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4 11/8 12-15頁
  • 幫助家人在靈性上富足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幫助家人在靈性上富足
  • 警醒!199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在祖魯蘭的生活
  • 尋找物質財富
  • 物質財富抑或屬靈財寶?
  • 更寶貴的福分
  • 在祖魯蘭傳播真理
  • 三個問題改變了我的一生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5年
  • 新聞剖析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在南非與耶和華的組織一起成長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在一片暴亂中表現和平、團結與愛心
    警醒!198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11/8 12-15頁

幫助家人在靈性上富足

約瑟法·布薩尼口述

我永遠不會忘記1941年1月坐火車前往南非約翰內斯堡的旅程。我跟童年時候的朋友伊萊亞斯·丘內尼在祖魯蘭度假完畢,當時正回去工作的地方。

在火車上,有一名年輕男子跟我們在一起,他攜帶了一些穆迪草藥。非洲人相信這種通常從巫醫那裡拿到的草藥具有無邊法力。這個人把一些穆迪塗在眼眉上,他認為這會使白人雇主寵愛他。我們下車時,伊萊亞斯說:「穆迪就是他的神。」這句話對我有如利刃穿心,因為我的口袋裡也帶著自己的穆迪,是按巫醫處方配製的。

伊萊亞斯和我跟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已有一段時間。從這件事看來,他在靈性方面比我進步得多。我隨即把穆迪丟進廢物箱裡。在此之後,我開始跟伊萊亞斯一起經常參加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

伊萊亞斯和我都是有家室的男子。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會在離家400公里以外的城鎮工作呢?城市生活跟祖魯蘭的務農生涯有什麼分別?我們跟耶和華見證人來往對家鄉的親人有所造益嗎?

在祖魯蘭的生活

1908年我在南非的祖魯蘭出生。我們一家住在姆辛加區,這是個丘陵起伏的草原地帶,有刺的相思樹觸目可見。在這個地方,秋天時分,尖尖的蘆薈花給地面鋪上了一片焰紅。牛羊在山坡的樹間吃草。大大小小的村莊和玉米田散布草原各處。玉米是祖魯族人的主要食糧。

像其他村舍一樣,我們的村舍中有一間小屋是給爸爸媽媽住的,一間是我姊姊的,一間是我弟弟的;另外一間是廚房,還有一間撥作倉庫之用。每間小屋都是圓錐形的,有一道約一米高的泥牆,房頂由茅草蓋成。小雞在這些茅屋之間抓地,啄食。牛欄就在不遠的地方。我們一家都安於這種簡樸的農村生活。我們不愁衣食,有蔽身之所,爸爸也不需要到外面去工作。

可是祖魯蘭農村的寧靜經常受到破壞。這些景色幽美的山川曾一度染滿人血。十九世紀初期,祖魯蘭被幾個獨立部落佔據。當時一個名叫沙加的祖魯族戰士崛起。他的軍隊攻擊周圍的部落。幸存者若非逃向外地,便是被吸納在祖魯族之中。

稍後,祖魯人和荷蘭移民火併。其中一次血戰是發生在離我們家不遠的河裡。他們流了這麼多血,以致河水也染成紅色。因此人們把這條河稱為血河。英國軍隊開到時,他們在離我們家不遠之處,在一個叫做伊桑多瓦納的小山爆發激戰。數以萬計的人慘遭殺戮。可惜的是,持久的和平始終沒有臨到祖魯蘭的這部分地區。部落間的舊仇仍不時觸發衝突。

尋找物質財富

媽媽死時我才五歲。爸爸和姊姊貝爾蒂娜照顧我,使我獲得六年的學校教育。我19歲開始做工,在鄰近的鄧迪鎮當店員。

我聽到許多年輕男子在約翰內斯堡——南非的金礦業中心——掙到較多錢。於是,第二年我就搬到約翰內斯堡,有許多年的時間做張貼廣告街招的工作。

在約翰內斯堡,起初我被各種誘人的事物和致富的機會沖昏了,可是不久我就看出,城市生活扼殺了我們國家的傳統道德觀念。儘管有不少年輕男子拋棄了鄉下的妻兒,我卻從沒有忘記自己的家人,並經常匯錢回去給他們。

