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建築工程上的新事
許多人對諸如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國的萬里長城等建築工程驚嘆不已。樓高400米的現代摩天大廈也令人懍然生畏。然而,另一項建築計劃的特色同樣使人驚異。
在世界各地,志願人員正在進行許多龐大的建築工程。這些志願人員大都來自當地。可是,由於他們時常需要額外的幫助,其他國家的工人不惜花數以百萬計的金錢,自付旅費來到遙遠的建築工地。為了參與工作,有很多志願人員獻出自己的假期。其他的則暫時撇下他們的職業,因而失去不少收入。
這項異乎尋常的協助來自一項國際志願建築工程隊計劃,是由耶和華見證人在紐約布洛克林的總部負責統籌的。自從這項建築計劃在1985年11月開始實施以來,有超過3000人自付旅費前往30多個建築工地。這些工地遍及南、北美洲、澳洲、非洲、歐洲和各海島。
現在大約有600個志願人員在差不多25個國家中工作。其中有超過400人接獲一年或多年的長期工作委派。他們稱為「國際僕人」其餘的則得到為期兩星期至三個月的工作委派。
為什麼這些工人自願獻出自己的技術和勞力而分文不收呢?究竟什麼使他們把這件事看得如此重要,以致甘願作出這樣的個人犧牲?
為要應驗聖經預言
這項國際建築工程計劃獲得如此熱烈的響應,原因可以在一個問題的答案中找到。1900多年前,耶穌基督的使徒問他說:「你的臨在和事物制度的末期會有什麼標記呢?」耶穌描述屆時會有廣泛蔓延的戰爭、糧食短缺、瘟疫、地震等災難,然後接著說:「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有人居住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然後終結便會來到。」——馬太福音24:3,14,《新世》。
這些志願工人確信現今就是耶穌的預言獲得應驗的時候。因此他們樂於在這事物制度的末日未來臨之前從事任何對於宣揚王國有所幫助的工作。這項國際建築計劃就是為了要統籌這些努力而設立的。計劃中興建的設施均用來印製和散布王國的信息。
王國工作的擴展
在前一年,由耶和華見證人所操作的設施印製了6億7850萬9507本《守望台》和《儆醒!》雜誌。這些雜誌都專注於宣布上帝的王國是人類惟一的希望。在每個工作日,印刷機印製超過二百萬本雜誌——就如你正在閱讀的這本一樣。此外見證人每年還印製和分發千百萬本聖經、書籍和大小冊子。
最大的印刷廠設於紐約市布洛克林耶和華見證人的世界總部,以及紐約州北部近華基爾的農場內。不過,在1950和1960年代,有很多印刷廠也在美國以外的地區興建起來。到1970年,《守望台》和《儆醒!》雜誌已由耶和華見證人設於德國、南非、加拿大、英國、瑞士、丹麥、瑞典、芬蘭、法國等地的印刷廠加以印製。
接著在1972和1973年,另有六個國家的耶和華見證人在自設的印刷廠中開始印製雜誌。這些國家是日本、巴西、澳洲、加納、尼日利亞和菲律賓。在接著數年,隨著王國工作的擴展,社方開始興建一些印刷設備甚至更精良巨大的新分社辦事處。為了幫助你對這種迅速擴展有一點概念,請考慮下述附設印刷廠的分社連棟大樓舉行呈獻禮的日期。這些印刷廠都是用來印製《守望台》和《儆醒!》雜誌的:
希臘,1979年1月16日;瑞典,1980年12月23日;巴西,1981年3月21日;加拿大,1981年10月10日;意大利,1982年4月24日;南韓,1982年5月8日;日本,1982年5月15日;澳洲,1983年3月19日;丹麥,1983年5月21日;西班牙,1983年10月9日;荷蘭,1983年10月29日;德國,1984年4月21日;印度,1985年1月20日;南非,1987年3月21日。
此外,以下各國新分社辦事處或重大的擴建工程舉行呈獻禮:象牙海岸,1982年2月27日;大溪地,1983年4月15日;英國,1983年10月2日;芬蘭,1984年5月5日;挪威,1984年5月19日;馬丁尼克島,1984年8月22日;祕魯,1985年1月27日;墨西哥,1985年4月13日;委內瑞拉,1985年4月21日;法國,1985年5月4日。
雖然,有幾間分社的一部分建築工程是由受薪的非見證人專業工人所擔任,但以一般而言,大部分工作均由耶和華見證人自己完成。有數以千計的人志願提供服務,即使其中大多數都不是從事建築行業的。
隨著耶和華見證人宣揚王國的工作繼續擴展,他們需要擴充現有的設備。那末,他們能夠以什麼效率更高的方法去建造這些設備呢?
