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與的快樂因受惠者的感激而提高
現在且回顧一下第一篇文章所提及的新婚夫婦。你能見到他們私下審視所收到的禮物,評論每樣東西是否適合他們的需要嗎?你能看到新娘仔細地把床單和枕頭套放在一個容易伸手取到的架上,碟子放入櫥櫃裡,銀器放入抽屜內,麵包烘爐放在櫥桌上供每日之用嗎?
他們一起小心地把每幅畫放在適當的地方,時鐘擺在最方便之處。他們把新的桌布鋪在舊的餐桌之上。餐巾放入巾環裡,多添一點高貴意味。
他們特別喜歡的禮物是——一架電動開罐機。新娘希望時常使用這個小電器。它是一位密友所送的,他們知道她本來買不起這件東西作為自用。這張床單是一位手部患了關節炎的老姑母所織的。姑母必定花了多個月的時間去完成那麼美麗的針織手工。多大的愛心表現!
他們珍視每一件禮物。把任何物品拿去掉換其他東西或現金嗎?絕不會!現在要做最富於愛心的部分了——他們對送禮者表示謝意。他們會撥出時間這樣行嗎?
你曾收受過一份物質的禮物嗎?不論禮物是貴重抑或廉價的——一束花、一籃水果,或者一盆簡單的盆栽。你生病無力作事時有好友為你清潔屋子,為你的家人弄膳嗎?你有感謝他們嗎?
「謝謝」一詞是多麼簡單。只要呼一口氣就說得出來。可是這種表示多麼時常被人漠視。有一次,一位計程車司機把乘客遺留在車廂的錢包交還給後者。多大的恩惠!但物主收回錢包時卻不發一言。可想而知,計程車司機被這種忘恩負義弄到多麼喪氣。他嘆道,「但願那傢伙說句『謝謝』就好了。」
本刊有一期曾報導說,一群中學生組成一個俱樂部,目的是要協助他人。文章說,「他們協助汽車在路上失靈的駕車人,幫他們轉換泄氣的輪胎,在汽油出乎意外用盡時給予汽油,以及在其他方面幫助他們。」「他們的服務並不收費。他們只要求駕車人寫封『謝』函給他們存入俱樂部的檔案。」結果如何?俱樂部的代言人說:「雖然我們俱樂部的記錄表明,自創立後的兩年以來,我們曾經協助過150個以上的駕車人,但直至今日,我們只收到兩封信。」
若有人救了你一命,你會對這人表示多麼感激?請想像這人給了你一份多麼貴重的禮物!可是,有一個人曾冒著生命危險去拯救一艘將沉的船的乘客,把17人從死亡邊緣救回來;事後他筋疲力盡,要人抬返家裡。幾年之後,有人問他對那次勇敢救人留下什麼特殊的記憶,他答道:「先生,我只記得一件事,就是在我拯救的17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人向我致謝。」
為了一個仁慈的舉動、一件禮物或生命的恩賜說聲「謝謝」是軟弱的表示嗎?這些人會為自己的生命感謝偉大的賜生命者耶和華上帝嗎?他們若不感謝眼所能見的恩人,又怎會感謝眼所不能見的那一位?——約翰一書4:20。
因此,今日許多青年人覺得很難為了接受的禮物或仁慈舉動作出衷心的感謝又何足為奇?作父母的若不肯說「請」或「謝謝」,兒女無疑也不會這樣行。
缺乏感激之心乃是我們今日所處的「末世」的特徵之一。使徒保羅警告說:「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忘恩負義。」——提摩太後書3:1,2。
怎樣表示感激
道謝卡的設計和銷售是一門大生意。許多卡片設計得情辭俱佳。購買卡片寄給送禮或施惠的人實在方便不過。但除此之外,加上個人的筆觸,例如親自寫幾句感激的話,或者說明多麼欣賞所收到的某件禮物,自其所得的喜樂或預期在使用時所得的喜樂,豈不是愛心和仁慈的表現嗎?
同時,倘若可能,用口頭說句感謝的話,或以握手、擁抱、或其他姿態表達感激之情,豈不深受施與者所賞識?我們若抱怨沒有時間去這樣行,那麼請想想施與者為我們而耗費的時間、金錢和努力。施與者從施與所得的快樂無疑會因我們表示感激而提高。
我們最好把世上最偉大的施與者耶穌的話謹記在心:「施予比領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新世》)不久,在未來地上的公義樂園裡,全地的居民不但會為了所享的生命恩賜而天天感謝耶和華上帝,且會為了鄰人的仁慈之舉而彼此表示出於愛心的體會。願我們現在就表示感恩之心以期獲致耶和華與鄰人的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