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目的嗎?
「『為什麼我們會活在世上?』這是人人都要面對的最重要問題。……儘管我所見的死亡毫無意義可言,我卻深信生命是饒有意義的。死亡全無意義,生命卻意味深長。」
寫這番話的人是埃利·維厄瑟爾。《生活》雜誌向讀者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活在世上?」有許多人作出回應,維厄瑟爾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名噪一時的作家,也是納粹集中營的劫後餘生者。雖然他嘗透了人生的苦頭,卻仍認為人生是饒有意義的。
然而,並非人人都同意這個看法。何塞是個計程車司機。就同一的問題,他這樣回答:「我們生來就注定要死,人生僅是生與死而已。我駕駛計程車,有時去釣魚,約會女朋友,納稅,看看書,然後便準備隨時去世。……生命是個大騙局。」對何塞而言,人生顯然了無意義,毫無目的。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不少受過高深教育的人,看來也同意這位計程車司機的說法而沒有與這位作家認同。進化論學者里卡德·利基與羅杰·盧因,在他們合著的《起源》一書中說:「人類大概是生物學上所出的大岔子。人類的進化已越過了它能夠與自己以及周遭世界取得協調的地步。」至少對他們來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
同樣地,進化論學者斯蒂芬·杰伊·古爾德寫道:「我們之所以活在世上是因為有一種很特別的魚,牠那構造特殊的魚鰭演變成地上生物的腳;……這皆因25萬年前,一種出自非洲的細小脆弱品種得以歷劫生還之故。我們也許渴望獲得一個『較高等』的答案——可惜這樣的答案並不存在。」對古爾德來說,人的生命僅是個毫無意義的巧合而已。
古爾德至少在一件事上是對的。許多人的確渴望獲得一個比他所說「較高等」的答案。有悲劇發生時,許多人的看法跟11歲的賈森一樣。他論及一位年輕朋友的死亡說:「我的朋友琴曼因癌病去世。我問媽媽,如果上帝要琴曼6歲便死去,他又何必讓她出生呢?」賈森直覺上感到人生本應是有目的的。但他那位年輕朋友卻溘然逝世,看來這個目的不得不落空了。
問題的重要性
獲悉人生是否有目的是一件重要的事嗎?這僅是個哲學問題,抑或事情應當令你深表關注?許多人一生也沒有認真想過這件事。倘若何塞·馬丁內斯的想法是對的話,採納他們的人生觀也許是明智之舉。
倘若埃利·維厄瑟爾的看法沒有錯,人生的確有目的,我們當然該找出這個目的是什麼才對。不然,我們便會錯過人生奇妙歷程中至為重要的部分。情形彷彿參觀畫廊的人沒有觀看其中的畫,或坐在餐廳裡的人沒有叫東西吃一樣。
我們怎樣才能確知人生是否有目的呢?在下篇文章,我們會討論一些有助於解答這個問題的若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