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們如何得著一身豔麗奪目的羽毛?
藍胸佛法僧(又名翻頭鴿)是非洲中、南部的常見鳥類。牠們不時在路邊的樹上或電話線杆子上棲息。這使牠們處於一個有利的位置去環伺四周,以尋覓昆蟲和其他食物。
你若在博茨瓦納或津巴布韋遊覽時,你可能會看見一團彩藍色的羽毛在街道的上空掠過。翻頭鴿顧名思義,牠們有時會表演一下拿手的翻筋斗絕技,以此展示一身豔麗奪目的羽毛。附圖的鳥兒以及小圖的鳥翼均顯示出佛法僧的羽毛豔麗非凡。翅膀上的羽毛由四種深淺不同的藍色,配上黑色和棕色組合而成。這與牠那紫藍色的前胸、橙黃的面頰、白色的前額及淺綠的頂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不禁使人想起一個重要的問題:牠們如何披著一身豔麗奪目的羽毛呢?
假若你觀察一下佛法僧的足部,你會發現它滿布鱗片而非覆蓋著羽毛。那末,牠們的羽毛是從爬蟲類的鱗片憑機遇進化而成,正如進化論者所提倡的一般嗎?
不過,請考慮一下,一根羽毛其實是一項工程學上的傑作。從羽軸伸展開來的有多排羽支。一本題名為《動物學原理大全》的科學教科書解釋道:「兩根毗連的羽支一旦分開了——這需要頗大氣力才可以將羽片拉開——人們只需用指尖拉動羽毛,它們便會立即像拉鏈般再次合攏起來。當然,飛鳥是用喙部如此行的。」
由數以百計如此高效率的「拉鏈」組合而成的一根羽毛會是憑機遇產生的嗎?科學家有任何證據證實鱗片曾實際演變成羽毛嗎?上述的書承認說:「頗奇怪的是,雖然目前的飛鳥同時擁有鱗片(特別在足部)及羽毛,但不論在化石或生物當中卻沒有發現任何介乎兩者之間的中間環節。」
羽毛委實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證明這位偉大的工程師也是調配繽紛色彩的專家。諸如這些美麗的受造物,藍胸佛法僧,也是「讚美耶和華的名」——真實的上帝——的「飛鳥」之一。——詩篇148:7,10-13。
[第16頁的圖片鳴謝]
National Parks Board of South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