由布洛克林工廠製作了2萬副之多!因此當社方在1937年停止使用商辦電台時,留聲機對填補這項空缺很有幫助。
可是,到了1944年,耶和華見證人在口頭傳道方面已成為較熟練,留聲機的使用於是逐步停止。這項革新也像電台一樣達成了它的目的。
獨特的系統
正如行型活字排版機在1884年曾是印刷業的革命恩物,膠印法印刷和照相排字的混合使用在1960年代亦然。照相排字方法差不多在一夜之間使熱鉛排字法作廢。照相排字的優點之一是,例如一本600頁的書以舊方法排版通常需時一年,但用照相排字方法只要12小時就能完成了!
守望台聖經社密切留意照相排字術的發展,並在這項系統的大多數難題已獲得解決時加以採用。自1978年以來,社方已用輪轉膠印機印刷,並且自行發展一項多種文字電腦籌備印刷系統,稱為MEPS或多種文字電子照相排字系統。a它是世上最先進的全自動籌備印刷系統之一。
守望台社何以在電腦化方面大事擴展,甚至達到自設研究所的地步呢?著名的《出版系統西布特報告》提出一個線索,說:「《守望台》對多種文字的特殊要求意味到廠商需要按規定將機器改製甚至重新設計。守望台在印刷和出版事業方面每年生產幾億本的書籍和冊子。由於該社的出版物以數十種不同的文字刊印以期在普世分發出去,這件事實在排版方面造成了若干特殊的難題。」
這些難題由耶和華見證人自行解決,結果從1985年1月1日開始,《守望台》雜誌將同一資料以世上大部分的主要文字同時出版。由於這項大躍進,世上百分之90的讀者將會在同時獲得同一的重要聖經資料。
另一項良助
多年以來,在若干國家中的一項嚴重障礙是文盲和半文盲。這些障礙阻撓了許多誠懇的人士親自認識聖經。雖然守望台社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舉辦了很多識字班,但卻看出有利用另一項科技進步去推廣聖經知識的需要——使用錄音機和錄音帶。因此在1978年,社方開始在布洛克林設立錄音帶複製部門。自那時以來,盒裝錄音帶的生產已超過1800萬卷!
為了灌錄聖經朗誦、聖經戲劇和基督徒音樂等,社方設立了錄音室。結果,普世的耶和華見證人小組都能隨著同一的鋼琴錄音伴奏唱出基督徒詩歌。由同一音樂改編,稱為王國旋律的交響樂曲也在普世大受歡迎。有許多人,包括失明人士,可藉聆聽以本國語言朗誦的聖經各書的錄音帶而加深對聖經的了解。除此之外,社方也將很多書刊製成點字版。
不久之前,美國佛羅里達州一位售賣錄音帶製作機的商人在訪問守望台社錄音帶複製部門之後寫了以下的一段話:「不用說,我對你們的整個操作過程留下深刻印象。我從未見過一間工廠像你們的工廠一般清潔和效率良好。我認為人除了金錢以外若還有其他更佳的動機,就會有更佳的工作效率和更大的自豪之感。」
守望台聖經社的100年紀錄證明它的確善用各種新的發明去達成註冊規章所定的目的——在普世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但這樣行卻引起了宗教和政治敵人的激烈反對。普世規模的宗教迫害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故事,你從以下幾篇文章就可以見到。
[腳注]
a 欲知關於MEPS的詳細解釋,可參看1985年6月8日的《儆醒!》雜誌,第26-31頁。
[第18頁的圖片]
這些發明品被用來傳播王國信息
[第19頁的圖片]
科技的進步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