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7 7/8 22-26頁
  • 恐怖活動——由什麼所促成?原因何在?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恐怖活動——由什麼所促成?原因何在?
  • 警醒!198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北愛爾蘭何以發生恐怖活動?
  • 恐怖活動背後的動機
  • 易受攻擊的社會
  • 恐怖活動與兩種相反的理念
  • 恐怖活動與聖經預言
  • 恐怖活動——誰受到影響?
    警醒!1987年
  • 恐怖活動——有什麼解決方法?
    警醒!1987年
  • 恐怖主義行將消失!
    警醒!2001年
  • 恐怖活動會有終止的一天嗎?
    更多熱門話題
查看更多
警醒!1987年
《警》87 7/8 22-26頁

恐怖活動——由什麼所促成?原因何在?

「倫敦,4月17日(1986)——從利比亞大使館發出的機關槍向抗議卡達菲政府的群眾掃射,一位警官被殺,十人受傷。」——《紐約時報》。

「在眾目睽睽之下,槍手從打開的窗門內開槍,以自動步槍射向示威群眾。……非武裝的警察從後面受到射擊。……該宗野蠻事件發生之後十日,英國政府安排殺人者連同武器安全離境。」——《恐怖活動——西方怎樣才能取勝》。

大使館職員、槍手均獲准使用外交豁免權。

何以許多人和團體訴諸恐怖活動?它以什麼人為主要目標?恐怖活動成就了些什麼事?

觀點之一是,恐怖活動乃是顯示種族、社會的差異和政治不公的徵候。天主教教士兼神學家伯卓爾宣稱:「有些恐怖活動是由種族和/或宗教上的少數分子(通常是基於經濟理由)要求自治而從事的,例如:西班牙的巴士克人、阿爾斯特的天主教徒、菲律賓的赫喀人。……有些是受大多數人反抗的政府所發動的,……有些則是國內少數分子企圖控制政府而冒險發動的。」

只有少數分子的團體才訴諸恐怖活動嗎?伯卓爾繼續說:「有些恐怖活動是政府所主謀的,目的是要破壞、顛覆和取代其他不合作的國家政府。」——《還擊》。

據其他評論家說,促成恐怖活動的背後動機可能受到不同的解釋,視乎評論者的政治傾向而定。有些人辯稱,在當局無道,人民在法律上得不著公平待遇時,暴力遂成為惟一的解決方法。其他的人則認為恐怖活動其實是由相反的政治理念所觸發和操縱,被用作反對西方民主政制的策略。關於這個複雜的難題,我們且來查考一下若干事實和意見吧。

北愛爾蘭何以發生恐怖活動?

據《北愛——分裂的省份》一書的作者說,在350多年前,英國的基督新教徒——許多是來自蘇格蘭的——移居到愛爾蘭天主教徒的土地,結果在文化上發生衝突,並導致後來的職業競爭。該書聲稱:「北愛的基督新教徒多數在十七世紀抵達當地,所謂的阿爾斯特『殖民』運動開始於1607年。英國對愛爾蘭全島的統治終於在那時確立。」這項英國統治於是成為多個世紀的仇視和暴亂的基礎。

天主教愛爾蘭自由邦(Eire)在1921年成立,東北方以基督新教徒為主的六個小邦遂成為一個分離的個體,組成了北愛爾蘭。在愛爾蘭的國家主義者看來,此舉等於把愛爾蘭瓜分。自那時起,非法的愛爾蘭共和軍(IRA)就為統一愛爾蘭而爭戰——基督新教徒則猛烈加以抗拒。原因何在?因為新教徒拒絕接受他們認為來自都柏林的「天主教教皇統治」。

基督新教徒的觀點從《紐約時報》的話可以見之,該報報導近期投票表決在愛爾蘭繼續禁止離婚,以3比2之差獲得贊成:「反對與[愛爾蘭]共和國有任何連繫的基督新教政客首先指責這次投票是羅馬天主教會用來『壓制』愛爾蘭共和國的手段。」

愛爾蘭共和軍(IRA)目前分裂成兩個派系——官方派和臨時派。據歷史教授哈克爾(Thomas Hachey)說,「IRA官方派主張要設立一個包括全愛爾蘭三十二個行政區的社會主義共和國。……臨時派則主張以建立聯邦及訂立愛爾蘭的聯邦憲法為解決方法。」(《恐怖活動的理論化》)後者對所立的目標重視到什麼程度從1984年臨時派在布列頓旅館放下計時炸彈一事可以見之,該次事件幾乎使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和她的閣員喪生。

儘管事情包含宗教、政治和種族的因素,有些問題仍然尚待解答:恐怖活動背後是否有任何較深的動機?各大強國從中干預的程度有多大?

