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8 9/8 10-12頁
  • 無家可歸——有解決的希望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無家可歸——有解決的希望嗎?
  • 警醒!198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檢討現行的努力
  • 治標不治本
  • 永久的解決方法
  • 無家可歸——原因何在?
    警醒!1988年
  • 房屋緊缺,成因何在?
    警醒!2005年
  • 無家可歸問題的根源何在?
    警醒!2005年
  • 無家可歸——普世的難題
    警醒!198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8年
《警》88 9/8 10-12頁

無家可歸——有解決的希望嗎?

「住所是人類的需要,在重要性方面可與食物和水並列,而且是文明生活的一個基本條件。鑒於這些真理,我們可以看出無家可歸的真相便是:侮辱人類的尊嚴和否認基本的人權。」——國際收容無家者之年英國協會會長斯卡曼(Scarman)爵士。

請如此類的談話清楚表明各政府當局均留意到有提供更多和較佳房屋的必要,而且也在這方面作出相當努力。但問題是:這些努力有效到什麼程度?我們且來考慮一下幾個例證。

檢討現行的努力

據印度《時報》報導,為了滿足孟買日增的人口對房屋的需求,印度要每天建築125個新的居住單位才行,雖然數字看來不大,但每年總額卻達4萬5,000個單位之多,而這只是容納增長的人口而已。城裡有80多萬人住在不合標準、不合衛生的貧民窟裡,這些人又如何?若要在20年內徙置這些人,就非每日另行建造110個單位不可。合計起來每年要建造8萬5,000單位以上。報告聲稱,為了這樣行,「生產率就得躍進四倍。」同樣,在1961和1981年之間,印度首都新德里在建築住宅方面尚達不到目標——45萬個單位——的十分之一。

非洲鄉村居民湧入城市,以致各政府在房屋危機方面受到極大壓力。南非約翰尼斯堡的《星報》報導說:「居住在城市的人若是失業,就被遞解到鄉村去。」在其他地方,只有在城市登了記的居民才獲准在當地工作。雖然國際強烈反對該國的歧視政策,尤其反對與種族有關的歧視,政府的這種強硬手段有成功嗎?該項報導說:「為農村移民安排職業和住所的難題在非洲許多地方已幾乎達到無法處理的地步,事實上,在整個第三世界莫不皆然。有人曾預測非洲各大城市將會面臨社會和教育制度以及水、電、下水道服務的大崩潰。」

在英國,為窮人安排住所以及維修或重建破爛樓宇乃是急需關注的兩個大難題。《天主教先驅》週刊說:「我們聽說,以一個國家而言,我們『無力』花費更多金錢去應付這些嚴重難題,但與此同時,買屋居住的人所獲得的津貼卻沒有受到任何限制」由於削減建造廉價屋的經費,建造工程遂減至不及十年前水平的五分之一。更有甚焉的是一項報導說:「對於公共和私人樓宇,我們也要付出大量修理費,據估計達5,000萬英鎊。」政府打算怎樣應付這些開銷尚待分曉。

紐約《郵報》的社論說:「在美國,無家可歸的難題不僅在於安排房屋給絕望和無助的人而已。」例如,紐約市平均月耗1,800美元使一個流浪家庭入住福利旅舍,這項服務每年要耗資1億2500萬美元。此外,28間公共收容所的每年經費為2億5,000萬美元。可是,市內無家可歸的人仍繼續增加。原因何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一篇專題討論無家可歸的文章推斷說:「沒有人知道處理流浪者的最佳方法。較佳的房屋、較多的就職機會和較易取得糧票對於精神有問題的人和吸毒、縱酒者都無濟於事。」

治標不治本

顯然,解決今日的房荒難題和滿足明日的房屋需求是普世各政府的艱巨工作。原因何在?因為房屋短缺和無家可歸的難題並不是孤立的問題。它與其他同樣嚴重的難題——諸如人口爆炸、失業、貧窮和通貨膨脹——是息息相關的。其他難題若不獲解決,房荒難題就很難有解決的希望。可是,今日地上有任何國家是免於上述各種難題的嗎?事實上,有任何政府在解決這些難題方面真正成功嗎?根本沒有。

有鑒於此,各國在解決無家可歸的難題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好比試圖修補一間破爛房子的許多裂縫和漏洞。立意雖然可嘉,可惜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情況所需的其實是拆去破爛的建築物,在地基上建造一間新的房子。

這個見解並不是新事。1,900年前已有人提倡此說。這個見解遙遙領先地走在時代前頭,以致當時墨守傳統的領袖們認為無法接受。耶穌基督說:「沒有人會拿一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因為補上的會把衣服扯破,裂的地方就更大了。」(馬太福音9:16,《新譯》)他當時所想到的是什麼呢?

永久的解決方法

耶穌所主張的不是治標而是治本的方法。他教導門徒仰望上帝的王國提供永久的解決方法;解決的不光是房荒難題而是今日為患人類的一切苦難。他鼓勵門徒禱告說:「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10)這個王國會在地上執行上帝的旨意。它不會僅是修補現行這個陳舊破爛的事物制度。反之,它會取而代之。

這一切對你意味到什麼呢?請聽聽受上帝感示的古代希伯來先知怎樣說:「他們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種葡萄園,吃其中的果子。他們建造的,別人不得住;他們栽種的,別人不得吃;因為我民的日子必像樹木的日子,我選民親手勞碌得來的,必長久享用。」——以賽亞書65:21,22。

你留意到這裡所強調的不光是興建多些房屋嗎?反之,它所強調的是公平、平等和公道。你豈不渴望生活在這樣的政府統治之下嗎?屆時你不但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屋——這是今日大多數人所無法冀望的——而且會生活在和平的環境裡,享有豐富的食物、清潔的空氣和水、善良的鄰居。這一切和更多的美事都是上帝王國的公義管理所要成就的偉舉。

今日耶和華見證人正服從耶穌的命令把「這王國的好消息」告訴各處的人。(馬太福音24:14,《新世》)通過本刊和姊妹雜誌《守望台》的篇幅以及親自上門探訪,他們促請你留意前頭的奇妙希望。我們鼓勵你抽點時間去研究怎樣才能置身於一群喜樂的人之列。這群人將會在未來的公義政府統治之下生活,這個政府會使整個地球成為人類永久的樂園家鄉。

[第12頁的精選語句]

「他們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以賽亞書65:2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