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6 2/8 21-24頁
  • 迷人的黑猩猩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迷人的黑猩猩
  • 警醒!198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野生動物飽受摧殘
  • 黑猩猩在人類世界中
  • 人在黑猩猩世界中
  • 到野外尋找黑猩猩
    警醒!2010年
  • 動物具有智慧嗎?
    警醒!1977
  • 世界無法團結的原因
    警醒!1978
  • 像上帝還是像野獸?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6年
《警》86 2/8 21-24頁

迷人的黑猩猩

《儆醒!》雜誌駐獅子山國通訊員報導

我應邀前往探訪一家人,但我對於西非洲和這家人都並不十分熟悉。情形看來一切如常,我進入客廳坐下。突然間走廊傳來一陣奔馳之聲。出其不意地,一隻毛茸茸的東西像旋風一般躍入客室。牠連跳帶縱,在地板中央遲疑一下,就砰的一聲重重地跳來坐在我大腿上!牠把強大的手臂環著我的頸項,撅著嘴唇,雙目如電地瞪著我呆看。我震駭非常。但客廳裡其餘的人卻大笑不已。主人的寵物黑猩猩奇普以令人難忘的戲劇化方式來作自我介紹。

在與最受歡迎多才多藝的動物鼻子對鼻子地坐著時,我所能想到的只有一件事:『牠下一步會做些什麼?』可是,奇普又忙著做其他事情去了,這使我得以恢復鎮靜。

自從初次見到這種猿猴動物以來,我獲知大約3,000年前,所羅門王曾將「猿猴」——也許包括黑猩猩——運輸到耶路撒冷。(列王紀上10:22)可是,直至距今三個世紀之前,這種靈長類動物才被人認真加以研究和分類。1738年,一頭樣本猩猩從非洲運往英國。牠被錫以安哥拉語的名字,黑猩猩(chimpanzee),意即『假人』。此名至今不變。

野生動物飽受摧殘

雖然有些黑猩猩是在籠中養大的,但大多數都是從野外捉來。過去數十年間,非洲的赤道地帶有盈千累萬的黑猩猩存在。由於外地市場需求幼獸,捕獵的方法遂包括殺死或毒死乳養幼兒的母獸,從牠們手上奪去幼獸。這樣的作法導致傷亡慘重,因為所殺的不但是雌獸,有時連雄獸或幼獸也被意外地槍殺。死去的於是多於輸出的。不錯,據靈長類學家兼獅子山國環境保護特別顧問特里基(Geza Teleki)聲稱,每有一頭平安地送到海外的黑猩猩便有十頭其他黑猩猩死去。

但市場需求極大,利潤也極為可觀。西非洲商人給予當地每頭黑猩猩幼獸供應者的代價是30美元。但在美國或日本的標價卻高達1萬美元以上!

鑒於保全飽受威脅的野生動物是一件深具價值的事,各政府曾經立例限制和禁止偷獵及售賣野生動物。但儘管這樣,黑猩猩如今已加入了瀕於絕種的動物的行列。這些動物的名單正不斷增加。

黑猩猩在人類世界中

黑猩猩在科學方面有極大價值。一頭名叫哈姆的黑猩猩曾先於人類進入太空。黑猩猩在許多方面成為太空人的先驅而對科學有所貢獻,例如牠被用來實驗設計,研究在無重狀態、半真空狀態、極熱和極寒的情況之下環境對精神和身體的影響等。

可是,黑猩猩卻以活潑好動及性情和善為人所知。籠裡的幼猩猩都是喜愛交際、敏於反應和聰明伶俐的動物。牠們生性外向,愛好在人前玩耍,有些甚至在娛樂界成為「超級明星」。一頭名叫芝達的猩猩曾經使數以百萬計的觀眾大感興奮,牠在銀幕上和人類友伴泰山在森林的樹上往來飄蕩。猩猩的滑稽動作也在馬戲團和街頭表演中娛樂觀眾。在動物園的茶會上,牠們多麼彬彬有禮!

黑猩猩可以接受訓練在酒吧工作,倒出飲品和遞給顧客。牠們可以在桌上吃喝、穿衣、掃地和洗碟。黑猩猩「藝術家」所繪的簡陋圖畫可以作為商品出售。牠們會乘腳踏車和摩托車。

可是,我們不應以為黑猩猩和人差不了多少。其實,黑猩猩也像其他動物一樣受四週環境所支配。牠能觀察到某些行動可以產生某些結果。藉著反覆教導,牠學會做出某些動作就經常獲得某些結果。因此牠學懂做出許多慣例的行動。但牠無法像人一般推理。牠無法領悟操作的原則以及把原則應用在其他方面。最肯定的是,牠無法應用道德原則。

年幼的黑猩猩——通常在10歲以下——可以做出驚人的技藝。但一旦達到成熟階段,關在籠裡的黑猩猩就可能變成害羞、內向——和危險。怎樣處理活到30歲或以上的黑猩猩呢?動物園的地方有限。放回野外又會遭遇許多難題。因此專家們不得不提出可悲的勸告:「將牠們殺掉。」

人在黑猩猩世界中

對黑猩猩在人類世界中的反應所作的廣泛研究已透露了不少關於牠們的性情和才藝。可是,猩猩在人類世界中感到不自在,正如人在猩猩世界中也感到不自在一樣。因此研究家意識到,為了充分了解黑猩猩,研究必須在野外進行。

初次嘗試研究是在十九世紀末期。動物學家加納(R. L. Garner)攜備一個大籠去到野外。大籠不是為了他所研究的黑猩猩而是為了他自己而設的!他將自己安全地關在籠裡,觀察在附近出現的動物。雖然他的發現頗為有限,但他的確在動物的天然棲息地作過真正努力的研究。

雖然在1930年曾經有人作過另一項短暫的研究,但要等到1960年代才有進一步的野外研究開始。古多爾(Jane Goodall)博士在西坦尚尼亞所作的研究並不是坐在籠中。她的主張是要在附近地作就近觀察,但這樣必須先要為黑猩猩所接受才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猩猩們初時見了她就逃走,但藉著忍耐和毅力,在一年之內她已能坐在黑猩猩群中了。

在隨後的二十年間,古多爾博士了解到不少關於黑猩猩的行為和牠們的社會與家庭結構。黑猩猩能用引人入勝的方法互相傳達意思。離別了一段時期之後,牠們再見時以握手和親嘴打招呼。牠們也會互相清潔毛皮,除去芒刺和扁蝨。可是,黑猩猩的達意方法也不全是利他的!有時牠們會自相殘殺和相咬相吞。

古多爾博士不久之前接受《世界野生動物新聞》雜誌訪問,她聲稱對黑猩猩的研究『幫助她了解到,也許最重要的是,我們和牠們是多麼不同。』當受到詢問關於具體的不同之點時,她說:「人類較富於同情心。在猩猩世界中,母子之間雖有同情心的表現,但在別處卻很難發現。同情心是人類所獨有的品德。」與黑猩猩共處了22年之後,她和同事們仍然繼續有關於猩猩的新發現。

毫無疑問,不論在什麼地方,在人類的世界抑或猩猩的世界遇見牠們,黑猩猩都是傑出的動物——牠坐在你腿上時,你自然確信這是事實!

[第23頁的精選語句]

黑猩猩可以學會多種慣例的行動,但無法像人一般推理

[第23頁的精選語句]

對黑猩猩的研究『幫助我們了解到,也許最重要的是,我們和牠們是多麼不同。』——古多爾博士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