新計劃滿足了一項需要
鑑於這項國際建築工作的驚人擴展,社方設計了特別志願人員計劃去提出協助。參與計劃的一位監督解釋說:「在一項建築工程進行期間,某些時刻需要某些的技藝。在建造地基的時候,我們不需要鋪屋頂的工人。因此社方在紐約布洛克林設立了國際工人辦事處以便統籌各事。」
因此,布洛克林的辦事處充當「媒人」的角色,統一處理各地對工匠的需求。它以合適的工人去配合和滿足環球各地建築工程的需要。例如在1988年,墨西哥分社擴建宿舍的工程行將完成。他們向布洛克林請求熟練的鋪地毯工人的協助。在幾分鐘內,辦事處已找著四位經驗豐富而又樂於志願服務的見證人。在1989年1月,當分社為加建部分舉行呈獻禮時;地毯不但鋪妥,而且十分美觀。
合乎資格從事服務
若要參與這項國際志願人員計劃,工人首先需要合乎資格。志願人員必須是獻了身、受了浸的耶和華見證人。在美國,志願人員必須先在紐約耶和華見證人屬下一個機構中服務。這樣,他的工作習慣和能力便有機會受到評估。接著,他可能接獲邀請去提交參與計劃的申請。在紐約,未來志願人員的妻子雖然通常不會受到邀請與她們的丈夫一同服務。但也可能具備所需的資格而申請參與。
其他國家的耶和華見證人則可以向當地的分社辦事處申請參與這項計劃。這些申請會送到負責督導國際僕人和其他國際志願工人的布洛克林總部。當有工程需要他所具有的工作技能時,他便會接獲通知。
妻子的貢獻
志願工人的妻子們通常都沒有什麼建築技能,但是有很多卻受到訓練用鐵線綁紮鋼筋、鋪砌瓷磚、鋪沙和髹漆。其他的則負責照顧必需的家居雜務。因此,在世界各地的建築工地內,她們都對建築工程有優良貢獻。
一位與丈夫一起到波多黎各參與興建當地新分社的見證人最近致信給布洛克林辦事處,說:「我們在1991年1月1日抵達當地,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工作委派。我奉派和一組工人一起把鋼條紮成鋼架。我從未做過這麼辛苦的體力勞動。基本上說來,我的工作是彎下身子,用鐵鉗和一捲盤鐵線把鋼條紮牢——但整天都這樣做!