恐怖活動背後的動機

大多數阿拉伯恐怖分子組織均為自己的行動辯護,指出自1948年以色列立國以來,巴勒斯坦難民痛失巴勒斯坦家園的苦況。數十年來的深仇大恨使阿拉伯恐怖分子所定的目標不但是要劃分土地,而且要進一步對付猶太人——把以色列國消滅。我們怎麼知道?

以下所引述的資料出自在中東活動的回教什葉派信徒「神之黨」所發表的「公開信」。

「我們的子弟正與仇敵[以色列、美國、法國和(黎巴嫩的)基督教法倫治黨]對抗,對抗的情況會日益升級,直至達到以下目標為止:

「以色列人最後要離開黎巴嫩,作為該國完全消滅不再存在的前奏,歷史悠久的耶路撒冷必須從佔領的爪下獲得解放。」——《難以根絕的屠殺》。

另一方面,許多恐怖活動都是所謂「殉道者」在伊朗教長霍梅尼及其主張影響之下所為,從《天怒》(Sacred Rage)一書引述霍梅尼的話可以見之:「世上各政府應該知道伊斯蘭教是不敗的。伊斯蘭教將在世界各國取得勝利,伊斯蘭教和可蘭經的教訓將在普世流行。」

霍梅尼對前景的看法導致進一步的結論:「因此,我們其實無可選擇,只有把那些本身腐敗的政府體制完全消滅……和推翻所有奸詐、貪污、暴虐、犯罪的政權。這是所有回教徒的天職。」

其他恐怖分子以社會主義革命和推翻資本主義作為背後的驅策力量。作家施賴伯在他所著的《最後武器——恐怖分子與世界秩序》一書中說:「在大致上,剝削被視為就是資本主義,而資本主義,不論是否有民主政制加以中和,都被視為與法西斯主義無異。」正如一個支持恐怖活動的日本人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不能接納的一件事實是,資本主義導致人對人的剝削。這便是我們甘願作戰的動機。」

可是,其他的人對恐怖分子卻懷有不同的看法。以色列大使尼坦耶戶寫道:「恐怖活動不是任何事情自然發展的結果。它是一項選擇,惡毒的選擇。」他推論說:「恐怖活動的基本原因不在於含冤受屈而在於傾向不受控制的暴力。這可以追溯到一種世界觀,主張為了達到某些理念和宗教上目標,就有理由和甚至要求人拋棄一切道德上的約束。」——《恐怖活動——西方怎樣才能取勝》。

但我們這個現代社會何以竟突然變成恐怖活動的犧牲者呢?

易受攻擊的社會

美國研究恐怖活動的專家李文斯頓(Neil Livingstone)寫道:「由於我們的世界變成越來越都市化和複雜,我們相應地變成比以前更易受小撮人或甚至個別的人的蓄意攻擊;攻擊者決心要擾亂多數人的生活,或者要強迫多數人順從他們的意念。」何以我們的社會這麼易受恐怖活動所攻擊呢?「因為我們脆弱的生命線,例如水、能源、交通、通訊和衛生設備等,都在老練的恐怖分子和破壞者的掌握之中。」——《難以根絕的屠殺》。

由於我們的生命維持系統的脆弱,一名恐怖分子就可以發揮與古代一隊兵士相等的力量。李文斯頓補充說:「由於科技進步的結果,……一個人能夠掌握比以前更多的殺人科技。在這科技時代,一個人的潛力可以等於以刀劍弓矛為主要武器的時代的一隊兵士。這就是恐怖分子對現代世界造成極大威脅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代社會的另一個易受攻擊之點是新聞事件的即時傳播。電視大大渲染恐怖活動的威力。恐怖分子希望自己的行動在國際間受到宣傳——憑著新聞媒介之助,他成功了!

僅在一個世紀之前,新聞需要多日時間才能傳遍普世。現在的新聞是即時轉播的。在某些例子上,恐怖分子甚至能夠實際從電視上看到自己擔任的角色。他在繼續採取對策時往往對敵方所做的一切瞭如指掌。施賴伯甚至說,「取得大眾注意」乃是「恐怖分子最成功的事情」。

可是,恐怖活動繼續猖獗還有其他原因嗎?

