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有什麼解決辦法?
「情形會變得十分嚴峻。許多企業已告破產,只是不肯承認而已。」——美國金融家。
這項悲觀的預告在1990年末發出,現在不少人已經歷到預告所指向的殘酷現實。在有些公司裡,「仍然留職」的雇員正憂慮下一個被辭退的人是否就是自己。
要是你今天丟了差事,你會怎麼辦呢?預先作好準備乃是明智之舉。正如上篇文章指出,失業會為人帶來經濟和感情上的打擊,因此事情並非僅涉及付帳的問題而已。以下各點曾幫助若干失業的人在經濟和感情上保持穩定。
1. 不要驚惶失措
杜明理失業時不得不把房子交還銀行,整家人只好搬去與母親同住。他提出的勸告是,無論情況看來多麼惡劣,都要保持鎮定。「無論有沒有工作,你也不會就此完蛋,」杜明理說。「我不得不學會的一點是,我們整家人並不會因此就餓死。」與其滿腦袋都是最壞的打算,不如冷靜地找尋有效的解決辦法。
2. 要思想積極
紀慕和唐娜兩人一共做著四份非全職工作。然而,兩人所賺的工錢加起來還不及紀慕以前一人全職工作所賺得的工資。儘管如此,他們卻接受現實,認為這樣的經驗可以對他們的五個兒女具有教導作用。唐娜說:「要不是紀慕失業,兒女在物質上會生活得較為舒適。不過,他們便會錯過一些可以教人怎樣生活的艱辛經驗了。」
3. 要頭腦開明,接受不同類型的工作
甚至白領階級也會決定轉變所從事的專業,從頭開始某個行業。「人除非迫於無奈,否則便很少理會別的選擇。」不久之前丟了一份行政工作的羅莉說。「在1990年代,」她補充說,「人必須學會更為變通才行。」你若試圖找一份同類型的工作——或要有相同的工資——因為你慣於做這類工作,那就只會減少你就業的機會而已。這至少是何以白領階級通常比藍領階級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找到職業的部分原因。因此,要頭腦開明,嘗試找不同類型的工作。許多人藉著向別人提供服務——例如清潔房子——而得以維持生計。
4. 要按自己——而非別人——的經濟能力量入為出
廣告宣傳的一項有力工具是:製造一些以前並不存在的「需要」。廣告往往使你覺得,除了你之外,人人都曉得有這種需要,並且已採取行動去加以滿足。『[除了你,]人人都穿著這種款式。』『人人都在談論這齣電影。[為何你還未看過?]』『人人都駕駛這種款式的汽車。[你何時才買一輛?]』
類似的論調可能影響到我們對金錢的看法和運用金錢的方式。朋友作了一次昂貴的旅遊,你可能突然發覺自己也需要度假。另一個朋友購了一輛新車,你突然發覺自己的汽車已殘舊了。對別人所做的事感到欽羨,只會推使你花一些你其實花不起的錢,買一些你其實並不需要的東西。要避免作這種既無益也無謂的比較。
上文提及被解雇的工人紀慕說:「人一旦無法維持他們以為自己所需的生活方式就惶惶不可終日了。其實你真正需要擔心的只是衣食而已,其他東西其實是無關宏旨的。」正如聖經在提摩太前書6:8勸勉人說:「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5. 使用信用卡要小心
信用卡可以是一項資產,也可以是你最大的負累。有些人漫無節制地使用信用卡,藉此把『我買得起嗎?』這個問題完全拋諸腦後。信用卡變成了止痛藥,使人花錢時想不到或感覺不到所失去的金錢。
近年來,許多國家給信用卡的狂熱所攫住。結果如何?用信用卡購了一輛新車的韓國電腦推銷員總結說:「每次償還信用卡債務的時候來到,我總是大感苦惱。我彷彿白白失去了這筆錢一般。」在日本,差不多半數需要尋求經濟指導的人都是20多歲的青年。觀察者認為,在該國流通的1億4000萬張信用卡對於國內青年人負債纍纍一事要負很大責任。
因此,運用信用卡務要小心。要謹慎使用信用卡,不要反被信用卡所利用。切勿讓信用卡蒙住你的眼睛,以致看不見自己的經濟實況。不然,你只會增加失業時的壓力而已。
6. 保持家庭團結
對8萬6000人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逾三分之一的人聲稱金錢是婚姻的最大難題。另一項研究則透露,金錢問題是大部分爭吵的導火線。經濟顧問格蕾斯·溫斯坦說:「對金錢看法不同可以導致關係緊張。」
甚至看來關係親密的夫婦也可能對金錢及如何使用金錢的問題看法迥異。一個可能視財如命,另一個則極其揮霍。
如果沒有開誠布公地加以商討,金錢問題可以迅速演變為家庭紛爭。聖經在箴言15:22說:「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跟配偶討論財政問題時,要設法了解對方的看法,並且加以容納。
7. 要保持自尊
格蕾斯·溫斯坦說:「不再有收入的一方可能產生感情上的難題;家庭地位降低和無法自食其力會使人失去自尊。」
不要太快判定自己給辭退是因為不受雇主所器重。29歲的賴妮雖然遭解雇,但在僅三週之前的每年薪酬檢定中,她卻得到最高的加薪點。雖然做事忠實可靠可能使人不致被雇主辭退,情形卻未必總是如此。人無需把遭解雇一事看作個人的價值受到蔑視。做事可靠、深受雇主器重的雇員也有時可能失去職位。
8. 編定預算
許多人一想到編預算就望而卻步。他們視之為一種約束,阻止他們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事實並非如此。編預算的目的不是要約束你,而是要幫助你達到目標。它不過是個控制系統,一個列出的計劃,告訴你錢往哪裡去了,以及如何把錢花在你要花的地方而已。
奇怪的是,許多人對於自己把錢花在哪裡往往摸不著頭腦。他們衝動地購買,然後嗟嘆說:「錢到哪裡去了?」經濟拮据時尤其要避免這樣的揮霍。聖經在箴言21:5明智地勸告說:「計劃周詳的富足;行為衝動的貧乏。」(《現譯》)
為了聽從這項勸告,要保存一份書面記錄。將整個月的支出記下來,把開銷分門別類,要將收入也記錄下來。若發現入不敷支,就要檢查一下你的開銷,試找出難題所在。你一旦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及把錢花在哪裡,就能夠平衡你的收支了。
預算要有伸縮性。起初幾個月可能有差錯,你也許忽略了若干開支。要作點調整和更改,直至預算適合你的需要為止。良好的預算會受你所控制而非控制你。a
以上的勸告可以幫助人渡過失業的難關。但是若要真正生效,人必須對金錢的重要性懷有正確的看法才行。老實說,金錢到底有多重要?甚至在失業的情況下,還有別的事比金錢更重要嗎?下篇文章會討論這些問題。
[腳注]
a 若要在編定預算方面獲得進一步幫助,可參看《儆醒!》1986年5月8日刊第19-23頁。
[第8頁的附欄]
編預算的步驟:
1.計算收入有多少。
2.把整個月的開銷記錄下來,看看你把錢花在什麼地方。
3.根據以上兩個步驟編出預算。決定撥多少錢給每個項目。
4.按需要調整預算。
[第7頁的圖片]
夫婦應當保持溝通,以免因金錢問題導致家庭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