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觀點
吸煙的危險
1950年代,一間香煙公司宣傳自己的牌子「正是醫生所囑咐的」。這句充滿自信的標語一度把香煙宣傳為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東西——但這種宣傳再也行不通了!如今政府要求香煙的包裝展示「嚴重危害健康」的警告。
可是,有些吸煙人士卻堅持「香煙可以幫助我思想敏捷、工作起勁」。他們也許把危害健康的警告一笑置之,認為害處不過像吃糖果或大清早喝杯咖啡提神一樣;又或者他們認為吸煙只對身體有害罷了。他們的想法對嗎?他們有理由辯稱,雖然吸煙有害,卻可以增進他們的辦事效率嗎?
代價高昂!
不論香煙是否真的能使吸煙的人思想更敏捷、辦事效率更高,抑或只是造成這樣的錯覺而已,所謂的好處都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除了最終可能患上癌症和心臟病外,請也想想較立時的結果:每抽一口煙,吸煙的人就會在隨後的七至十秒內感到一種藥物——煙鹼(尼古丁)——予人的刺激:「這是自己給自己下藥,」加利福尼亞大學精神藥理學家施奈德(Nina Schneider)說,「煙鹼能控制人的情緒和行為,因此煙癮才這麼難以戒除。」
煙癮的強烈程度跟海洛因和可卡因所造成的一樣嗎?「不錯,」美國衛生部長在1988年5月16日發出的一項警告中說。他解釋由於這種身體上的上癮,有些吸煙者「不顧身體上、心理上、社會上的不利後果而繼續吸煙」。
後果何等嚴重!1985年一年內,吸煙在英國造成了10萬人死亡,在美國造成了35萬人死亡;在希臘,三分一的死因都是由吸煙所造成。以上紀錄所顯示的公眾健康難題是難以推諉的。煙草的煙對身體毫無用處,它非但不能作為食物或飲料,而且吸煙根本在本質上是有害的。
那末,煙草產生的煙所含的尼古丁是否比咖啡、茶或巧克力所含的咖啡因更有害呢?從醫學觀點來看,兩者實在有天淵之別。在哈佛大學研究咖啡因的迪尤斯(Peter Dews)醫生說:「一般說來,咖啡因並不像吸煙那樣是促成國人健康不良的重大因素。」這項對吸煙提出的醫學指控僅是個開始而已。
剖析一個牽強的藉口
何以吸煙跟食物和飲料根本不能混為一談?為了明白這點,請仔細想想我們身體的設計。傳道書7:29說:「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進食是身體的自然機能,是上帝所賜的;但濫用非醫藥用途的麻醉劑,人卻是始作俑者。這些使人上癮的東西根本沒有適當的自然用途可言。無論以吸食、吞服抑或注射的方式使用這些麻醉劑,它們都以反常的方式刺激和誤用身體的機能。
在另一方面,差不多所有食物或飲品都會供給我們身體某些正常需要,例如提供燃料、幫助生長、修復組織等。誠然,有某些健康難題的人必須避免含有防腐劑、飽和脂肪或咖啡因的食物。(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普通的糖也是危險的。)但對大部分人來說,甚至這些食物也具有若干營養價值;如果吸收的分量適當,它們是無害的。但吸煙卻不可同日而語。
即使抽一、兩枝香煙,譬如為了追求快感而吸食可卡因,也是危險而誘人的。英國政府的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就算只吸了兩枝香煙,它們繼續作非吸煙者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15。
在靈性上保持最佳狀態
正如美國衛生部長所描述一般,在身體上倚賴尼古丁的人對這種藥物有「無可抗拒的渴求」。因此你若成了尼古丁的無助犧牲者,就無疑不能處於最佳狀態了。與其讓身體把你當作奴隸,倒不如聽從聖經的勸告表現自制,從而表明你具有『控制身體』的能力。——哥林多前書9:24-27,《現譯》。
煙草不但損害吸煙者的肉體,使他們有患上癌症、肺氣腫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而且也損害他們的意志。因此,這種習慣以不易察覺的方式染污人,在實際上奴役吸煙者的品格或意向。一位作家在《時代》雜誌承認道:「26年來我一直是香煙的奴隸。我試過至少十次解放自己。只有那些染上煙癮,屢次想戒除這種惡習而又屢次失敗的人才能充分體會到戒煙是多麼困難的事。」
聖經說,凡是蒙上帝所愛的人都有義務要「潔淨自己,除去一切使身體和心靈染污的事物」。——哥林多後書7:1,《現譯》。
何以上帝關心我們是否濫用自己的身體和心志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我們仁愛的創造者;他關心我們,想我們充分運用他賦予我們的潛能去生活。他訴諸我們的理智,說:「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教訓你,使你得益處[而非害處]。」——以賽亞書48:17。
故此真正的挑戰是,我們為了自己的益處而對自己忠實。為吸煙的所謂鎮靜效果或其他「好處」辯護是無濟於事的。當事人只是想免受戒煙的痛苦罷了。從醫學上說來,吸煙是公眾健康的大患。從宗教上說來,人類發明這種把尼古丁經由肺吸入血液的做法,漠視了創造者所訂的潔淨標準,並且染污和貶低了人的身體。既然如此,何必要自尋煩惱呢?留意箴言的話無疑好得多:「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箴言22:3。
[第25頁的圖片鳴謝]
Vincent van Gogh, Skull With Cigarette, 1885.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Museum, Amsterdam, Hol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