在最初幾天,硬帽老是從我頭上掉下,過大的手套則每每給我綁紮在鋼架上。儘管如此,最後我還是把鋼架紮起來。我雙手起了水泡,要貼上五、六塊膠布以防情形惡化。我學會根據藍圖量度大小,打粉線及為每一鋼架擺放鋼條。這是真正令人感到滿足的工作。平時我每天所做的工作,諸如清潔、烹飪、洗衣服等,都是需要做完再做的。但是我所紮結的鋼架卻會留在牆內與分社共存。一想到這件事就令我深感滿足!」
為所享的工作特權深懷感激
國際建築工程隊的一位監督說:「這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許多人利用自己的假期,自付旅費,來到遙遠的工地,工作可能比他們整年的其他任何時候更吃力,工作的時間可能也更長。然而他們回家之後,有不少人致信給我們,感謝我們給予他們工作的特權!」
例如,社方最近收到的一封信寫道:「我們寫信給你們,要為我們所享的極大特權向你們致謝。我們很高興有機會在菲律賓的分社工作了三個月。在每個工作日的末了,我們在身體上覺得疲倦。但正如我們所期望,良好的交往使我們在靈性上獲得莫大的造就。我們很高興能夠認識在那裡工作的其他志願人員。我們也對那些與我們一同工作的當地見證人留下深刻印象。真的,我們好像是一家人,他們成了我們所疼愛的。」
一對來到厄瓜多爾的夫婦寫道:「我們學會少吃零食,用少量水洗澡,以冷水剃鬚和淋浴。我們從未想過原來我們的思想已經被廣告影響得那麼深。在工地裡,我們獻出自己最好的,但是當我們離開時我們所獲得的比我們所付出的還要多得很。按照美國的標準,厄瓜多爾的弟兄在物質上相當貧乏,然而他們的靈性和對傳道工作的體會卻十分富足。我們對這項特權的感受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翻板建築法
國際建築工程一項獨有的特色是採用翻板法。方法包括在工地製造巨大的鋼筋混凝土牆板,有些可能高達三層樓,足有20公噸重。牆板可在建築物的地板上或在鄰近的模板上製造。
六至八塊牆板可以疊起來堆放。通常在七日後牆板已夠堅硬了,於是工作人員便用起重機把牆板吊起,安放在指定的位置,作為樓宇的外牆和內牆,甚至在多層的樓宇中也可以同樣使用。例如菲律賓那樓高十一層的分社宿舍大廈便用了數以百計這樣的牆板。預先製好的混凝土牆板表面平滑,所需的只是髹上漆油而已。
這種建築方法不但省時,並且能夠有效地運用較不熟練的工人。一本題名為《混凝土》的職業技術出版物論及耶和華見證人在英國興建的新工廠說:「翻板建築法特別適合他們的需要,因為這種建築方法十分簡單。……節省時間和開支乃是這種方式的主要優點。」
論到翻板建築法,該雜誌補充說:「由於這種方法只需很短的時間便製成大幅牆壁(作為承托重量或其他用途),而且可以運用當地工人而無需額外程度的監管,所以頗為快捷和經濟。」因此,社方的新建築計劃採用這種簡單、有效的建築方法的確十分適當!
土木工程部
指揮這項國際建築計劃的機構是設於紐約布洛克林耶和華見證人總部的土木工程部。在這裡有超過一百個工程師、建築設計師和製圖員——都是總部的成員——參與興建計劃。為了應付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地區性的土木工程部最近也在日本、澳洲和歐洲等地設立起來。
在1987年,社方開始採用CAD(電腦輔助設計)去製作藍圖。典型的CAD站包括幾項裝置,能夠運用電腦製作藍圖而無需用人手在繪圖板上繪畫。目前在布洛克林和其他分社設有超過65台CAD站。
由於可以把繪圖儲存在電腦的記憶系統裡,工程師能夠把以往的工程設計收納在現時的藍圖中。這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及在設計和建築工程方面趨於劃一。
新近的建築計劃
隨著布洛克林的土木工程部繼續擴展,把志願工作者組織起來的構想遂應運而生。我們可以說這項計劃始於1985年,當時有些來自其他國家的工人響應社方的呼籲,志願協助興建巴拿馬的新分社。後來祕魯需要工人協助分社執行龐大的擴建工程,這項建築計劃便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但真正使建築計劃有系統地設立起來的乃是哥斯達黎加和尼日利亞分社的興建。不久之後,社方開始將主要的工作人員派到世界各地協助當地的興建工程。
在國際僕人和其他志願工作者協助之下,有很多新分社落成,很多舊有的分社也進行擴建工程。需要擴建的分社包括大部分自1986年初落成的建築物。在過去大約五年內,建築計劃得以完成而舉行呈獻禮的國家地區包括:巴拿馬、哥斯達黎加、智利、墨西哥、新西蘭、海地、利比里亞、奧地利、厄瓜多爾、巴布亞新幾內亞、圭亞那、加納、夏威夷、葡萄牙、香港、塞浦路斯、祕魯、薩爾瓦多、毛里求斯、日本、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尼日利亞、阿根廷、澳洲、新喀里多尼亞、菲濟群島、菲律賓和希臘。
其中有很多是巨大的建築工程。在尼日利亞,社方實際上在一塊57公頃的土地上興建了一個小鎮。其中的設施包括一座140米長、70米闊的工廠,可容納超過400人的住宅,一座辦公大樓,車房和其他建築物。單是從紐約運來的建築物資便足以載滿347個貨櫃。如果把它們逐一連接起來,便會長達3.5公里!