恐怖活動與兩種相反的理念

研究恐怖活動的兩位顧問看不出前途有什麼希望,他們寫道:「恐怖活動是不會消失的。弱小國家發現它能大大增加他們的政治敲詐力量,在資源短缺時就提出敲詐,他們斷不會放棄以恐怖活動作為政治、軍事的工具。」此外,兩位顧問補充說,有些大國看出以恐怖活動作為戰爭代用品的好處。「在另一方面,較強大的國家發現,恐怖分子代用品能夠幫助他們達到國家的目標而無須冒險發動其他形式的戰爭。」——《還擊》。

強國若已發現恐怖活動有助於達到他們的目的,這可能是普世恐怖活動猖獗的部分原因,或甚至主要原因嗎?施賴伯寫道:「在七十年代中期的發現證實了冷靜的觀察家們久已熟知但卻未有證據支持的事;世上兩大主要理念均曾使用——並且無疑會繼續使用——一切手段,不論正當與否,去破壞敵人,以期取得或保持霸主的地位。」

這種理念上的衝突從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的話可以見之,他說:「顯而易見的是,國際關係若要達至正常合作,帝國主義者就必須放棄企圖以軍事手段來解決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歷史性爭論才行。」——《謀求和平的時代》。

其他的人也意識到兩大霸權之間的國際「棋局」。例如賴特(Robin Wright)在他所著的《天怒》一書中說:「回教好戰者也感到美國主要把中東視為與蘇聯進行鬥爭的場地而差不多完全不理會當地的各種強大力量。在一個兩極的世界中,美國對第三世界所要求的尊重還未夠敏感。」顯然,有些小國看出本身在這場理念的衝突中被用作工具。

西方專家們認為恐怖活動乃是被用來打擊資本主義制度的另一武器。美國反恐怖活動專家奧克利(Robert Oakley)大使說:「恐怖活動的興起若任其為所欲為,便會破壞政治、經濟和軍事制度的彼此關係,而這種關係正是美國及其盟國倚恃來保全、護衛和促進國家利益和相互利益的。……在今後數年,我們必須準備繼續受到來自國際恐怖活動的嚴重威脅。……其中大多數是受著一小撮殘酷的政府所支援或鼓勵的。」

美國大使塞爾(Robert Sayre)以較直接的方式表示意見說:「恐怖活動是受政治所策動,而且是有計劃和組織的。……大多數是馬列主義國家和團體所為,蘇聯和它的東歐集團國家均予以支持和贊助。」——美國《國務院通報》。

恐怖活動與聖經預言

聖經研究者何以對兩大霸權之間以恐怖活動為工具的衝突深感興趣呢?因為聖經的但以理書第十一章含有一個意義深長的預言。預言描述有兩大霸權彼此角逐,它們便是「北方王」和「南方王」。「北方王」既不顧他「列祖的神」,因此是無神主義者。(但以理書11:37)他自高自大,歸榮耀給「保障之神」,意即軍備設施。他以有效的方法攻破堅固的營壘,從而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權地位。(但以理書11:38,39)可是,「南方之王」會袖手旁觀敵對者的擴張嗎?

預示凶兆的預言說:「到末了,南方王要與他交戰,北方王必用戰車、馬兵和許多戰船,勢如暴風來攻擊他,也必進入列國如洪水泛濫。」(但以理書11:40)按理說來,各種不同形式的恐怖活動現時正被兩方的王用作爭取世界霸權的工具。a但以理的話表明彼此敵對的兩大霸權將會共存,直至上帝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中結束他們的競爭。——啟示錄16:14-16。

現在的問題是:單靠人的力量能夠終止恐怖活動的禍害嗎?若然,在何時以及用什麼方法?若不然,其故安在?下一篇文章會討論這些問題。

[腳注]

a 關於兩王的詳細資料,可參閱守望台社在1958年出版的《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英文)一書第11章。

[第23頁的圖片]

大多數恐怖活動的背後動機都與但以理所作的末世預言有關

[鳴謝]

Pacemaker Press Int’l, Belfast

[第24頁的圖片]

現代的恐怖活動有效地利用新聞媒介

[鳴謝]

Reuters/Bettmann Newsphoto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