爸爸在1938年去世。身為長子,按習俗我有責任「重振」家業。因此,次年我跟一個來自祖魯蘭的少女克洛迪娜·馬當多結婚。雖然結了婚,我仍然前往400公里以外的約翰內斯堡工作。大部分工友都是這樣。雖然長時間跟家人分開使我感到很難受,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幫助家人過較高水準的生活。

物質財富抑或屬靈財寶?

媽媽是家裡惟一的教徒,她的聖經是家裡惟一的書。她死後不久,我學會讀書寫字,於是立即開始閱讀聖經。但教堂提倡的教義和習俗使我感到不安。例如,許多教友雖然素常犯姦淫,卻在教會裡享有良好的地位。我問過許多位教士何以會這種言行不一的情形,但沒有一個人能給我滿意的答案。

在約翰內斯堡,伊萊亞斯·丘內克和我決心要找尋純真的宗教。我們遍訪鄰近各教堂,但沒有一家是愜意的。這時伊萊亞斯遇到了耶和華見證人。他設法向我解釋一些他從見證人那裡學到的道理,起初我認為他給人誤導了。可是後來我聽到他跟教堂的領袖們討論,目睹他們也無法證明他的觀點是錯的之後,我便開始閱讀伊萊亞斯給我的守望台聖經書刊。就在這個時候,我經歷了上述難忘的旅程,伊萊亞斯幫助我看出信賴穆迪的危險。——申命記18:10-12;箴言3:5,6。

在此之後,我經常跟伊萊亞斯一起出席約翰內斯堡耶和華見證人第一群黑人會眾所舉行的聚會。我在1942年獻身給耶和華之後,就在索韋托的奧蘭多受浸。每次回到祖魯蘭的家鄉,我都設法把自己的信仰跟克洛迪娜分享。可是當時她過度熱中於教堂的種種活動。

雖然這樣,她把我們的書刊跟自己的聖經作一比較。上帝話語的真理逐漸打動了她的心。她在1945年受浸,成為熱心的基督徒傳道員。她把聖經真理一面與鄰人分享,一面灌輸給自己的兒女。

在這段期間,我有特權在約翰內斯堡幫助一些人認識聖經的真理。到1945年,約翰內斯堡附近已有四群黑人會眾。我在小市集會眾以主持監督身分服務。過了一段時間,社方向那些離開家庭到遠處工作的已婚男子提出基於聖經的訓示,鼓勵他們回到家人那裡,認真留意負起作一家之主的各項責任。——以弗所書5:28-31;6:4。

伊萊亞斯先行離開約翰內斯堡。此後他再沒有跟家人分開。結果,他的妻子和五名兒女都成為活躍的耶和華見證人。伊萊亞斯還撫養了四個無父無母的外甥和姪女,他們都獻了身成為見證人。伊萊亞斯於1983年去世;在忠心履行耶和華通過他話語和地上組織所提出的訓示方面,他的確立下優良的榜樣。

為了能夠以耶和華的方式照料自己的家庭,我在1949年辭去約翰內斯堡的工作。回到家鄉以後,我在一位牲畜檢查員那裡找到一份工作,當藥浴池的助手。我的薪酬微薄,維持一個有六個兒女的家庭的確相當困難。因此,為了應付開支,我也售賣家裡種的玉米。

更寶貴的福分

雖然我們家境並不富裕,我們卻由於聽從耶穌的吩咐而獲得屬靈的財寶。他勸勉人說:「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馬太福音6:19,20。

