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適應關節炎
《儆醒!》雜誌駐英國通訊員報導
大衛年72歲,行動不良。變了形的雙肘和雙腕正是一種老年人通病引起的殘障。
佩姬快70歲了,行動不便。變了形的雙手顯示,她也是受害人。不過,她還能做點家務,及用鉤針編織東西自娛。
愛莎坐輪椅已有37年了。她也幫不了自己。雖然如此,她的微笑卻頗具感染力,反映出她異常活力充沛。
大衛、佩姬和愛莎不過是英國六百萬關節炎患者當中的三個而已。據倫敦《泰晤士報》稱,這種病使人每年「損失8800萬個工作天,……比罷工造成的損失還要大得多。」關節炎是英國「導致殘障的最大單一成因」。
不論你住在哪裡,都有可能成為關節炎的受害人。世上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免疫。論到這種疾病,弗農·科爾曼醫生寫道:「很少疾病像它影響這麼多的人,……也很少像它造成這麼多的痛苦和殘障,更少像它產生這許多荒誕和誤解之說。」——可參看第14頁的附框。
像大衛一樣,很多關節炎患者感到生活痛苦並不足為奇。但另一方面,佩姬、愛莎和其他病者卻已適應了他們的殘障。他們甚至表現樂觀。怎會如此?你又如何?如果你是(或認為自己是)個關節炎患者,你應該採取一些什麼步驟,以期能夠成功應付這種疾病?
如果你是個受害人
首先,要及早診斷。《關節炎》一書說:「及早診斷有助於減少日後的痛苦和殘障。這事絕非言過其實。」不錯,治療關節炎確是「分秒必爭」的。科爾曼醫生也表同意:「假如……治療盡早進行,加上病者的熱心,情況便會大為好轉。」
因此,別再耽擱。要找出身體一切毛病。然後,若是患了關節炎,就該立即診治,切勿拖延。
應付痛苦
對關節炎患者來說,最重要的乃是把痛苦減至最低程度。不過,在若干骨關節炎的病例上,有些醫生卻提出以下的勸告:『繼續忍受痛苦。』何以故呢?因為鎮痛藥會抑制身體自然發出的警告訊號。忽視這些訊號可能對關節造成無法彌補的創傷。
鎮痛藥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也應予考慮。《刺血針》雜誌警告說:「服食NANSAID[非阿司匹林、非類固醇、非炎症性藥物]的人……正冒著胃潰瘍出血而要[入院]治療的風險,而這種風險已越來越大。」是故,許多人寧可盡量少服食藥物。有些人把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喜好上,以求緩解病痛。《護理鏡》指出:「分心可以當作感官的盾牌,把注意力分散而集中在與病痛無關的事上。」
這不是說對一切鎮痛藥都要避之若浼。有時,無法鎮痛可能令疼痛的關節減少活動,繼而發僵、萎縮,以至最後失去功能。人普遍用NANSAID和阿司匹林來緩解病痛,也用它們來消腫、消炎。許多關節炎患者和醫生都認為這兩種藥物很有療效。
不過,既然每種療法都有其隱伏的危險,採用某種療法之前最好盡量獲悉一切利弊,知道會有什麼風險。不妨向你的醫生查詢一下。
雖然嚴寒和潮濕的氣候並非造成關節炎的原因,但氣候看來卻會影響患者的疼痛程度。因此,對某些患者來說,遷往氣候溫暖、乾燥的地區能夠紓緩病情。不過,假如患者無法這樣行,還有別的選擇。
