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內心深處最基本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活在世上?我們正往哪裡去?我們的一生有任何意義嗎?其實,最基本的問題還是,當初是怎會有人的?
地球上充斥著各種生物。從海洋最深之處至山嶺的最高峰,都有生物存在。從冰天雪地的兩極至蒸鬱的熱帶森林,生物極其繁多。生物存在於綠草如茵的牧地,也存在於「海中的牧場」。在華氏沸點以上數百度的水中和冰點以下數百度的氣溫中,有些生物仍能繼續生存。生物在高出地面數哩的稀薄空氣中能夠生存;在海洋下面深達7哩的瑪里亞納海溝中,比目魚在每方吋7噸的壓力之下游泳。a
生物體積的大小也相差極大,從肉眼不能看見的微生物至身長百呎、體重百噸——僅是舌頭的重量就等於一頭巨象——的藍鯨不等!b可是,在大小方面吃虧的微菌卻由數目加以補足。一茶匙的沃土裡就可能有50億微菌存在。白蟻和牛的消化器官裡含有數十億微菌,對於木和青草纖維質的消化極有幫助。
據估計,在我們身體上和體內的細菌比地球上的人口還多。「地上細菌的總質量,」一位科學家說,「據近期估計,比地上動物的總質量多20倍有奇。」的確,地上的生物是數之不盡的。
可是,不論細菌或藍鯨,抑或兩者之間的無數生物,都不會提出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我們為什麼活在世上?我們正往哪裡去?我們的生存具有意義嗎?我們起初是怎樣來的?
但人卻會這樣發問。從古至今,世人一而再地這樣發問。原因何在?因為人與其他生物不同。彼此的需要也不同。人與地上其他生物之間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分隔著。既然只有人才能提出上述問題,這項事實本身就是個明證。梅達沃(Peter Medawar)在他所著的《科學的局限》一書中指出一件事實:「對於與一些最初和最終的事物有關的基本問題——例如『萬物是怎樣開始的?』『我們活在世上是為了什麼?』『人生有什麼目的?』等——科學根本無法回答,」由此可見科學是有所局限的。
但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卻再三湧現。它們拒絕沉寂下來,反之,它們要求獲得解答。我們生來便渴求獲得答案。科學家試圖提出答案。他們能夠開啟竅門去解答梅達沃所提出的第一個基本問題嗎:萬物是怎樣開始的?
[腳注]
a 一哩=1.6公里;一方吋=6.5平方公分。
b 一呎=0.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