像在約翰內斯堡周圍的金礦裡發掘黃金一樣,為了獲得屬靈的財寶,我們必須辛勤工作才行。每個晚上,我跟兒女討論一節經文,然後我要每個孩子告訴我,他學到些什麼。在週末,我輪流跟他們從事傳道工作。我們從一個農莊走到另一個農莊之際,我會跟孩子討論聖經的資料,設法把聖經的崇高道德標準深印在他們心裡。——申命記6:6,7。

例如,為了肯定自己的兒女不會偷東西,我要確知他們帶回家的每件東西都不是偷來的。(以弗所書4:28)同樣,如果他們當中有人說謊,我會毫不猶豫地使用管教的杖。(箴言22:15)我也要他們對長輩表現適當的尊重。——利未記19:32。

身為一家之主,我立下榜樣從不錯過聚會,我也要兒女出席這些聚會。我留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詩歌,聖經和其他供聚會使用的書刊。我們一起為聚會作準備,如果有一個孩子沒有發表評論,我會幫他在下個聚會這樣行。

許多年來,我們的家庭是惟一有能力接待周遊監督的家庭。守望台社派出的這些代表對我們的兒女有良好影響,有助於使他們養成作先驅(全時傳福音者)的願望。我們的長子阿弗里卡完成了10年的學業之後就開始從事先驅工作,這令我和妻子感到非常高興。後來他以周遊監督身分服務。不久之後,他還獲邀到南非守望台社的分社辦事處從事翻譯工作。他現在已經結婚,並且有了兒女。目前他是祖魯蘭一群會眾的長老。同時,他享有特權時常在一些涉及純真崇拜的爭論上協助分社處理有關法律的事宜。

我們一共養育了五男一女。現在六個孩子全都已經長大成人,而且在靈性上保持堅強。這件事使我們滿心快樂;這種深深的滿足感絕不是物質資財所能買到的。四個兒子都在他們所屬的會眾裡以長老身分服務。其中一個,西奧菲勒斯,現在有特權在南非分社伯特利服務。

在祖魯蘭傳播真理

1949年我回到祖魯蘭和家人一起生活時,科萊西會眾只有三位王國宣揚者。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會眾的人數增加了,於是有第二群會眾在30公里外的波默羅伊村成立。

這些年來,我們的傳道工作有時受到社區爆發的派系鬥爭所干擾。許多上教堂的人都牽涉在這類部落打鬥事件中。只有耶和華見證人以保持中立廣為人知。有一次,在我替牛隻浸藥浴的地區,馬巴索族和馬邦武族爆發衝突。住在這個地區的都是馬巴索人,他們本可以將我殺死,因為他們知道我是馬邦武人。可是,他們也知道我是個耶和華見證人,所以他們並沒有傷害我。

在1970年代,部落間的打鬥越來越嚴重。姆辛加地區變成很不安全。於是我決定跟其他幾個人一起舉家搬到祖魯蘭較平靜的地方居住。1978年我們在農戈馬鎮定居,並開始跟林迪斯維會眾交往。次年,我親愛的妻子克洛迪娜逝世。她的去世對我是一項重大打擊,甚至我的健康也大受影響。

然而,憑著耶和華的非配得仁慈,兩年後我已復原到可以從事先驅服務的地步。我多麼感謝耶和華,因為隨著傳道活動增加,我的健康亦大有改善!我現年85歲,仍然能夠每月平均用90多個小時從事傳道工作。1992年1月,我跟兒子尼古拉斯搬到默登,這是祖魯蘭一個需要王國宣揚者的地區。

我多麼感謝耶和華的組織所提供的指引,鼓勵不少像我一樣的人要留意自己家人的靈性健康!這樣行所帶來的福分比任何金錢能買到的東西更可貴。(箴言10:22)我為這一切稱頌耶和華,並祈求他的王國早日使地球轉變成一個普世樂園。屆時,在祖魯蘭這些幽美的山嶺和山谷生活的人會永遠享有和平安寧,因為居民都「坐在自己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無人驚嚇」。——彌迦書4:4。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