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權威弗雷德里克·麥克達菲醫生指出,直接的「冷療和熱療也會有所幫助」。在一項研究中,病者把冰袋敷在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膝關節上約20分鐘,每天三次。過了四周,病人報告走動已較少感到疼痛,而且肌肉也較為有力。他們的動作比以前敏捷得多,也睡得更好。何以故呢?麥克達菲解釋,「冷療能夠減慢神經傳達痛楚的速度。」
可惜的是,對某個患者適用的療法也許對其他病者無效。許多關節炎患者發覺,輕輕的按摩有所幫助。愛莎說:「病痛發作時,我請外子在我的痛處大力摩擦。我雖然感到疼痛,不過有時卻能把痛楚減輕。」
此外,熱療法也是可行的。若干醫生建議用熱水袋或熱墊去緩解病痛。風濕病學家F.達德利·哈特醫生解釋:「熱力促使肌肉鬆弛,既減少發僵的情況,又能紓解病痛。」
『不用則失!』
《關節炎手冊》說:「對關節炎有幫助的……一個最重要方法是……運動。」你可能說:『不錯,但這樣行相當疼痛。』當然,的確要保持平衡。
散步、游泳、踏自行車都是一般有益的運動。不過,若要運動發揮真正的功效,就需要跟你所患的那種關節炎配合進行。要跟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商討一下,看看什麼運動對你最有幫助。
運動期間若感到疼痛,就要暫時休息。患病的關節若發熱發炎,就要立時停止運動——運動可能過劇。要記住,運動的目的不在乎增強力氣,乃在於使肌肉靈活。因此每天至少兩次促使關節盡量活動,這樣行有助於使關節繼續保持靈活。
醫治在望?
「關節炎獲得醫治『指日可待』。」早在1980年5月28日,英國利物浦的《每日郵報》便已作了這樣的宣布。可是,接著的報告卻指出,「時間尚未確定。」
逾12年後,研究仍然繼續下去。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相信是由「有缺陷」的基因促成,所以現今研究的焦點在於致力發明可控制這些基因的藥物。關節炎與風濕病學會的拉萬德·邁尼教授希望這些藥物能在「五至十年內」面世。
與此同時,有些關節炎患者為了恢復活動和緩解病痛,選擇接受關節復位的外科手術。其他人則認為某種食療頗有幫助。對於治療關節炎,針刺療法、順勢療法和整骨術均各有千秋。
至於什麼才是醫治關節炎的適當療法,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若干療法被專業醫學人士看作「江湖郎中的醫術」,原因並非是這些療法沒有效驗,只不過是人把它們視為非正統醫術而已。無論如何,世上有許多關節炎患者紛紛求助於一些功效大有疑問的療法。
對於這種導致殘障的疾病,專業醫學人士目前尚未有醫治的良方。是故,明智之舉是,在選擇某種療法之前,要小心衡量一切利弊。一旦作了適當的選擇,就要繼續採用對你最有效驗的療法。
別人如何予以援手
假如你的親屬或朋友是個關節炎患者,有很多地方你可以幫忙以協助病者應付身體上的限制。有些什麼事可以做?
佩姬雖然是獨居,兒女卻給她很大的支持。他們寫信和打電話給她,跟她緊密聯絡。每逢移居海外的女兒回來探訪佩姬,他們會樂於替她布置家居,同時替她料理現在她做起來已感吃力的家務。佩姬那十餘歲的孫女則每週上她家去清潔房子。
大衛的妻子現在比以前更主動地照料他。她從社區護士那裡學會如何照料丈夫的個人衛生。現今大衛比以前快樂得多,而兩個人可以合力成就更多工作。
愛莎去世之前說:「別人能夠做的許多事,我卻無法替自己辦到。」那時,她多麼賞識丈夫對她的仁愛照顧,包括給她洗澡、穿衣,甚至梳頭!
