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老人有益嗎?
「運動能夠改變衰老的過程嗎?」這個標題約在六年前出現在《紐約時報》裡。這篇文章報導:「[波士頓]塔夫特大學的醫學家發現,甚至年屆90多歲的老人倘若積極實行一項體重鍛鍊計劃,他們能夠變得更加強壯,肌肉也可以更加發達。」
證據不斷顯示,運動的確可以造益老人。1991年2月刊的《哈佛健康通訊》就1990年的一項研究提出報告說:「九位年齡介乎87至96歲的[療養院住客]完成了兩個月嚴格的體能鍛鍊計劃,這項鍛鍊是借助運用重物而進行的。」關於這項研究,《馬約臨床營養通訊》解釋:「參加這項鍛鍊計劃的人,小腿肌肉差不多增強了兩倍,大腿肌肉則有百分之9。此外,他們在身體靈活性的測驗上的表現也大有進步。」
研究人員報導:「鑑於我們研究對象的高齡、有常坐的習慣、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以及機能失常和營養不良,他們在這項體能鍛鍊上竟能有良好表現的確值得我們關注。」證據再一次表明,運動的確大有好處。
且舉個例:90歲的杰克·西伯特在1979年因中風而導致右半身癱瘓,他若不是藉著助步車便不能行走。十多年來,每天早上他都躺在床上,把沒有癱瘓的左腿提起,然後不斷移動,情形就像人用打氣筒給腳踏車的車胎打氣一樣,他這個動作每次維持20分鐘左右。有時他會用左腿托著癱瘓了的右腿(如圖所示),然後兩腿一起轉動。這項經常的運動不單增強了他的腿肌,以致他仍然可以使用助步車行走,也有助於維持他的心血管系統保持正常,使他的思想繼續保持醒覺。
因此,要記得:開始做運動是永不會太晚的。誠然,你也許無法像82歲的約翰·凱利在1990年時一樣,在五小時零五分鐘之內便完成了長達42公里的波士頓馬拉松賽程。也許你甚至也不能像84歲的曾祖母梅維斯·林格倫在1991年時一般,用七小時零九分鐘去完成上述的賽程。可是,正如美國心臟協會出版的《循環》月刊在前年時呼籲一般:「養成習慣去尋求保持活躍的方法的確至為重要。」
上述月刊解釋說:「甚至每天僅從事較為溫和的活動也可以帶來長遠的健康裨益,從而減低心血管系統患病的機會。這類活動包括散步、料理花園、打掃院子、做家務、跳舞以及一些指定的家裡運動。」
[第22頁的圖片]
正如這位90歲的中風受害者一樣,年老而身有殘障的人可以從運動得益