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2 11/8 9-11頁
  • 從宇宙吸取教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從宇宙吸取教訓
  • 警醒!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秩序井然而非雜亂無章
  • 最根本的問題是:宇宙從何而來?
  • 人極渺小
  • 宇宙真的有開始嗎?
    警醒!1999年
  • 宇宙只是碰巧產生,還是創造出來的?
    警醒!1999年
  • 令人懍然生畏的宇宙
    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 宇宙起源惹爭議
    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11/8 9-11頁

從宇宙吸取教訓

「我不會假裝熟悉宇宙,我委實渺小得多。」——托馬斯·卡萊爾,1795-1881。

百多年後的今天,現在我們曉得宇宙實在比我們自己巨大得多。縱然科學家在這方面的認識的確較前增進了不少,但他們的處境,正如一位天文學家評論,仍仿似「十八世紀的植物學家,要在叢林裡找出所有未經發現的花卉」一般。

儘管我們所知十分有限,我們仍可以得出若干結論。這些結論有助於解答兩個至為重要的問題:宇宙如何運作?它的起源如何?

秩序井然而非雜亂無章

對宇宙本質的研究,稱為宇宙論。這個字詞源於兩個希臘字,科斯莫斯和羅戈斯的組合,意思是『對秩序或和諧的研究』。這是一個恰當的名稱。因為無論天文學家是觀察天體的移動,抑或研究構成宇宙的物質,他們必然會發現宇宙確實井然有序。

在我們的宇宙裡,每樣東西都是不斷移動的。它們的運動絕非不規律或不能預測。各行星、恆星和星系都根據精確的物理法則運行。這些律則使天文學家能夠以準確無誤的方式推算出某類天文現象。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控制極細微的原子的四種基本力量,同時也支配著宏大無比的眾星系。

甚至構成宇宙本體的元素也顯示出秩序來。《劍橋文學圖集》解釋說:「物質……各方面都組織得有條不紊,從極小的到極大的莫不皆然。」不論是原子核中子與電子質子的聯繫方式,還是維繫巨大星系群之間相互的吸力,一切都不是盲目隨機安排的。反之,物質的構造是極有秩序的。

何以宇宙會顯出這種秩序與和諧呢?為何會有超凡卓越的法則支配著整個宇宙?這些法則必然在宇宙開始前即已存在,否則它們便無法控制宇宙的秩序。因此,合理的問題是:這些律法是從哪裡來的呢?

著名的科學家牛頓總結說:「這個由太陽、行星和彗星組成的星系真是絢麗無比。它只可能在一位聰慧大能的個體督導和掌管下,才能產生。」

物理學家弗雷德·霍伊爾評論說:「宇宙的起源,就像要化解魔術方一樣,需要智慧。」藉著對宇宙起源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進一步證實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必定有一位超自然的立法者存在。

最根本的問題是:宇宙從何而來?

理論物理學家霍金解釋說:「早期的宇宙蘊含著解答一個最根本問題的答案,那就是我們今日所見的萬物,包括生命在內,是怎樣開始的。」關於初期的宇宙,現時最新的科學觀點是什麼呢?

自1960年代以來,科學家從天際各方探測到若干微弱的背景輻射。這些輻射被視為來自遠古宇宙爆炸的反響效應,天文學家稱之為大爆炸學說。這場爆炸如此猛烈以致在數十億年後,我們仍可探測到它的回響。a

可是,如果正如大多數物理學家所相信的一般,在150億至200億年前,宇宙是在一場大爆炸中突然形成的(雖然這個理論引發激烈的爭議),那麼這引起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最初的能量是從哪裡來的呢?換言之,有什麼東西在大爆炸之前早已存在?

很多天文學家對這個問題總是避而不答。其中一位天文學家卻承認說:「科學證實了世界是由各種巨大力量發揮作用而產生的,也許科學永遠也無法將這個謎清楚解釋出來。這使科學家大感困惑,因為事情與他們的科學信仰有所抵觸,他們相信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現在我們發現宇宙的誕生這個最重大的果,竟然與我們的這項信仰有所抵觸。」

牛津大學一位教授直截了當地寫道:「宇宙誕生的首因是什麼這個問題只好留待讀者自行判斷好了。但是若缺乏了他的存在,我們所得的圖像無論如何是不完整的。」可是,聖經卻一針見血地指出「首因」是誰,聖經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1:1。

人極渺小

宇宙教曉我們一個最簡單、最明顯的道理。中古時期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故意對這個道理不屑一顧。但數千年前聖經中的詩人早已謙卑地承認這個千古不易的道理——人是極其渺小的。

最近的發現使大衛王的評論顯得尤其真實,他寫道:「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篇8:3,4。

天文學揭示出宇宙多麼廣大無垠,莊嚴榮美。碩大無朋的恆星、難以想像的距離、無法理解的億萬年時光、產生百萬度高熱的宇宙洪爐,所爆發出的能量就是十億個核子彈也相形見絀。然而,這一切早已在約伯記一書裡以中肯的方式描述出來:「看哪,這不過是上帝工作的些微;我們所聽於他的是何等細微的聲音!他大能的雷聲誰能明透呢?」(約伯記26:14)我們對宇宙越了解,我們在這方面的見識就越顯得孤陋寡聞,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就越顯得渺小。對客觀公正的觀察者來說,這真是一項嚴肅而發人深省的教訓。

牛頓承認說:「我只像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偶爾找到一塊異常平滑、漂亮的小圓石或貝殼時便自得其樂。可是在我面前的卻是一片充滿真理而尚未為人所知的汪洋。」

既然認識這件事,這就應當促使我們表現謙卑的態度,而謙卑則可以幫助我們承認有一位創造者,一位不但創造宇宙萬物,而且更制定宇宙法則、遠較我們偉大和聰慧的個體存在。正如約伯記提醒我們:「在上帝有智慧和能力;他有謀略和知識。」(約伯記12:13)這的確是一個至為重要的教訓。

隨著有更多宇宙奧祕逐漸揭示出來之際,還有更多神祕疑團尚待探索。不久將來,本刊會發表一篇文章討論一下若干令天文學家感到大惑不解的最新發現,而這些發現又引發了一連串新問題,結果使宇宙論學家為此爭論不休。

[腳注]

a 正如把一塊石頭扔進水池裡,它會使水面出現漣漪。類似地,科學家相信他們從敏銳的無線電天線所接收到的微波輻射,就是這次理論上的大爆炸所造成的「漣漪」。一位作家曾將這些漣漪描述為「創造的嘶嘶回聲」。

[第10頁的圖片]

這些儀器專門用來探測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所說的背景輻射

[鳴謝]

Courtesy of the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and the Canary Islands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