關節炎患者通常很珍惜仍能享有的一點自立。因此,親友切忌削弱他們所僅有的一點獨立行事的機會。據哈特醫生說,病者最需要的是「實質的同情和安慰」。是故,要為患者做些他自己無法辦得到的事。簡短的探訪、幾句鼓勵的話、替病者料理家務和購物等,都深受病者所賞識。
保持樂觀
你也許會說:『要應付關節炎一類的疾病,雖然說來容易,做起來就難得多了。』不錯,但事情大部分有賴於你和你的親友對未來的看法。
請考慮佩姬和愛莎的事例。愛莎說:「我不再為自己的殘疾憂慮。」相反,她與愛莎努力把握機會幫助他人。佩姬撥出時間對鄰舍作富於鼓勵的探訪。愛莎則在兒女和孫子的幫助下參與全時服務,告訴別人聖經預言的各種應許。佩姬是個耶和華見證人,愛莎亦然。
的確,佩姬和愛莎從以下快要獲得應驗的應許得到莫大的安慰:「住在那裡的人必不說:『我病了』。」(以賽亞書33:24,《呂譯》)對關節炎患者來說,這將會是個何等快樂的日子!
[第14頁的附欄]
風濕病還是關節炎?
我們人人不時都有疼痛和痛楚的感覺。我們可能以為只是「風濕病發作」而不予理會。從醫學觀點說來,風濕病是200多種痛症的通稱,但其中只有約半數可列入關節炎之類。以下是四種常見的關節炎:
骨關節炎(變性關節炎或非化膿性慢性關節炎)以較年長的人的發病率為最高。特徵是關節軟骨退化,關節鄰近的骨開始腫大,關節的滑膜或分泌滑液的薄膜發生變化。「到了65歲時,我們當中百分之80的人可以預期有一兩個關節會發生變性關節炎,四分一的人則因而或多或少感到關節疼痛和僵硬。」——《新科學家》。
類風濕性關節炎 通常是好幾個關節和分泌滑液的滑膜發炎,以及由環繞關節的肌肉和骨的萎縮或退化造成。有時,這也可能是關節受傷造成。「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但女性發病率為男性的3倍。」——《護理鏡》。
關節強硬性脊椎炎(即脊柱關節炎)「主要影響脊骨發僵,即脊柱變『僵硬強直』。……多見於男性。」——《關節炎101條問答》。
痛風 是一種遺傳性的關節炎,特徵是血內尿酸過多,以致急性關節炎發作(通常只涉及一個關節),然後完全平息下來。「男性發病率為女性的20倍。」——《護理鏡》。
[第15頁的附欄]
關節炎的食療?
以下摘自各書及新聞報導的資料,顯示各專家的意見極為分歧。因此,人人都必須自己小心衡量,然後才作決定。
「禁戒不吃的東西才重要。……避免吃:任何肉類,包括肉湯;任何水果;奶類食品;……蛋黃;醋或其他酸味食品;任何種類的……胡椒;辛辣的東西;巧克力;烘烤乾果仁;酒精飲品,尤以葡萄酒為然;不含酒精的飲料;……一切添加劑、防腐劑、化學製品,尤其是味精。」——《關節炎有新希望》,1976年版。
「有益的食物是關節炎患者的最佳食療,包括基本的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並且要經常及定時進食。人如果不是對食物敏感,就應當多吃點生果、多葉菜蔬以及全穀類食物。」——《關節炎——不靠靈丹妙藥》,1981年版。
「對食物真正敏感的關節炎患者並不多見,不過有些人偶然也會對麥粉(穀蛋白)或奶類製品(乳酪),甚或其他東西有敏感。若有疑問,最好保存一份進食表,看看關節炎發作或惡化的日子曾吃過些什麼東西。」——《關節炎101條問答》,1983年版。
「關節炎的特別食療。別提了,根本沒有這回事。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等,不論對關節炎有所幫助,還是使它惡化,都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假如患者決定試試酸乳酪、有機食物、菜蔬汁、鹼性食物或酸性食物等食療,看來都不成問題。」——《關節炎手冊》,1984年版。
「研究家發現,以魚和瘦肉作食療,以魚油為補充,能夠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僵硬和疼痛。」——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1985年。
各權威人士均一致同意的一點是:避免超重,因為這只會使關節的難題惡化,尤以臀部、膝部和踝部的關節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