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吸煙趨勢的轉變
弄熄最後一枝煙的歐洲人和美國人的數目雖然日益增加,但第三世界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把微薄的收入消耗在初次吸煙之上。這種全球的吸煙趨勢改變是由什麼所促成的?
在西方世界中,資訊運動把吸煙的害處揭露出來,令人改變對使用煙草一事的態度。結果,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和其他衛生組織舉辦的調查透露,在過去20多年來,美國吸煙人數繼續下降。
相反的是,第三世界的吸煙卻流行到有如野火燎原一般。原因何在?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主要原因是「不擇手段的煙草商」推行凌厲的廣告運動所致。廣告代理商以煙幕掩蔽一項事實,那便是,普世每年有一百萬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患。荷蘭的《國際合作月刊》報導,煙草業只在1984這一年就耗資25億美元在廣告之上——每天將近700萬美元!某些廣告,例如「『大學隊』:吸煙令你神清氣爽」或「『金葉』:為重要人物而設的重要香煙」等,在發展中諸國繼續令人相信吸煙與進步、灑脫、體育精神有關,而且是「繁榮的象徵」。
此外,據《吸煙面面觀》一書說,在第三世界出售的煙枝中的煤焦油和尼古丁含量是特意提高的,比在西方各國所售的較高。為什麼呢?原來,這樣吸煙的人就會上癮較快,後來當煙草公司逐漸降低煤焦油與尼古丁水平時,煙民就被迫要購買更多香煙以滿足他們對尼古丁的渴求。結果如何?煙草銷量大增。在那些國家中,每年煙草消耗量增加百分之2.1。可是,第三世界各政府對此的反應依然「並不熱心」。為什麼?因為對許多政府來說,生產煙草乃是收入的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