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7 6/8 22-25頁
  • 水源危機——我們真的會缺水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水源危機——我們真的會缺水嗎?
  • 警醒!198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蓄水層逐漸乾涸
  • 「50年之後,就不會再有菲尼克斯」
  • 水荒危情急
    警醒!1997年
  • 世界在鬧水荒?
    警醒!2001年
  • 水哪兒去了?
    警醒!2001年
  • 淡水
    警醒!202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7年
《警》87 6/8 22-25頁

水源危機——我們真的會缺水嗎?

我們首先要指出,地球表面雖然有百分之70被水所覆蓋,但並非全都是可喝的水。例如,海水佔全球水量百分之97。地上只有百分之3的水可被列為淡水。

可是,全數淡水有四分之三凝成固體,封在地球的冰河和兩極的冰山之中。另有百分之14的地下水是深入地下而無法汲取的。其餘的水,估計只有百分之0.027的微量,在可以汲取的淡水河、湖和溪澗裡奔流。地面的淡水可由雨雪霜露等補充,但有些地下水卻由於在太深之處而補充不來。

巨大的渦輪雖能產生電力供家庭和工業之用,但卻不能產生新水。因此人若在家裡打開龍頭,裝水在壺裡燒熱去泡茶或咖啡,或者作個熱水浴以振奮精神,或者打開巨大的活塞取水作工業用途或給泳池充水,那些水必定來自附近的河流、湖泊或由蓄水層湧出水來的井裡。

雖然每年都有大量雨水落在地上,但卻不是均勻地落在地球的所有部分。有些地方的雨量也許十分充足,但有些地方卻多年不雨。有些地方由於雨量很少,農田需要巨大的灌溉系統;灌溉所用的水可能從蓄水層抽汲,而蓄水層的水是不能或不易補充的。結果最後有許多井變成乾涸。

蓄水層逐漸乾涸

世界最大的蓄水層是奧加拉拉(Ogallala)。它的水在美國中西部六個州的地下奔流,家庭、工業、和灌溉用水大部分唯它是賴。但這個蓄水層正在接近危機邊緣,千百萬人最終會受到重大影響。現時有20萬個井正從奧加拉拉汲水,如今它那面積共達6萬方哩的蓄水層水位已下降了10至15呎。a一位作家說:「情形好像一群小孩爭著用草管吸飲一杯汽水,很快就會把它吸乾。」

有些人已感到危機迫在眉睫。一位農夫說:「在我的11個井中,抽水的水位已低降到只有幾呎便到井底。這樣的情形已持續了5年。我若抽得太快,水就沒有了。」一位作家說:「水源遲早總會乾涸;在若干地方,乾涸的時候會在這個世代來臨。」若干專家估計,奧加拉拉將會在40年內枯竭。

美國許多其他蓄水層也被人極度濫用。最嚴重的例子莫如亞利桑那州土孫市地下的蓄水層——該州的最大城市完全依靠地下抽水系統供水。依靠供水的地方包括家庭、工廠、農場和銅礦開採場。結果自1960年代以來,水位已驚人地下降了150呎。蓄水層每年抽水的水量只獲得百分之35左右的補充。

美國有些蓄水層的水位已急降了160呎以上。例如,在德薩斯州的厄爾巴索和墨西哥的華雷斯市,地下水位因過度抽汲而急降。在達拉斯-瓦斯堡的城市地區,25年來水位下降了390呎。過度耗水的情形若繼續下去,只能導致地下水源破產而已。

除了地下水位低降到枯竭的危險程度之外,美國蓄水層的過度抽汲也產生嚴重的副作用。例如,據1982年9月26日的《紐約時報》報導說,德薩斯州候斯頓的整個城市正在下沉到砂和黏土的基部。該報又報導說:「原因是耗水。城市底下的龐大蓄水層在以往10年被人過度抽汲去供應飛快的發展。如果只靠地下水去滿足未來的需求,那麼到了2020年,地面可能再降低14呎。」

《紐約時報》在同一年報導關於亞利桑那州的情況。那裡的地面出現巨大裂縫,據報有些裂縫長達7哩b,有幾處深達400呎。地裂乃是從蓄水層大規模直接抽水供應農場和都市之用所導致的結果。水位急降時,上面的土地就陷落;在若干地方,巨大的裂縫深達400呎而直抵岩床。此外,在佛羅里達州,蓄水層被過度抽汲的結果引起了大眾關注。瘋狂的抽水已損壞了土地,造成陷洞,吞沒了不少房屋和汽車。

新聞媒介繼續對美國地下水危機提出警告。這件事成了全國關注的問題。美國眾議院的哈默斯米特(John Hammerschmidt)說:「我們看出蓄水層的乾涸對國家、對經濟增長以及對我們的生活質素均造成威脅。」一位議員說:「這個豐饒的國家對水形成了無厭的需求。」議員羅爾(Robert Roe)說:「地下蓄水層一旦枯竭,從此就完結了。恢復原狀可能需時一千年。」

「50年之後,就不會再有菲尼克斯」

美國參院議員莫伊尼漢(Daniel Moynihan)聲稱:「我在參議院席上有一次曾說,沒有石油你還能活下去,沒有愛情你也能活下去,但沒有水你就活不了。……按照西南部地下蓄水層的下降程度去看,50年之後,就不會再有[亞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了。朋友,很抱歉,水沒有了。這是個真正——和不可避免的——危機。」1985年3月18日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提出警告說:「水源乾涸的觀念在大多數美國人看來似乎很牽強。但有越來越多的水文學家、工程師和環境保護專家堅稱,沾沾自喜地認為住在『多水之鄉』的時候行將結束了。」

環球各地其他多個國家也惶急地高呼地下水源正急速枯竭。在1970年代的10年之內,印度南部發現地下水位由於過度抽水灌溉而下降了將近百呎。在中國大陸北部各省,許多大城市在基本上說來依靠蓄水層供水,現已面臨過度抽汲以致水位下降的難題。自1950年以來,有些城市因為蓄水層的枯竭和壓縮,以致每年下陷8至12吋c。墨西哥城也由於地陷而受到土地損毀的威脅。

在蓄水層近海的地方,難題更為複雜。隨著蓄水層被抽汲至下層,海洋的鹹水被迫滲入,以致淡水受到這種侵入所染污。以色列、敘利亞和阿拉伯灣諸州均不得不努力和地下水作戰。

蘇聯的情況以及爭取水源的努力雖不像其他國家那麼表面化,但依然要面對同樣的難題。尤其是在第三世界方面,由於人口增長至爆炸程度,爭取水源乃是生死攸關的問題。水源供應漸減很快就成為普世隱伏的危機。

你所住之處的水量供應即使看來很豐足,但你也會受到水源危機所影響,下一篇文章會加以解釋。

[腳注]

a 一呎=0.3米

一方哩=2.6平方公里

b 一哩=1.6公里

c 一吋=2.5公分

[第24頁的精選語句]

「沒有石油,你還能活下去;沒有愛情,你也能活下去;但沒有水,你就活不了。」

[第24頁的圖表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地球上的水有百分之97是在鹹水的海洋裡

百分之2.973是封在冰河、兩極冰峰和深的蓄水層裡的淡水

百分之0.27是可以在湖泊、河流和淺的蓄水層裡汲取的淡水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