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倫蓋蒂的獅子家庭生活
非洲獅子被稱為百獸之王。這是不難了解的。牠的巨大鬃毛使人覺得牠威風凜凜。琥珀色的大眼睛顯出沉著冷靜的目光,儼然有王者之風。有時牠突然昂起頭來,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在五哩a以外聞之也令人毛骨悚然。牠的確堪稱為百獸之王!
可是,你若是看到牠在家裡的生活,就不會覺得牠有什麼王者的形象了。牠很多時睡著。很多時蹲著。有時躺伏在樹枝上以避開那些特別喜歡爬到牠們身上的幼獅。牠很多時喜歡仰臥,讓肚子朝著上邊曬太陽。在一日之中,這樣的休憩佔了20小時左右。
其他的4小時又如何?原來,擔任出獵的雌獅擺上肉食時,牠便是首先進食的一位。畢竟,牠是個王,對嗎?牠對兒女擔任為父的職責,把犯境的其他獅子打退。因此牠是個父親、戰士、閒遊者和貪睡者。牠也是個王——暫時的。
事實上,牠並不是獨力擔當這些職責的。獅子是貓科動物中惟一的合群動物。獅子的社會單位是「群」。獅群通常包括兩頭或三頭大雄獅、五頭或十頭在生育年齡的雌獅和更多的幼獅及未成年的獅子。可是,獅群也可能大得多而有40頭或以上的獅子。每群獅子各有自己的地區,地區直徑長達數哩,大雄獅負責趕走侵入者。
獵食的工作大多數由雌獅擔任——通常在晚上。雌獅的身軀較輕(250-300磅),因此跑起來比較重的雄獅(400-500磅)b快捷。即使這樣,雌獅也追不上跑得更快的獵物。因此,牠們要合作出獵才能取勝。有些獅子先找地方藏起來,其他的則在四面圍困,把獵物追趕至埋伏等待之處。
雌獅通常是個好母親。幼獅在出生後最先兩、三個月靠母乳過活,然後母親帶牠到所殺的獵物之處,引導幼獅食肉。但幼獅會繼續吃奶直至八個月大,沒有母乳供應為止。母親帶同幼獅出獵兩年或以上,讓幼獅旁觀以學習獵食。
家庭的氣氛通常相當和諧。雌獅有時群集起來,彼此照顧幼兒。飢餓的幼獅可向任何有乳的雌獅索乳。幼獅終日彼此追逐相撲為戲。有時雌獅也加入玩耍,在幼獅試圖抓住和齧咬牠的尾巴時擺動躲避。甚至大雄獅也在若干程度上容忍幼獅爬到身上,抓牠們的毛。獅群同住一處,但不是時常群集在一起。牠們再度團聚時彼此以摩擦面頰作為打招呼。
獅群是長期同處的單位。其中大多數雌獅是在群中出生、長大而有親族關係的。經過數十年後,牠們在群中都會是姊妹、母親、祖母、表堂姊妹等。可是,幼雄獅到了3歲,就被成年雄獅驅逐出外。
但幼雄獅也會群集一起,數目是兩、三頭或五、六頭不等。兩三年之後,牠們成熟強壯了,也許會遇到其他獅群,趕走其中的雄獅而把雌獅接收過來。事發之後,新來的雄獅會把幼獅殺掉。這意味到以後所生的幼獅都是新雄獅的後代。這也意味到雌獅在不久之後就會發情。獅群中的雄獅數目越大,被其他雄獅趕走和佔據獅群的可能性就越小。
因此,雄獅在群中有其他雄獅共處是有利的。雌獅雖然終生——約18歲——都在一個獅群裡,但雄獅通常在兩、三年後就會被較年輕力壯的雄獅團篡奪了地位。被逐出外的雄獅生活得很困苦。由於盛年已過,牠們時常捉不到足夠的食物。由於這緣故,本文在第三段的末了說,牠作王只是「暫時的」。
群中的雄獅為爭奪雌獅而相鬥的事情很少見。群中的雌獅多數同時發情。第一頭為雌獅所悅納的雄獅佔有了她。其他的雄獅就卻步不前。既然雌獅大約在同時發情,雄雌在交配活動時期自不愁沒有配偶。
這一切活動導致更多的幼獅生下來,結果家庭爭吵自是難免。正如任何作母親和父親的都知道,這種事會把父母弄得筋疲力竭。因此我們辭別(坦桑尼亞)塞倫蓋蒂的獅子家庭,讓媽媽爸爸在花了許多精神哄使孩子們睡覺之後好休息一下。當然,其中也有睡不著覺而要進點下午小吃的。
寫到這裡,我們要向塞倫蓋蒂道別了。
有些動物——例如獅子——今日雖以獵取其他動物為食,顯然在起初的時候並非如此。(創世記1:30)以賽亞先知指出,在將臨的新世界裡,「豺狼必與羊羔同食,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不錯,甚至「小孩子要牽引他們。」——以賽亞書11:6-9;65:25。
[腳注]
a 1哩=1.6公里。
b 1磅=0.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