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我怎樣才能避免心碎?
曾有人引用精神分析學家弗羅姆(Erich Fromm)的話說:「人開始戀愛時期望極高,但結果往往失敗。在這方面,甚少事情可跟戀愛相比。」
但戀愛一旦失敗,一般的結果是痛苦、心碎。人生一件可悲事實是若要避免心碎,唯一的肯確方法就是根本不談戀愛。不錯,在基督徒看來,約會是嚴肅、認真的事,是選擇合適配偶的方法。然而約會本身的性質卻往往使這件事變成一項反覆嘗試的過程。因此,即使兩個人起初懷著極好的動機開始約會,最後卻可能發覺大家並不適宜結合。這絕非罕見的事。
少年戀愛的陷阱
十多歲就談戀愛也許是愛情對你造成的最大危險。這時正是「青春發動期」,即所謂血氣方剛之時。(哥林多前書7:36,《新世》)基夫(Ari Kiev)博士評論說:「就大部分的青年來說,跟異性的關係……往往給強烈而使人困惑的性衝動弄糟了。」所以無怪青年常常墮入『愛河』,簡直有如家常便飯。一個名叫巴巴拉的年輕女子回憶說:「我認識了這個人,跟他通了信也許一年左右。後來他在一封信中說他愛上了我。我對自己說:『我跟他不過見了一次面,他怎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但即使青年男女試圖壓抑熱情而追求一段基於投契的關係,他們保持投契的希望仍甚渺茫!為什麼呢?因為青少年的性格是變化不定的。對於你是個怎樣的人,你究竟喜歡什麼東西,你的一生有何打算,其實你自己仍在摸索中。今日你認為重要的事,明天也許變成不足掛齒。故此少年浪漫史往往注定失敗,甚少以結婚告終。
故此聖經明智地勸人要「過了青春發動期」之後才結婚。(哥林多前書7:36,《新世》)這意味到人若仍很年輕,就不應與異性約會。聽從這勸告也許並不容易,但如果你等到年齡適合結婚之後才跟異性約會,就肯定可以「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傳道書11:10。
三思而後行
可是,單是年紀較大並不足以使人免於心碎。博溫(Carol Botwin)在《愛情生活》一書中指出,甚至成年人有時也會墮入愛情陷阱中。她道出原因,說:「他們的感情發展得太快……太快想得到承諾。」把心輕易交給一個你所知甚少的人肯定是招致心碎的好方法。
使徒保羅向哥林多的基督徒說:「你們只會看表面。」(哥林多後書10:7,《當代聖經》)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僅為了對方的儀容外表便跟人談戀愛。你首先要設法弄清楚對方的為人如何。但倘若環境不方便你在一個安全的距離外去了解對方,你可以審慎地考慮你所屬意的人聲譽是否良好。
聖經說能幹妻子的工作會「在城門口榮耀她」。(箴言31:31)同樣,你可以期望一個好的基督徒男子或女子有好名聲。但假如你發覺對方以往的紀錄頗為可疑——例如曾跟一個復一個異性談戀愛,但一旦要認真的時候就不願繼續下去——你就要小心了!也許你的感情就是這人下一個蹂躪的目標。
要說實話
即使對方的聲譽看來不錯,大家也志趣相投,但開始籌備婚禮還是未免操之過急。對這人觀察得深入一點也許會顯出這人在性格上有嚴重短處或在靈性上有些弱點。那麼,你怎樣才能知道對方的真正為人呢?雖然大家一起娛樂消遣沒有什麼不妥,但戀愛期間彼此若開心見誠作一點認真、親密的交談無疑更能達成戀愛的目的。——可參閱箴言15:22。
你有什麼目標?有什麼興趣?你對生兒育女有什麼看法?金錢的安排又如何?最重要的是你們要『彼此說實話』,不可為了害怕失去對方而歪曲事實。(以弗所書4:25)對方遲早總會看見你的真面目的。因此你讓對方知道你是個怎樣的人,知道你想從一生中得什麼,總比你發展一段不合適的感情好得多,因為這樣的感情很可能以失望分手,或結成怨偶。
但對方若為了維持感情而不惜作偽又如何?聖經警告說:「愚蒙人是話都信;通達人步步謹慎。」(箴言14:15)這並不是說你應當過分猜疑,但設法辨明對方是否言行相符無疑是合理的做法。
你應該從起初就弄清楚對方對若干重要問題的立場,而不是待雙方已落入情網時才提出來討論。例如史蒂夫曾經想找一個和他一同熱心從事基督徒傳道工作的配偶。不久之後他對一個女孩子發生興趣。這個女子十分吸引史蒂夫。史蒂夫回憶道:「但後來我開始看出,她根本毫無目標,也不是個活躍的基督徒。」史蒂夫明智地結束了這段感情。
太親密未必快樂
這指出了避免心碎的另一個要點。朱迪評論說:「我從以往的經驗學到,原來付出感情是那麼容易的事。有時你和某人過於親密,即使你發覺彼此並不相愛,卻由於已經付出太多感情而不想傷害對方。」
聖經時代的書拉密女子顯然深深意識到愛情脫韁時的力量。因此當有權有勢的所羅門王向她求愛時,她吩咐女伴們「不要驚動,不要激動愛情,等[它]自發。」(雅歌2:7)你初次結識某人時同樣地緊緊把持自己的感情可能也是明智之舉。
這包括避免過早或不適當地表露感情。以下的原則可以應用在這件事上:「人若懷裡搋火,衣服豈能不燒呢?」(箴言6:27)在戀愛初期就接吻、拉手是不智的。這樣的行為不但會引起不道德的性慾,還會壓抑良好的判斷力和客觀的思想。感情赤熱時,你很難對別人作出冷靜的判斷。倘若戀情不能繼續,過分情濃只會使你分手時更加痛苦。
當朱迪最後開始跟一個青年約會時,她很小心控制自己的感情,慢慢發展彼此的關係,並且和對方保持一段安全的距離,直至她有理由確信這人是她的理想丈夫為止。她說:「這時我已知道可以放心和他培養感情了。」
戀愛可以帶來快樂,也可以帶來愁苦。事情的結果主要視乎你怎樣處理這個問題而定。不錯,沒有任何方法能夠保證戀愛必定成功。即使作了一切預防措施,心碎仍然可以發生。可是,如果你等到有能力結婚才開始約會,好好控制自己的感情,作出適當的防範,你就能夠大大減少心碎的可能性,同時盡量提高戀愛導致美滿婚姻的機會。
[第19頁的圖片]
少年戀愛甚少導致結婚,卻往往以傷心收場
[第21頁的圖片]
未付出感情之前先要了解對方
「智慧人的法則,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美好的聰明,使人蒙恩;奸詐人的道路,崎嶇難行。凡通達人都憑知識行事;愚昧人張揚自己的愚昧。」——箴言1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