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9 2/8 14-18頁
  • 使人活下去的奇妙人體構造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使人活下去的奇妙人體構造
  • 警醒!198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體內的生命之河
  • 緊急情況——應付失血
  • 人體的免疫系統
  • 你體內的驚人液體
    警醒!1977
  • 你體內驚人的循環系統
    警醒!1975
  • 奇妙的紅血球
    警醒!2006年
  • 體內的微型「貨車」
    警醒!200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9年
《警》89 2/8 14-18頁

使人活下去的奇妙人體構造

你體內有些非常奇妙、令人驚訝的自動機械作用,使你得以活下去和保持健康。我們且簡略地查考一下其中幾種吧。

你的肺便是例證之一。首先,肺的入口有塊會厭軟骨;這是個細小的活門,在吞咽食物時把肺的入口關閉。咳嗽乃是保護肺部的第二道防線。第三,在通往肺的管道中有膠黏的傳送帶防線,侵入的微小東西會被黏液攫住,然後由向上移動的剛毛將其運走。

護肺的最後防線是發揮清道夫作用的白血球。這些衛生工具吞噬有害的微生物。感謝這種機械作用,我們的肺才得以安全操作。

你在閱讀本文的當兒,你的橫隔膜正在交替地收縮鬆弛。收縮時把空氣吸入肺裡,肌肉鬆弛時把空氣推出。橫隔膜接獲命令這樣行,每分鐘約15次;可靠的司令部是在腦的中央。

令人感興趣的是,在3500年前寫下來的聖經第一本書以希伯來文的「尼發希」(neʹphesh)一詞來描述人和動物。這詞實際的意思是「呼吸者」a。聖經以一種在醫學說來正確的方式表明呼吸可以維持生命。如果沒有『生氣在鼻孔裡』,人和動物就活不了多久。——創世記1:20,21,24,30;2:7;7:22。

關於呼吸的目的,其他古代作品載有一些毫無根據的臆測。例如,希臘和羅馬的哲學家提出奇怪的理論,說呼吸可使心裡的火繼續燃燒,這種內在的火焰則供應身體所需的溫暖。

這種理論繼續流行至十六世紀,但直至我們這二十世紀,呼吸的真正目的才得以澄清。空氣中的氧被血液吸收之後,輸送到身體所含的億兆細胞裡去。然後,每個活的細胞利用氧去產生能。我們不論去到地球上的哪一處地方,都有寶貴的氧來達成這項目的。正如古代一位導師對一群希臘哲學家指出;「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上帝……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使徒行傳17:24,25。

呼吸在保持身體潔淨方面也擔任重要角色。血液流經兩肺時,肺先把二氧化碳卸下才吸收新鮮的氧氣供應。身體活動若加速,體內的二氧化碳水平也為之增加。這時有一項奇妙的機械作用阻止細胞被廢物窒息。血液流入腦部時,二氧化碳的水平增高很快就被察覺出來。於是司令部立刻作出響應,下令增加呼吸的頻度和深度。

呼吸的速度也是自動調整的。可是,像汽車有自動變速器去選換排檔一樣,呼吸也可以隨意控制。感謝此種機械作用,我們能夠在水下或趕快離開一個充滿煙霧的房間時摒住呼吸。但我們不能長期制止呼吸,因為在失去知覺時,自動機械作用便會壓倒人工操作。因此即使我們睡著了,身體依然獲得養生的氧氣供應。

體內的生命之河

人體細胞的數目多到超乎人的想像。保守的估計數字是75萬億——比地上人口的數目高1萬5000倍。為了使氧氣達到每個細胞,必須有一個比現代城市更複雜和更有效的運輸系統才行。

身體的運輸系統包括使血液流經心臟的大動脈和靜脈,以及較細的血管網。它是一個可以展延10萬哩的管道閉路系統,《人體》一書說。據估計,你的血管若首尾相接,可以環繞地球四次。

這個龐大的網道也擔任輸送從腸壁吸收的食物養分的工作。因此整個身體都可獲得養分和氧氣的供應,甚至看來無關重要的部分也不例外。大約有500萬根毛髮從你的皮膚長出,可是血管網卻把血液運送到每條毛髮的根部。每條毛髮所獲的照顧實在令人驚異。耶穌曾對門徒提出保證:「不要怕……甚至你們的頭髮都一一數過了。」——馬太福音10:28,30,《新譯》。

血液的內含物能為你的身體每分鐘製造30億的新細胞,毛髮的增長乃是細胞在根部繁殖的結果。舊皮屑從身體脫落,新的皮膚細胞在下面增殖。隨著細胞從腸壁脫落,有新的細胞被造出來加以取代。此外,每秒鐘也有千百萬的紅血球在骨髓中造成!

自然,這一切活動產生了大批廢物。血管再次予以援手,方法是帶走二氧化碳和細小的廢物粒子。至於大粒廢物——例如死的細胞——則由白血球加以消滅,這些衛生工具紛紛趕至感染的現場展開工作。在醫學界發現這些事實之前,聖經已簡明地指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利未記17:11,14。

緊急情況——應付失血

你曾受過血流如注的創傷嗎?失血太多是可以致命的。不過,在大多數時候,人體以科學還未能充分解釋的神奇應急機械作用幫助人避免這樣的結果。

血管一旦被切斷,就會收縮以減少血的流量。第二項機械作用隨之而來。血液裡的血小板密集在傷處,成為膠黏狀態。纖維蛋白細絲開始在傷處形成,它們與血小板連結一起,成為凝塊,使血液終於止住不流。

可是,上述機械作用若應付不來又如何?大量流血會觸發另一項機械作用。大動脈裡的細微感受體立刻記下任何降低的血壓。感受體把信息傳到腦裡,腦隨即發出響應使血管收縮。同時,腦下令心臟跳動得較勁。流血若仍繼續,腦本身就會受到影響,於是使神經加強反射作用。心搏率可以從正常的每分鐘72次增加到200次左右。這樣的機械作用效果如何?