有時,建築計劃遭受來自教士的反對。1989年3月,希臘的教士們帶領坐滿40輛公共汽車的人群前來工地抗議。但是警方支持見證人有合法權利從事興建,因此抗議終告失敗。新分社,連同一座龐大的新工廠以及22幢可容納超過170人的住所單位,得以順利落成而在去年春天舉行呈獻禮。
在法國,埃夫勒的主教雅克·加約反對耶和華見證人在盧維耶興建寬敞的新分社。他聲稱見證人的公開傳道工作不「尊重人類尊嚴」。然而,其他人卻不同意主教的指責。他們相信耶和華見證人應該有權擴充他們在當地的設施,正如他們在世界其他許多地方所為一般。
目前,國際建築志願人員正致力於下述各分社建築工程:哥倫比亞、波多黎各、贊比亞、巴西、英國、加拿大、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波蘭、瓜德羅普、泰國、背風群島、巴哈馬群島、西撒摩亞、大溪地、所羅門群島、委內瑞拉、南韓、南非和德國。其他正在籌劃中的工程包括位於法國、西班牙、墨西哥、斯里蘭卡、台灣和蘇里南的新分社或擴建現有的建築物。
預見需要
1988年,耶和華見證人的治理機構批准把德國分社擴建百分之50。當時有些人認為擴展的程度過大。可是,在1989和1990年,耶和華見證人的傳道工作在波蘭、匈牙利、東德和羅馬尼亞均取得法律認可或至少獲准許自由活動。此外,去年3月27日,蘇聯政府也承認耶和華見證人是合法的宗教團體。
超過25萬名來自東歐國家的人士出席前年夏季耶和華見證人所舉行的大會。他們很熱心領取聖經書刊。《1991不列顛年鑑》指出:「單在兩個月內,守望台社的西德分社辦事處便運出了275公噸的聖經刊物,僅是運往東德一地的聖經便達11萬5000本。」因此,顯然德國分社獲准進行的擴建是必需的,而且這項需要十分迫切!
為未來的需要作妥準備
你可以想像得到,要應驗耶穌的預言,『在末日未到之前把王國的好消息,傳遍有人居住的大地,』無疑需要人作出極大的努力。(馬太福音24:14,《新世》)普世真正的基督徒正在為這件事作出努力。他們以良好的方式組織起來,竭盡所能以求使王國的信息傳遍萬國。
為了成就這件事,耶和華見證人現正擴充他們在紐約布洛克林世界總部印製聖經書刊的各項設備。他們已在桑茲街90號動工興建一座樓高三十層,可容納一千位總部工作人員居住的大廈,預期在1993年竣工。
可是,最龐大的建築計劃正在紐約州距離紐約市約有110公里的帕特森地方進行。1991年4月7日《紐約時報》報導說:「[耶和華見證人]的工程預定在1996年某個時候完成,屆時他們會有六座二至五層高的大樓,提供624間套房,一個可停放450輛汽車的車房,一座有144個房間的旅館,一個巨大的廚房和可讓1600人同時用膳的飯堂,一座用作課室的樓宇和幾幢提供各種服務的大樓。」數以百計的志願工作者正為興建這個龐大的王國教育中心付出不受酬的勞力。
真的,一項不可思議的建築計劃正在世界各地進行。所有這些工程都是由志願人員所統籌和執行的。這的確是國際建築工程上的一件新事!
[第21頁的圖片]
結紮鋼架是建築工程的一部分
[第23頁的圖片]
在翻板建築法中,混凝土牆板可以幾塊疊起同時製造。當牆板夠堅硬之後,便被吊起放在預定的位置上
[第24頁的圖片]
波蘭新分社連棟大樓的設計在布洛克林受到校訂。工作人員運用電腦繪製建築藍圖
[第25頁的圖片]
社方計劃在波多黎各,贊比亞和背風群島興建的分社連棟大樓
[第26頁的圖片]
在一個歐洲國家參與建築工程的志願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