血管的收縮使運往身體大部分的血液流量減低。此舉連同心搏的加速,使血壓得以保持不變。肖特(Rendle Short)在他所著的《奇妙構造》一書中評論說:「可是憑著一項奇妙的設計,腦裡的動脈卻得以免除這種延及全身的收縮。」供應心肌血液的動脈亦然。因此,血液得以如常地流過這些重要器官。據蓋頓(Arthur Guyton)教授在《醫藥心理學教科書》中說,上述各種反射「把可能導致死亡的失血流量大大提高,約等於若沒有這些作用,身體所能抵受的失血量的兩倍。」

與此同時,其他機械作用也開始操作以增加血量。正如米勒(Miller)醫生在他所著的《人體研究》一書中解釋:「最重要的首務是恢復體液量。失血的程度若夠慢,身體就會作出自動調整,把血液釋稀。體液是從體素抽出來的,方法是自動減少尿液的排出以及多點喝水。」

米勒醫生雖然贊成輸血,但卻承認說:「對生命最急迫的威脅不是血液的短缺,而是液量不足。……在較早階段給予……血漿代用品乃是可行的補救方法,因為它仿效身體的自然傾向,以釋稀血液來恢復血量。」蓋頓教授聲稱;「已經發明的各種血漿代用品差不多完全具備血漿[血的液體部分]的[循環]功能。」

人體也有一種機械作用可以補救帶氧紅血球的短缺。正如電視《活的身體》劇集中稱為『意外』的一集解釋:「我們的骨髓在正常情況下產生的紅血球約佔總生產額百分之20。這意味到人體若突然急需紅血球,我們可以產生大約等於平時五倍的數量。」

萬一遇到意外,我們多麼感激身體具有這些內在的機械作用。此外還有其他的機械作用則可以挽救我們脫離致死微菌的威脅。

人體的免疫系統

危險的微菌有時侵入體內,並且在我們體內繁殖。值得感謝的是,我們有大量的反攻體——白血球——去攻擊和毀滅外來的侵入者。不過,科學界仍然大惑不解的是,白血球這項奇妙的機械作用何以在正常情況下不會侵害身體的健康細胞。

你也許曾藉電視之助看見這些能幹的戰士怎樣發揮作用。觀看白血球吞噬廢物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但是觀看白血球怎樣追查一個受病毒感染的同類身體成員,然後藉著同工之助去殲滅侵入的病毒,卻更令人嘆為觀止。這樣,感染遂受到阻遏。

如果致死的病毒或其他外來侵入者是首次侵入身體,你的免疫系統就可能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將之毀滅。首先,身體要找到適當的淋巴球(特種白血球)。身體含有幾百萬淋巴球可以揀選;每種都有它的獨特作戰性能,恰好能夠殲滅某一種病毒。

適當的淋巴球一經找到,它就大量繁殖。幾日之內,血液裡會充滿這些戰士,它們碰到仇敵時若非抓住加以殲滅,就是產生抗體使仇敵失去活動能力以等候毀滅。《人體機器》一書聲稱,「抗體貼在病毒分子的表面,好像鑰匙與鎖相配一般。」

你的免疫系統還有另一種驚人能力。適當的武器一經找到,它就永誌不忘。這意味到同類微生物若在將來侵入,抗體很快就會形成。「人若在童年患過某些疾病,例如麻疹、腮腺炎或水痘,而已經痊癒的話,這人通常不會再受這種病的第二次感染,」科學教科書《微生物學原理》解釋說。

藉著利用這種有記憶力的機械作用,醫學已使人類得益不淺。種痘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人遂得以抵抗從未患過的疾病。兒童靠這種方法對若干種疾病獲得免疫能力。但有些疾病卻是人力所未能控制的。

《微生物學原理》聲稱:「對抗體有較多的了解也許能使某些疾病,例如癌症和乾草熱等,受到較大的控制。」它又說:「未來的研究應當使人較明白怎樣把免疫功能的活力展延到老年方面,使所有人改善健康和增加壽數。」可是在1981年,就是這本科學教科書出版的那一年,後天免疫性缺乏症(愛滋病)卻出現了。正如病名所示,愛滋病毒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使受害者對若干病症沒有抵抗能力。

你意識到這件事的矛盾嗎?人體的確是被造成活下去的。它以奇妙的方法作自我的防衛、修補和更新,但卻仍有美中不足。誠然,若干疾病——例如愛滋病——可以藉著跟從聖經原則而加以預防。(使徒行傳15:28,29;哥林多後書7:1)但其他疾病,例如癌症,卻會使甚至小心預防的人也受到感染。原因何在?人究竟被造成能夠活下去抑或注定會死亡?這個問題將會在未來的一期《儆醒!》加以解答。

[腳注]

a 多種聖經譯本的希伯來文neʹphesh一詞出現不同的譯法,有時譯作「魂」,有時譯作「生物」,有時譯作「生命」,或按用法而另譯作他詞。《新世界譯本》則一貫地將這個字譯作「魂」。

[第14頁的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會厭軟骨是護肺的多種機械作用之一

會厭軟骨張開

會厭軟骨關閉

氣管

食管

[第15頁的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血管網運送血液到每根體毛的根部

毛囊

血管

[第16頁的圖片]

身體藉著每分鐘產生30億左右的細胞作自我更新

細胞的橫斷面

[第17頁的圖片]

我們生來就有免疫系統可以抗病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